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5811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包括:PP喷绒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纳滤膜、超滤膜、后置活性炭滤芯、调节控制器和回流泵;自来水依次经过PP喷绒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后,分成第一路和第二路,其中第一路通过超滤膜和一后置活性炭滤芯进入调节控制器的第一端,第二路通过纳滤膜和另一后置活性炭滤芯后进入调节控制器的第二端,第一和第二端流入的水经调节控制器混合后输出,该调节控制器可调节第一路和第二路的水流入量比例;其中流经纳滤膜的部分浓水利用回流泵再经回流管路回到纳滤膜的入口前端。该方案具有水质可调、节水、保证饮水安全等诸多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水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的净水器受限于占地、产水量和造价,只配置一支反渗透膜(RO),其将水中所有的物资全部截留,只有水分子能通过,用户不能调节出水水质中的离子成分,进而得到自己喜欢的水质。同时,该进水器的产水量一直无法提高,废水:纯水为3: 1,废水的产生量特别大,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0003]此外,传统的净水器对进水和出水的水质没有监测,无法评价客户饮用的水是否安全,也无法评价净水器是否有质量问题,当PP溶喷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反渗透膜(RO)、超滤膜(UF)和纳滤膜(NF)或后置颗粒活性碳滤芯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是,水将直接穿透膜系统,造成出水水质不达标的风险,而用户无法判断是否存在这种风险。
[0004]净水器中的PP溶喷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精密活性炭滤芯、超滤膜(UF)和纳滤膜(NF)颗粒活性炭滤芯、精密活性炭滤芯均为耗材,当其中的污染物富集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产水水质不合格,所以,这部分材料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更换一次。传统的净水器更换滤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定时更换,由厂家根据经验确定更换周期,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另一种是根据净水器开机的累计时间达到一定的时间进行更换。这种更换方式只能粗略地预计耗材的使用时间。耗材失效的时间与进水的干净程度成正比,进水越干净,耗材能够使用的时间就越长,在这种情况下仍旧按照厂家确定的更换周期来更换滤芯,会造成滤芯的浪费。在进水水质较差的情况下,滤芯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那么很可能在滤芯更换之前,客户饮用的水已经出现问题了,具有风险。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根据用户的喜好调节水质的净水器,该净水器节水、可对水质监测、能及时提示用户更换耗材、收集用户的饮水偏好和用户当地水质。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P喷绒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纳滤膜(NF)、超滤膜(UF)、后置活性炭滤芯、调节控制器和回流泵;自来水依次经过PP喷绒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后,分成第一路和第二路,其中第一路通过超滤膜(UF)和一后置活性炭滤芯进入调节控制器的第一端,第二路通过纳滤膜(NF)和另一后置活性炭滤芯后进入调节控制器的第二端,第一和第二端流入的水经调节控制器混合后输出,该调节控制器可调节第一路和第二路的水流入量比例;其中流经纳滤膜的部分浓水利用回流泵再经回流管路回到纳滤膜(NF)的入口前端。
[0007]进一步,该调节控制器为用户调节龙头,通过调节用户调节龙头的开度,分别控制第一和第二端的流体流入量。
[0008]进一步,在调节控制控制器输出端口的后端安装有监测出水水质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优选包括PH、电导率、温度和流量传感器。
[0009]进一步,在PP溶喷滤芯的前端安装有监测进水水质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优选包括PH、电导率、温度和流量传感器。
[0010]进一步,其包括PP喷绒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纳滤膜(NF)、超滤膜(UF)、后置活性炭滤芯、调节控制器,在上述每个部件的入口和出口两端均设置有压力检测传感器,通过检测各部件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该部件。
[0011]进一步,利用传感器采集上述进、出水的水质数据,通过对进、出口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耗材。
[0012]进一步,利用传感器采集上述进、出水的水质数据,并传输到云端数据库中。
[0013]进一步,该云端数据库的数据可传输到该净水器的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或IPAD,实时查看饮用水水质情况。
[0014]进一步,该云端数据可传输到净水器厂家的客户端,厂家通过通讯终端如电脑、手机或IPAD,获取用户所在地区的自来水的水质,以及用户饮用水的水质。
[0015]进一步,对该耗材的安装和更换时间以及在安装和更换时间段内净水器的运行时间进行记录,以获得该耗材的使用时间,利用该使用时间评估该耗材的质量。
[001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I)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用户可根据当地水质和使用的需求,通过操作调节控制器,如用户调节龙头,自行调整产水水质。
[0018](2)本发明通过浓水回流技术,可降低单位直饮水的处理成本,降低废水的产生量,节水85%。
[0019](3)本发明通过对出口水水质进行检测,保证引水安全。
[0020](4)本发明通过对进、出口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滤芯和膜等耗材,避免过早换耗材造成的耗材浪费和换耗材不及时导致的饮用水不达标。
[0021](5)本发明还可通过检测净水器各部件入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压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该部件,从而达到了及时更换部件的目的。
[0022](6)本发明通过对耗材的更换和使用时间监控,可评估耗材质量的好差,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有利于耗材产品质量的优化。
