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湿地进水管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497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工湿地进水管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人工湿地进水管槽。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目前由于人工湿地高效环保,成本低,管理方面而被一些规模化家禽农厂用来处理农场废水,这些废水由于包含大量家禽粪便在内,可以作为作物的生长肥水,然而目前人工湿地处理这些废水时并没有将有效其利用,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湿地进水管槽,通过在进水管槽上槽种植经济作物,吸收废水中的养分,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湿地进水管槽,其特征是:包括管槽主体,所述管槽主体分为上槽和下槽,所述上槽连接在下槽上方中部且两端对称,所述上槽和下槽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中间还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一,所述上槽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下槽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二。优先地:所述管槽主体材质为塑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人工湿地的进水管槽内种植经济作物,可以提高效益,而且该进水管槽为塑料材质,可以通过模具大规模批量生产,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长度需要进行切割安装,适宜推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布置图;图中:1、垫板,2、透水孔一,3、开口,4、上槽,5、下槽,6、透水孔二,7、管槽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人工湿地进水管槽,包括管槽主体7,所述管槽主体7分为上槽4和下槽5,所述上槽4连接在下槽5上方中部且两端对称,所述上槽4和下槽5之间设置有垫板1,所述垫板I中间还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一 2,所述上槽4上部设置有开口 3,所述下槽5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6,所述管槽主体7材质为塑料。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管材主体7均布安放在人工湿地顶层,将管材主体7的上槽4内装满泥土,并将经济作物种植在上槽4的泥土内,将人工湿地的进水管连接管材主体7的下槽5,接通之后开始供水,污水进入下槽5内,污水一部分通过透水孔二直接进入人工湿地进行过滤处理,一部分污水通过透水孔一 2进入上槽4内的泥土,为经济作物生长提供养分。
权利要求1.一种人工湿地进水管槽,其特征是:包括管槽主体(7),所述管槽主体(7)分为上槽(4)和下槽(5),所述上槽(4)连接在下槽(5)上方中部且两端对称,所述上槽(4)和下槽(5)之间设置有垫板(I),所述垫板(I)中间还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一(2),所述上槽(4)上部设置有开口(3),所述下槽(5)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进水管槽,其特征是:所述管槽主体(7)材质为塑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进水管槽,其特征是包括管槽主体(7),所述管槽主体(7)分为上槽(4)和下槽(5),所述上槽(4)连接在下槽(5)上方中部且两端对称,所述上槽(4)和下槽(5)之间设置有垫板(1),所述垫板(1)中间还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一(2),所述上槽(4)上部设置有开口(3),所述下槽(5)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6),所述管槽主体(7)材质为塑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人工湿地的进水管槽内种植经济作物,可以提高效益,而且该进水管槽为塑料材质,可以通过模具大规模批量生产,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长度需要进行切割安装,适宜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C02F3/32GK203065255SQ20132007746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9日
发明者张宏峰, 高华喜, 高远 申请人:舟山佳宏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