射流式沉水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144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射流式沉水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射流式沉水机结构,尤其是一种能达到高效率溶氧于水中的射流式沉水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沉水机结构其主要是在沉水马达的排水口衔接有气液混合管所组成;其中,该气液混合管的一端设有口径较小的导水管,导水管的一端衔接在沉水马达的排水口,导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气液混合管内,并于气液混合管的管壁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可向上伸出水面。通过上述构造,利用沉水马达的抽吸加压作用,可由沉水马达的排水口提供强劲的水流经由导水管喷流进入气液混合管内,而在水流急速流过气液混合管时,可由进气管吸入空气,并使空气形成气泡溶于水中,以达到曝气的目的。然而,上述现有沉水机结构,由于利用沉水马达的排水口所排出的水急速流经气液混合管时,将空气由进气管吸入混合于水中,以达到溶氧的目的;因此,空气在与水混合时其效率较低,以致现有沉水机结构的溶氧效率显然有限。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沉水机结构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是使用消费者所殷切企盼,还是相关业内人士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申请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流式沉水机结构;其所欲解决的问题点,针对现有射流式沉水机结构所存在的由于利用沉水马达的排水口所排出的水急速流经气液混合管时,将空气由进 气管吸入混合于水中,以使空气在与水混合时其效率较低,以致现有沉水机结构的溶氧效率显然有限问题点加以改良突破;有鉴于上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流式沉水机结构,包括上盖,该上盖顶部设有组端,该上盖周侧设有数个组设部;垫片,设于该上盖底部,该垫片对应该上盖的该组设部设有数个组部,该组部及该组设部通过螺栓及螺帽相对螺锁结合;下座,该下座设于该垫片底部,该下座对应该垫片相对端面设有数个螺旋块,该数个螺旋块相对该下座的顶端缘面凸伸形成凸伸部,通过各该凸伸部使得该下座与该垫片之间形成氧气旋入空间,而该下座的各该螺旋块对应该垫片的该组孔设有组设孔,该组孔及该组设孔通过螺栓及螺帽相对螺锁结合;该下座内部对应该螺旋块中空形成螺旋室,该下座底端设有组合端,该组合端一侧径向设有组合孔;延伸管,内部中空形成管道,该延伸管一侧设有上组孔,该上组孔对应该下座的该组合孔设有上组孔,该上组孔及该组合孔通过螺栓相对螺锁结合,该延伸管底端部设有下组孔 ’及叶轮,轴向贯通中空室,叶轮的外缘布设数个叶片,该叶轮对应该延伸管的该下组孔设有结合孔,该下组孔及该结合孔通过螺栓相对螺锁结合。优选的,该上盖顶部的该组端提供泵固定组合于心轴上。优选的,该上盖、该垫片、该下座、该延伸管及该叶轮外侧包覆结合外罩,该外罩对应该氧气旋入空间贯穿有供氧入口,另该外罩对应该供气入口底侧处设有浮板。借助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借助该下座所设的螺旋块所连通的氧气旋入空间,以产生螺旋效果及离心力作用与外界空气形成涡旋增压的共伴效应,令外界空气通过该涡旋增压而带动空气的氧气能进入该氧气旋入空间内,以达到高效率增加氧气,净化水质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射流式沉水机结构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射流式沉水机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射流式沉水机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射流式沉水机结构的剖面实施例图。图5是本实用 新型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下座的螺旋块剖面实施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上盖(10)组端(11)组设部(12)垫片(20)组部(21)组孔(22)下座(30)螺旋块(31)组设孔(32)凸伸部(33)氧气旋入空间(34)螺旋室(35)组合端(36)组合孔(37)延伸管(40)上组孔(41)下组孔(42)管道(43)叶轮(50)叶片(51)中空室(52)结合孔(53)泵(60)心轴(61)外罩(70)供气入口(71)浮板(72)螺栓(80)螺帽(8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第I 6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射流式沉水机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因此实施例仅供说明所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其包括上盖(10),该上盖(10)顶部设有组端(11),该上盖(10)周侧设有数个组设部(12);其中该上盖(10)顶部的该组端(11)提供(60 )泵固定组合于心轴(61)上;垫片(20),设于该上盖(10)底部,该垫片(20)对应该上盖(10)的该组设部(12)设有数个组部(21),该组部(21)及该组设部(12)通过螺栓(80)及螺帽(81)相对螺锁结合;下座(30),该下座(30)设于该垫片(20)底部,该下座(30)对应该垫片(20)相对端面设有数个螺旋块(31),该数个螺旋块(31)相对该下座(30)的顶端缘面凸伸形成凸伸部(33),通过各该凸伸部(33)使得该下座(30)与该垫片(20)之间形成氧气旋入空间(34),而该下座(30 )的各该螺旋块(31)对应该垫片(20 )的该组孔(22 )设有一组设孔(32 ),该组孔(22)及该组设孔(32)通过螺栓(80)及螺帽(81)相对螺锁结合;该下座(30)内部对应该螺旋块(31)中空形成螺旋室(35 ),该下座(30 )底端设有组合端(36 ),该组合端(36 ) —侧径向设有组合孔(37);延伸管(40),内部中空形成管道(43),该延伸管(40) —侧设有上组孔(41),该上组孔(41)对应该下座(30)的该组合孔(37)设有上组孔(41),该上组孔(41)及该组合孔
(37)通过螺栓(80)相对螺锁结合,该延伸管(40)底端部设有下组孔(42);及叶轮(50),轴向贯通中空室(52),叶轮的外缘布设数个叶片(51),该叶轮(50)对应该延伸管(40 )的该下组孔(42 )设有结合孔(53 ),该下组孔(42 )及该结合孔(53 )通过螺栓(80)相对螺锁结合;
外罩(70),包覆结合该上盖(10)、该垫片(20)、该下座(30)、该延伸管(40)及该叶轮(50 )外侧,该外罩(70 )对应该氧气旋入空间(34)贯穿有供氧入口,该外罩(70 )对应该供气入口(71)底侧处设有浮板(72);通过上述结构、组成设计,因此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形说明如下当欲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需先使得浮板(72)浮在鱼池水池的顶部,再使该泵(60)及该氧气旋入空间(34)设于该水池顶部与外界空气连通处,并启动该泵(60),启动时该泵(60)则依序带动该上盖(10)、该垫片(20)、该下座(30)、该延伸管(40)及该叶轮(50)作轴转,而该外罩(70)则不动,轴转时,该下座(30)的各螺旋块(31)经由螺旋及离心力作用与外界空气产生涡旋增压,外界空气通过该涡旋增压带动氧气经由该外罩(70)的该供气入口(71)进入该氧气旋入空间(34)内,并带动氧气体依序进入该螺旋室(35)、该管道(43)及该叶轮(50)内部的中空室(52),并使得该空气中的氧气打入鱼池水池中,并利用叶轮(50)的叶片(51)高速旋转搅拌,将空气被打碎以形成微细的气泡溶于水中,使其达到高效率增加氧气,以净化水质。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该下座(30)所设的螺旋块(31)所连通的氧气旋入空间
(34),以产生螺旋效果及离心力作用与外界空气形成涡旋增压的共伴效应,令外界空气通过该涡旋增压而带动空气中的氧气能进入该氧气旋入空间(34)内,以达到高效率增加氧气,净化水质的效果。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射流式沉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该上盖顶部设有组端,该上盖周侧设有数个组设部; 垫片,设于该上盖底部,该垫片对应该上盖的该组设部设有数个组部,该组部及该组设部通过螺栓及螺帽相对螺锁结合; 下座,该下座设于该垫片底部,该下座对应该垫片相对端面设有数个螺旋块,该数个螺旋块相对该下座的顶端缘面凸伸形成凸伸部,通过各该凸伸部使得该下座与该垫片之间形成氧气旋入空间,而该下座的各该螺旋块对应该垫片的该组孔设有组设孔,该组孔及该组设孔通过螺栓及螺帽相对螺锁结合;该下座内部对应该螺旋块中空形成螺旋室,该下座底端设有组合端,该组合端一侧径向设有组合孔; 延伸管,内部中空形成管道,该延伸管一侧设有上组孔,该上组孔对应该下座的该组合孔设有上组孔,该上组孔及该组合孔通过螺栓相对螺锁结合,该延伸管底端部设有下组孔;及 叶轮,轴向贯通中空室,叶轮的外缘布设数个叶片,该叶轮对应该延伸管的该下组孔设有结合孔,该下组孔及该结合孔通过螺栓相对螺锁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式沉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顶部的该组端提供泵固定组合于心轴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式沉水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该垫片、该下座、该延伸管及该叶轮外侧包覆结合外罩,该外罩对应该氧气旋入空间贯穿有供氧入口,另该外罩对应该供气入口底侧处设有浮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流式沉水机结构,包括上盖,该上盖顶部设有组端,该上盖周侧设有数个组设部;垫片,设于该上盖底部,该垫片对应该上盖的该组设部设有数个组部,该组部及该组设部通过螺栓及螺帽相对螺锁结合;下座,该下座设于该垫片底部,该下座对应该垫片相对端面设有数个螺旋块;延伸管,内部中空形成管道;及叶轮,轴向贯通中空室,叶轮的外缘布设数个叶片。通过下座所设的螺旋块所连通的氧气旋入空间,以能高倍速产生螺旋离心力作用,并与外界空气形成涡旋增压的共伴效应,令外界空气藉由该涡旋增压而带动空气含氧量能进入该氧气旋入空间内,以达到高效率增加氧气,净化水质效果。
文档编号C02F7/00GK202898122SQ20122059512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王祥宇, 吴顺光 申请人:王祥宇, 吴顺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