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色金属矿山浮选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275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色金属矿山浮选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矿山浮选废水处理系统,它由调节池、高级氧化槽、混凝搅拌槽、沉淀池、二次氧化槽、回水池和自动加药系统构成,其中调节池是分流隔板式混合池,内部平行错位设置长短不一的矩形隔板,高级氧化槽为紫外-芬顿氧化反应槽,内部设有搅拌装置,在搅拌杆四周垂直圆形阵列若干个紫外灯管,沉淀池为圆形竖流式沉淀池,在高级氧化槽、混凝搅拌槽和二次氧化槽的上部均设有自动加药系统。本实用新型将混凝沉淀和高级氧化技术结合在一起协同进行处理,并利用二次氧化进一步处理高级氧化后的小分子物质。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简单,废水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废水处理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色金属矿山浮 选废水的处理系统。 一种有色金属矿山淳选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有色金属矿山在浮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浮选废水,这些废水水质复杂,成分繁 多,含有多种重金属和混杂的有机浮选药剂,如果外排将对四周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 如果返回流程中循环使用,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将不断累积,会对生产工艺和设备产生不利 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对浮选废水进行处理。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化 学沉淀法、吸附法、微生物法、人工湿地法等等,这些处理方法虽然各自具有一定的优点,但 普遍受矿山生产条件、环境条件或处理要求等因素的限制,例如,采用化学沉淀法重金属处 理效果相对较好,但有机物质处理效果差;吸附法能有效处理重金属废水,但吸附剂再生 时,污染物又会重新产生;微生物法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但反应条件要求比较苛刻,难以得 到推广应用;湿地法占用面积大,处理周期长,也很难满足处理要求。因此,如何选择一种实 用的处理系统对浮选废水进行有效治理,是当前有色金属矿山普遍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运 行费用低的有色金属矿山浮选废水处理系统。
[0004] 本实用新型是由调节池、高级氧化槽、混凝搅拌槽、沉淀池、二次氧化槽、回水池和 自动加药系统构成,其中调节池是一种分流隔板式混合池,起到调节进水的pH值和混合水 质的作用,调节池内部等间距平行错位设置长短不一的矩形隔板,调节池的前后端分别设 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调节池进水口设置酸碱试剂加药管;高级氧化槽为紫外-芬顿氧化 反应槽,内部设有搅拌装置,在搅拌杆四周垂直圆形阵列若干个紫外灯管,高级氧化槽的侧 身上下方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Fe 2+试剂投加管,高级氧化槽上方设有 双氧水投加管和草酸盐投加管;混凝搅拌槽的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 管上设有碱液投加管,混凝搅拌槽上方设有凝聚剂PAC加药管和絮凝剂PAM加药管,沉淀池 为圆形坚流式沉淀池,沉淀池上部周边设有溢流槽,废水从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 进入池内,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二次氧化槽为一搅拌槽,在槽身的上下方分别设有 进水管和出水管,沉淀池上部周边设有溢流槽,在二次氧化槽的上方设有高锰酸钾加药管; 回水池为系统反应后的集水池,水平截面为圆形或矩形形状,回水池上方设有进水管,回水 池内部池底上方设抽水管;自动加药系统通过各自独立的加药泵分别连接酸碱试剂加药 管、Fe 2+试剂投加管、双氧水投加管、草酸盐投加管、碱液投加管、PAC加药管、PAM加药管和 高锰酸钾加药管;调节池出水管与高级氧化槽进水管连通,高级氧化槽出水管与混凝搅拌 槽进水管连通,混凝搅拌槽出水管与沉淀池进水管连通,二次氧化槽进水管与溢流槽连通, 二次氧化槽出水管与回水池进水管连通。