[0023](7)本发明通过传感器采集各使用点进、出口水质的实时数据,并上传云数据库以汇集各地区水质指标的数据库,同时可收集用户的饮水偏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5]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包括PP喷绒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纳滤膜(NF)、超滤膜(UF)、后置活性炭滤芯、用户调节龙头和回流泵,市政自来水依次经过PP喷绒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后,分成第一路和第二路,其中第一路通过超滤膜(UF)和一后置活性炭滤芯进入用户调节龙头的第一端,第二路通过纳滤膜(NF)和另一后置活性炭滤芯后进入用户调节水龙头的第二端,第一和第二端流入的水经用户调节龙头混合后输出,供用户使用。用户可通过调节用户调节龙头的开度,分别控制该龙头第一和第二端的流体流入量,从而实现水质的自行调整产水水质,得到自己喜欢的水质。其中流经纳滤膜的部分浓水利用回流泵再经回流管路回到纳滤膜(NF)的进口前,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废水的产生量。该用户调节龙头也可以是其他调节控制器,该调节控制器具有两个入口端和一个出口端,用户可分别调节两个入口端的进水量,从而调节流经纳滤膜和超滤膜后进入两个入口端的进水量之比,进而调节水质。
[0027]此外,该净水器的用户调节龙头的输出端口后端安装有PH、电导率、温度和流量传感器,以对出水水质进行监控保证饮水安全。
[0028]进一步,该净水器的PP溶喷滤芯的前端安装有PH、电导率、温度和流量传感器,以对进水水质进行监控,用户可通过对进、出口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滤芯,避免过早换造成的耗材浪费和更换不及时导致的饮用水不达标。同时对该耗材的安装和更换时间以及在安装和更换时间段内净水器的运行时间进行记录,以获得该耗材的使用时间,利用该使用时间评估该耗材的质量的好差,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有利于耗材产品质量的优化。
[0029]进一步,该净水器包括PP喷绒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纳滤膜(NF)、超滤膜(UF)、后置活性炭滤芯、调节控制器,在上述每个部件的入口和出口两端均设置有压力检测传感器,通过检测各部件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该部件。当压差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则需要更换该部件。
[0030]进一步,还可将上述进、出水水质数据传输到云端设备的云端数据库中。该云端数据库的数据可以传输到家用净水器的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或IPAD,实时查看家中饮用水的水质情况。同时也可以准确知道换滤芯及膜的时间,避免客户饮用不合格的水,同时也可避免过于频繁的更换滤芯和膜而造成的浪费。此外,该云端数据也可以传输到净水器厂家的客户端,厂家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如电脑、手机或IPAD等获取用户所在地区的自来水的水质,以及用户饮用水的水质。形成水质收集系统,汇集成各个地区的水质资料,也可以对净水器的使用情况进行在线跟踪。
[003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PP喷绒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纳滤膜(NF)、超滤膜(UF)、后置活性炭滤芯、调节控制器和回流泵; 自来水依次经过PP喷绒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后,分成第一路和第二路,其中第一路通过超滤膜(UF)和一后置活性炭滤芯进入调节控制器的第一端,第二路通过纳滤膜(NF)和另一后置活性炭滤芯后进入调节控制器的第二端,第一和第二端流入的水经调节控制器混合后输出,该调节控制器可调节第一路和第二路的水流入量比例; 其中流经纳滤膜的部分浓水利用回流泵再经回流管路回到纳滤膜(NF)的入口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调节控制器为用户调节龙头,通过调节用户调节龙头的开度,分别控制第一和第二端的流体流入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调节控制控制器输出端口的后端安装有监测出水水质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优选包括PH、电导率、温度和流量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PP溶喷滤芯的前端安装有监测进水水质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优选包括PH、电导率、温度和流量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PP喷绒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纳滤膜(NF)、超滤膜(UF)、后置活性炭滤芯、调节控制器,在上述每个部件的入口和出口两端均设置有压力检测传感器,通过检测各部件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该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利用传感器采集上述进、出水的水质数据,通过对进、出口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耗材。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利用传感器采集上述进、出水的水质数据,并传输到云端数据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云端数据库的数据可传输到该净水器的客户端,用户可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或IPAD,实时查看饮用水水质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7-8任一所述的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该云端数据可传输到净水器厂家的客户端,厂家通过通讯终端如电脑、手机或IPAD,获取用户所在地区的自来水的水质,以及用户饮用水的水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水质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对该耗材的安装和更换时间以及在安装和更换时间段内净水器的运行时间进行记录,以获得该耗材的使用时间,利用该使用时间评估该耗材的质量。
【文档编号】C02F9/02GK104310626SQ201410645596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5日
【发明者】谭斌 申请人:谭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