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4362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和房地产的发展,新企业或新小区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排放到地下,会对后续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大量此类污水亟待处理的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为小型分散污染源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有些地方需要临时紧急治理污水,且污水成分状况复杂,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污泥,如果不能处理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而目前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在这方面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针对少量紧急污水净化的情况,能够在对污泥进行合理处置的情况下保证净化速度与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净化速度快、效果好并能对污泥进行合理处置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沉淀池与脱干室配合实现该目的。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混合室、沉淀室、脱干室以及过滤室,所述混合室顶端设有入水口和加药装置,所述混合室内垂向上设置有两个旋转搅拌器,所述混合室底部设有通往所述沉淀室的流道口,所述沉淀室下端内侧表面的横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沉淀池中部相对设置有两个斜板,两个所述斜板构成的开口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脱干室位于所述沉淀室下侧且与所述沉淀室之间设有排泥管,所述沉淀室与所述过滤室连通。

由此,相对设置的斜板配合沉淀室内侧下端倾斜表面保证了积存的污泥能够全部流入脱干室,经过脱干后排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脱干室内设有对污泥进行脱干的离心装置。

由此,离心装置可连续工作对污泥进行脱干,效率高。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排泥管上设有可开合的观察窗。

由此,通过观察窗可以确定沉淀池内污泥的排出情况,避免上层的污水进入脱干室。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过滤室与消毒室连通,所述消毒室内设置有消毒装置,所述消毒室下端设有水龙头。

由此,经过过滤室和消毒室处理污水,进一步提高排出水的质量。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斜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到45°。

由此,保证污泥能够顺利滑落到下方,又能够尽量避免下方的污泥上浮。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相对设置的斜板配合沉淀室内侧下端的倾斜表面,避免排泥管入口附近的污泥率先排出,而沉淀室侧壁附近的污泥仍存在积存的情况,使得沉淀室内的污泥尽可能多的转移到脱干室内。

(2)沉淀出的污泥经过离心装置脱干,便于下一步处理,不会给周边的生产生活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时本发明中沉淀室的俯视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混合室,11.入水口,12.加药装置,13.旋转搅拌器,2.沉淀室,21.斜板,3.脱干室,31.离心装置,4.过滤室,5.排泥管,51.观察窗,6.消毒室,61.水龙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混合室1、沉淀室2、脱干室3以及过滤室4。混合室1上端设有入水口11和加药装置12,混合室1内垂向上设置有两个旋转搅拌器13,混合室1底部设有通往沉淀室2的流道口。两个旋转搅拌器13位于同一垂线方向上,旋转搅拌器13产生的水流能够充分混合污水和加入的药剂,另外位于下端的旋转搅拌器13能够阻止上端的污水迅速流到混合室1下侧,从而延长混合时间。

如图2所示,沉淀室2内侧下端横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形成斜面,以使沉淀的污泥沿该斜面顺利进入下方的脱干室3。沉淀池中部相对设置有两个斜板21,两个斜板21相对的上端开口宽度大于下端开口宽度,斜板21形成的开口结构能够使沉淀室2中部的污泥数量大于边缘位置的污泥数量,避免中部的污泥快速流入脱干室3后上层的污水先于侧部的污泥进入脱干室3。脱干室3与沉淀室2之间设有排泥管5,排泥管5上设有开合装置,打开该装置,污泥进入脱干室3。沉淀室2与过滤室4连通,经过沉淀的污水可进入过滤室4以进一步处理。

脱干室3内设有对污泥进行脱干的离心装置31。离心装置31可连续工作对污泥进行脱干,效率高,避免出现污泥来不及处理的情况。

排泥管5上设有可开合的观察窗51,通过观察窗51可以确定沉淀池内污泥的排出情况,避免上层的污水进入脱干室3。

过滤室4与消毒室6连通,消毒室6内设置有消毒装置,消毒室6下端设有水龙头61。经过过滤室4和消毒室6处理污水,进一步提高排出水的质量,以满足不同需求。

斜板21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到45°。既能保证污泥顺利滑到下方;又能够避免该夹角过大,排出上方污水时下方的污泥上浮的情况。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