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绘用管道接头除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914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绘用管道接头除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管道除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测绘用管道接头除垢装置 。



背景技术:

地理测绘工程中,排水管道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排水网络系统中的基本组成单元和连接枢纽,目前的地下排水管道均为封闭圆筒形,并且在两段排水管之间设有排水井。测绘中需要测量地下管道的流通能力,对于现有的排水管道来说,为防止污水中的杂物等对排水管道造成堵塞,往往在排水管道的进水口处设置过滤装置,但其所存在的问题是,排水管道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管道接头内部结垢严重,影响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测绘用管道接头除垢装置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座、支撑座、电机、转轴、螺旋齿、刮垢器、弹簧、输液管、润滑剂箱,固定座的一端固定支撑座,所述的固定座的另一端连接转轴,所述的支撑座上固定电机,电机连接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有螺旋齿,所述的转轴的末端连接刮垢器,所述的支撑座的内部设有支撑转轴的弹簧,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进液转盘,进液转盘分为外固定盘和内转动盘,外固定盘固定在固定座上,外固定盘和内转动盘之间通过滚珠实现相互转动,外固定盘上设有进液口,进液口的外部通过输液管连接润滑剂箱,外固定盘和内转动盘之间设有漏油孔,润滑剂箱内部设有润滑液,润滑液通过外固定盘和内转动盘之间设有漏油孔流出,内转动盘与转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的刮垢器包括上刮刀、下刮刀、毛刷,上刮刀、下刮刀固定在刮垢器的两端,所述的上刮刀、下刮刀的中间设有毛刷,刮垢器转动实现上刮刀、下刮刀、毛刷对管道内壁除垢,润滑液通过外固定盘和内转动盘之间设有漏油孔流出实现润滑作用。

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支撑转轴的扶正块。

所述的输液管上设有单流阀,电机工作时,通过开启输液管上的单流阀控制润滑剂箱内部的润滑液随着固定座上的进液孔进入管道内壁,实现对管道的清洗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该装置能够有效清除管道内部的污垢,防止污垢积累造成的管道的堵塞,有效提高了污水的排放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刮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进液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固定座1、支撑座2、电机3、转轴4、螺旋齿5、刮垢器6、弹簧7、输液管8、润滑剂箱9、进液转盘10、轴承11,上刮刀6.1、下刮刀6.2、毛刷6.3、外固定盘10.1、内转动盘10.2、滚珠10.3。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座1、支撑座2、电机3、转轴4、螺旋齿5、刮垢器6、弹簧7、输液管8、润滑剂箱9,固定座的一端固定支撑座2,所述的固定座1的另一端连接转轴4,所述的支撑座2上固定电机3,电机3连接转轴4,所述的转轴4上设有螺旋齿,所述的转轴4的末端连接刮垢器6,所述的支撑座2的内部设有支撑转轴的弹簧7,所述的固定座1上设有进液转盘10,进液转盘10分为外固定盘10.1和内转动盘10.2,外固定盘10.1固定在固定座1上,外固定盘10.1和内转动盘10.2之间通过滚珠10.3实现相互转动,外固定盘10.1上设有进液口,进液口的外部通过输液管9连接润滑剂箱9,外固定盘10.1和内转动盘10.2之间设有漏油孔,润滑剂箱9内部设有润滑液,润滑液通过外固定盘10.1和内转动盘10.2之间设有漏油孔流出,内转动盘10.2与转轴之间设有轴承11,所述的刮垢器6包括上刮刀6.1、下刮刀6.2、毛刷6.3,上刮刀6.1、下刮刀6.2固定在刮垢器6的两端,所述的上刮刀6.1、下刮刀6.2的中间设有毛刷6.3,刮垢器转动实现上刮刀6.1、下刮刀6.2、毛刷6.3对管道内壁除垢,润滑液通过外固定盘和内转动盘之间设有漏油孔流出实现润滑作用。

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支撑转轴的扶正块。

所述的输液管8上设有单流阀,电机工作时,通过开启输液管上的单流阀控制润滑剂箱9内部的润滑液随着固定座上的进液孔进入管道内壁,实现对管道的清洗润滑。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该装置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管道口上,外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连接电机,控制电路通过PLC控制实现电机转动,通过控制PLC启动电机,控制电路驱动主电路工作,主电路驱动电机工作,电机转动带动转轴上的螺旋齿转动,刮垢器转动实现上刮刀6.1、下刮刀6.2、毛刷6.3对管道内壁除垢,润滑液通过外固定盘和内转动盘之间设有漏油孔流出实现润滑作用,刮垢器将管道内壁的污垢刮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该装置能够有效清除管道内部的污垢,防止污垢积累造成的管道的堵塞,有效提高了污水的排放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