[0005] 所述调节池中酸碱试剂加药管中的酸碱试剂为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 乳,调节池中废水pH调整到3?6之间。
[0006] 所述高级氧化槽中紫外灯波长为254nm,反应时间为30min?120min。
[0007] 所述高级氧化槽、混凝搅拌槽和二次氧化槽的搅拌线速度均在0. lm/s?lm/s之 间。
[0008] 所述混凝搅拌槽中碱液投加管中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乳,混凝搅拌槽中 混凝前的废水pH调节到8?10之间。
[0009] 所述沉淀池设置停留时间为30min?120min,二次氧化槽反应时间为30min? 60min〇
[0010] 所述回水池抽水管距离池底的距离为池深的1/5?1/2。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将混凝沉淀和高级氧化技术结合在一起协同进行处理,并利用二次氧 化进一步处理高级氧化后的小分子物质。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简单,废水处理效果好、处理 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废水处理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艺流程图。
[0014] 其中,1一调节池;11一矩形隔板;12-调节池进水管;13-调节池出水管;14 一酸 碱试剂加药管;2-高级氧化槽;21-搅拌杆;22-紫外线灯管;23-高级氧化槽进水管; 24-高级氧化槽出水管;25-Fe 2+试剂投加管;26-双氧水投加管;27-草酸盐投加管;3- 混凝搅拌槽;31-混凝搅拌槽进水管;32-混凝搅拌槽出水管;33-碱液投加管;34 -PAC 加药管;35-PAM加药管;4一沉淀池;41 一沉淀池进水管;42-溢流堰;43-溢流槽;5-二 次氧化槽;51-二次氧化槽进水管;52-二次氧化槽出水管;53-高锰酸钾加药管;54-搅 拌器;6-回水池;61-回水池进水管;62-回水池抽水管;7-自动加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由调节池1、高级氧化槽2、混凝搅拌槽3、沉淀池4、 二次氧化槽5、回水池6和自动加药系统7构成,其中调节池1是一种分流隔板式混合池,起 到调节进水的pH值和混合水质的作用,调节池1内部等间距平行错位设置长短不一的矩形 隔板11,调节池1的前后端分别设有调节池进水管12和调节池出水管13,在调节池1进水 口处设置酸碱试剂加药管14 ;高级氧化槽2为紫外-芬顿氧化反应槽,内部设有搅拌装置, 在搅拌杆21四周垂直圆形阵列若干个紫外线灯管22,高级氧化槽2的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 高级氧化槽进水管23和高级氧化槽出水管24,高级氧化槽进水管23上设有Fe 2+试剂投加 管25,高级氧化槽2上方设有双氧水投加管26和草酸盐投加管27 ;混凝搅拌槽3的侧身上 下方分别设有混凝搅拌槽进水管31和混凝搅拌槽出水管32,混凝搅拌槽进水管31上设有 碱液投加管33,混凝搅拌槽3上方设有PAC加药管34和PAM加药管35,沉淀池4为圆形坚 流式沉淀池,沉淀池4上部周边设有溢流槽43,废水从设在池中心的沉淀池进水管41自上 而下进入池内,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42流出;二次氧化槽5为一搅拌槽,在槽身的上下方 分别设有二次氧化槽进水管51和二次氧化槽出水管52,二次氧化槽5内设有搅拌器54,在 二次氧化槽5的上方设有高锰酸钾加药管53 ;回水池6为系统反应后的集水池,水平截面 为圆形或矩形形状,回水池6上方设有回水池进水管61,回水池内部池底上方设回水池抽 水管62 ;自动加药系统7通过各自独立的加药泵分别连接酸碱试剂加药管14、Fe2+试剂投 加管25、双氧水投加管26、草酸盐投加管27、碱液投加管33、PAC加药管34、PAM加药管35 和高锰酸钾加药管53 ;调节池出水管13与高级氧化槽进水管23连通,高级氧化槽出水管 24与混凝搅拌槽进水管31连通,混凝搅拌槽出水管32与沉淀池进水管41连通,二次氧化 槽进水管51与溢流槽43连通,二次氧化槽出水管52与回水池进水管61连通。
[0016] 所述调节池1中酸碱试剂加药管14中的酸碱药剂为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或 石灰乳,调节池中废水pH调整到3?6之间。
[0017] 所述高级氧化槽2中紫外灯管22波长为254nm,高级氧化槽2设置的反应时间为 30min ?120min〇
