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421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床装置,包括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混床、精密过滤器,纯水泵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相连接,紫外杀菌器包括紫外灯管、石英套管、SUS筒体、整流器,紫外灯管、石英套管、SUS筒体从内部至外部依次包裹设置与整流器相连接,混床包括床体,床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水口的一侧设有排气口,进水口与纯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相连,床体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对应设有上布水器、下布水器,床体上设有视窗,床体设有中排口,中排口下端设有卸料口,出水口与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混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混床是纯水进行进一步除盐的离子交换器,混床内的填料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床内的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进行树脂再生,树脂再生通常使用的介质为强酸或强碱。混床再生方法分为体内同步再生式混床和体外再生式混床。体外再生式混床所需设备主要包括树脂分离器、阴(阳)树脂再生器、树脂贮存塔、混杂树脂塔和酸碱再生设备等,体外再生操作设备众多,操作繁琐,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床装置,尤其适合应用于高效分离阴阳树脂的生产过程。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床装置,包括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混床、精密过滤器,所述纯水泵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相连接,所述紫外杀菌器包括紫外灯管、石英套管、SUS筒体、整流器,所述紫外灯管、所述石英套管、所述SUS筒体从内部至外部依次包裹设置与所述整流器相连接,所述混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纯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相连,所述床体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对应设有上布水器、下布水器,所述床体上设有视窗,所述床体设有中排口,所述中排口下端设有卸料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相连接。
[0005]所述混床为两组直径为400mm的碳钢衬胶混床。
[0006]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处均设有0.22 μ m的pp滤芯。
[0007]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上进水阀、上排水阀,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下进水阀、下排水阀。
[0008]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出水阀。
[0009]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分别与碱液管道、酸液管道相连接,所述碱液管道、所述酸液管道上分别设有碱液进口阀、碱液出口阀、酸液进口阀、酸液出口阀。
[0010]所述酸液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之间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上设有压缩空气进气阀。
[0011]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紫外线杀菌器,有效杀菌消毒保证无污染生产;各个阀门的设置,提高了阴阳树脂分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可操控性;阀门的配合使用维持饿了混床液位;本实用新型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广效率闻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混床的管路图
[0014]图中:
[0015]1、纯水泵 2、紫外杀菌器3、混床
[0016]4、精密过滤器 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
[0017]7、上进水阀 8、上排水阀9、下排水阀
[0018]10、下进水阀 11、第三管道12、出水阀
[0019]13、碱液管道 14、酸液管道15、碱液进水阀
[0020]16、碱液出口阀 17、酸液进口阀18、酸液出口阀
[0021]19、空气管道 20、空气进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床装置,包括纯水泵1、紫外线杀菌器2、混床3、精密过滤器4,纯水泵I与紫外线杀菌器2相连接,紫外杀菌器2包括紫外灯管、石英套管、SUS筒体、整流器,所述紫外灯管、所述石英套管、所述SUS筒体从内部至外部依次包裹设置与所述整流器相连接,混床3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进水口与纯水泵I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相连,所述床体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对应设有上布水器、下布水器,所述床体上设有视窗,所述床体设有中排口,所述中排口下端设有卸料口,所述出水口与精密过滤器4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相连接。
[0023]混床3为两组直径为400_的碳钢衬胶混床。
[0024]精密过滤器4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处均设有0.22 μ m的pp滤芯。
[0025]第一管道5上设有上进水阀7、上排水阀8,第二管道6上设有下进水阀10、下排水阀9。
[0026]第二管道11上设有出水阀12。
[0027]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分别与碱液管道13、酸液管道14相连接,碱液管道13、酸液管道14上分别设有碱液进口阀15、碱液出口阀16、酸液进口阀17、酸液出口阀18。
[0028]酸液管道14与第三管道11之间空气管道19,空气管道19上设有压缩空气进气阀20。
[0029]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分为以下步骤(I)反洗分层:首先关闭出水阀12,,然后开下进水阀10、上排水阀8,水流从下部进入,顶部排出,此时可以调节纯水泵I回流阀加大水流,将树脂全部托起搅散,然后关闭纯水泵I。如果此时,树脂出现抱团搅不散的情况,缓慢打开空气进气阀20,辅以压缩空气将其搅散。分层成功后,打开下排水阀10,将混床3内的水位排至高于树脂层大概15厘米左右的位置,关闭泵水阀。(2)再生阴树脂:将吸碱液用的软管插入准备好的碱液中,开碱液进口阀17,半开碱液出口阀18,微开下进水阀10。起动纯水泵1,调节碱液出口阀18,使碱液流量在200L/H,并同时调节下进水阀10,使混床上部的液位维持不变。(3)冲洗阴树脂:约一个小时后,碱液吸完。半开上进水阀7,关碱液进口阀17、碱液出口阀18,保持其他阀门不变,同时注意调节上进水阀7、下进水阀10保持混床的液位。直至阴树脂冲洗至中性为止,停止泵并关闭上述所有阀门。(4)再生阳树脂:将吸酸液用的软管插入到准备好的酸液中,开酸液进口阀17,半开酸液出口阀18,微开上进水阀7。启动纯水泵1,调节酸液出口阀18,使酸液流量在100L/H,并同时调节上进水阀7,使混床液位维持不变。(5)等酸液吸完,半开下进水阀10,关闭酸液进口阀17、酸液出口阀18,保持其他阀门状态不变,同时注意调节上进水阀7、下排水阀9保持混床3内的液位。(6)正洗树脂:开上进水阀7、下排水阀9,开开纯水泵I冲洗树脂约5分钟,将混床内注满水,关泵水阀。(7)气混:开上排水阀8,缓慢打开空气进气阀20,然后全开下排水阀9迅速排水,待水位低于树脂层时,关闭空气进气阀20。(8)冲洗树脂:开上进水阀7、下排水阀9,直至冲洗到中性为止。(9)正常运行状态,开上进水阀7、出水阀12,其余全部关闭,启动纯水栗I。
[00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混床、精密过滤器,所述纯水泵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相连接,所述紫外杀菌器包括紫外灯管、石英套管、SUS筒体、整流器,所述紫外灯管、所述石英套管、所述SUS筒体从内部至外部依次包裹设置与所述整流器相连接,所述混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纯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相连,所述床体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对应设有上布水器、下布水器,所述床体上设有视窗,所述床体设有中排口,所述中排口下端设有卸料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床为两组直径为400_的碳钢衬胶混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处均设有0.22 μ m的PP滤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上进水阀、上排水阀,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下进水阀、下排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出水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分别与碱液管道、酸液管道相连接,所述碱液管道、所述酸液管道上分别设有碱液进口阀、碱液出口阀、酸液进口阀、酸液出口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之间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上设有压缩空气进气阀。
【文档编号】C02F9/08GK204211582SQ201420496974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31日
【发明者】睢英涛 申请人:晨氏(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