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260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活性污泥法水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需要经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才能外排。污水处理厂采用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一般包括以下部分,先是在位于进水处设置粗格栅对进水进行初步过滤,然后采用提升泵提升后采用细格栅二次过滤,然后进入沉砂池进行砂水分离,然后进入初次沉淀池进行物理沉淀,为一级处理,初次沉淀池出水进入生物处理系统进行生物过滤或氧化还原等方式的二次处理,然后进入二沉池二次沉淀,二沉池的出水还需要进行消毒处理还能外排或者进入下级要求更高的处理流程。现有技术中,二沉池出水进行消毒处理时,是采用一个接触消毒池,二沉池外排的水经过出水井汇集后集中通过出水管道排至接触消毒池,接触消毒池在进水口处设置消毒药液投加点,然后池内部采用绕流结构使水经多次折向绕流后再进入出水处。现有的这种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结构,虽然消毒池中已经设置了绕流结构尽量延长污水停留时间,但仍然存在消毒药液混合不均匀,导致消毒效果较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高消毒药液混合效果,提高消毒效果的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结构,包括用于汇集二沉池出水的出水井、接触消毒池以及连通两者之间的出水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毒药液投加管道,所述消毒药液投加管道的出口端位于出水井内,入口端位于药液投加房内。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投加管道,将消毒药液送至出水井内与污水进行混合。由于出水井是用于汇集二沉池出水的地方,井内部水流条件非常紊乱复杂,非常有利于投加药液与污水的充分混合。同时水流在出水管道内流动时还可以使其进一步混合充分,故当水流至接触消毒池后,消毒药液已经和污水完全混合完毕并开始进行消毒反应,水流在接触消毒池中整个流动过程均全部提供给其消毒反应,极大提高了消毒反应时间,提高了消毒效果。另外,消毒药液投加管入口端位于药液投加房内,可以更好地对药液投加进行管理。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消毒药液投加管道的出口端固定于出水井内壁与出水管道连接处侧边,且消毒药液投加管道的出口方向为背离出水管道的方向且沿出水井井壁圆周切向设置。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消毒药液与出水井内水流混合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消毒效果O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利于实施,成本低廉,能够提高消毒药液混合效果,提高消毒效果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下图1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结构,包括用于汇集二沉池I出水的出水井
2、接触消毒池3以及连通两者之间的出水管道4,还包括消毒药液投加管道5,所述消毒药液投加管道5的出口端6位于出水井2内,入口端位于药液投加房7内。具体实施时,所述消毒药液投加管道5的出口端6固定于出水井2内壁与出水管道4连接处侧边,且消毒药液投加管道5的出口方向为背离出水管道4的方向且沿出水井2井壁圆周切向设置。图中箭头表示消毒药液投加管道5的出口端6的出水方向。本实用新型中将消毒药液投加点改为二沉池的出水井内,借助二沉池出水的冲击力使消毒药液能够与水充分混合和接触,且增加了消毒时间,减少了消毒泡沫,提高了消毒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结构,包括用于汇集二沉池出水的出水井、接触消毒池以及连通两者之间的出水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毒药液投加管道,所述消毒药液投加管道的出口端位于出水井内,入口端位于药液投加房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药液投加管道的出口端固定于出水井内壁与出水管道连接处侧边,且消毒药液投加管道的出口方向为背离出水管道的方向且沿出水井井壁圆周切向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结构,包括用于汇集二沉池出水的出水井、接触消毒池以及连通两者之间的出水管道,其特征在于该变了二氧化氯消毒的结构和方式,增强了消毒药液与出水的混合接触时间,包括消毒药液投加管道,所述消毒药液投加管道的出口端位于出水井出水端管道内壁内,入口端位于药液投加房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利于实施,成本低廉,提高了出水的消毒效果,减少了药耗的消耗等优点。
文档编号C02F1/50GK203006999SQ20122074344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华刚 申请人:重庆市潼南排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