[0018] 所述高级氧化槽2、混凝搅拌槽3和二次氧化槽5的搅拌线速度均在0. lm/s?lm/ s之间。
[0019] 所述混凝搅拌槽3中碱液投加管33中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乳,混凝搅拌 槽混凝前废水pH调节到8?10之间。
[0020] 所述沉淀池4设置停留时间为30min?120min,二次氧化槽5设置反应时间为 30min ?60min〇
[0021] 所述回水池6中的回水池抽水管62距离池底的距离为池深的1/5?1/2。
[0022]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处理废水时,废水首先从调节池进水管12进入,与酸碱试剂加 药管14投加的酸液或碱液在调节池内充分混合,废水的pH调整到3?6之间,然后泵入到 高级氧化槽2中,在搅拌和紫外灯照射下投加 Fe2+试剂、双氧水和草酸盐进行紫外-芬顿氧 化反应,反应后的废水在碱液投加管33投加的碱液下调整pH至8?10之间,进入到混凝 搅拌槽3中,在PAC加药管34和PAM加药管35投加的PAC和PAM作用下发生混凝反应,混 凝后的废水进入到沉淀池4中进行沉淀和固液分离,沉淀池4的上清液流入到二次氧化槽 5中,和高锰酸钾加药管53投加的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后出水进入到回水池6中, 由回水池抽水管62抽出水返回选厂工艺流程中或者达标排放。
【权利要求】
1. 一种有色金属矿山浮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调节池(1)、高级氧化槽 (2)、混凝搅拌槽(3)、沉淀池(4)、二次氧化槽(5)、回水池(6)和自动加药系统(7)构成, 调节池(1)内部等间距平行错位设置长短不一的矩形隔板(11),调节池(1)的前后端分别 设有调节池进水管(12)和调节池出水管(13),在调节池(1)进水口处设置酸碱试剂加药 管(14);高级氧化槽(2)为紫外-芬顿氧化反应槽,内部设有搅拌装置,在搅拌杆(21)四 周垂直圆形阵列若干个紫外线灯管(22),高级氧化槽(2)的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高级氧化 槽进水管(23)和高级氧化槽出水管(24),高级氧化槽进水管(23)上设有Fe 2+试剂投加管 (25),高级氧化槽(2)上方设有双氧水投加管(26)和草酸盐投加管(27);混凝搅拌槽(3) 的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混凝搅拌槽进水管(31)和混凝搅拌槽出水管(32),混凝搅拌槽进 水管(31)上设有碱液投加管(33),混凝搅拌槽(3)上方设有PAC加药管(34)和PAM加药 管(35),沉淀池(4)为圆形坚流式沉淀池,沉淀池(4)上部周边设有溢流槽(43),废水从设 在池中心的沉淀池进水管(41)自上而下进入池内,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42)流出;二次 氧化槽(5)为一搅拌槽,在槽身的上下方分别设有二次氧化槽进水管(51)和二次氧化槽出 水管(52),二次氧化槽(5)内设有搅拌器(54),在二次氧化槽(5)的上方设有高锰酸钾加 药管(53);回水池(6)为系统反应后的集水池,水平截面为圆形或矩形形状,回水池(6)上 方设有回水池进水管¢1),回水池内部池底上方设回水池抽水管¢2);自动加药系统(7) 通过各自独立的加药泵分别连接酸碱试剂加药管(14)、Fe 2+试剂投加管(25)、双氧水投加 管(26)、草酸盐投加管(27)、碱液投加管(33)、PAC加药管(34)、PAM加药管(35)和高锰 酸钾加药管(53);调节池出水管(13)与高级氧化槽进水管(23)连通,高级氧化槽出水管 (24)与混凝搅拌槽进水管(31)连通,混凝搅拌槽出水管(32)与沉淀池进水管(41)连通, 二次氧化槽进水管(51)与溢流槽(43)连通,二次氧化槽出水管(52)与回水池进水管(61) 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矿山浮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高级氧化槽(2)中紫外线灯管(22)波长为254nm。
3.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矿山浮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回水池(6)中的回水池抽水管(62)距离池底的距离为池深的1/5?1/2。
【文档编号】C02F103/10GK203904115SQ20142035163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刘强 申请人:长春黄金研究院,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