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带增温高效污水处理厌氧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0422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带增温高效污水处理厌氧反应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厌氧反应系统,属于厌氧反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厌氧反应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厌氧过程中的底物、各类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各种群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厌氧反应器作为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各类微生物的平稳生长、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高效顺畅是厌氧反应器基本要求,厌氧反应器利用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厌氧反应发生在废水和颗粒污泥接触的过程。在厌氧状态下产生的沼气(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引起了内部的循环,这对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维持有利。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和效果,目前出现了各种结构形式的厌氧反应器,但是一般都是通过气提使泥水混合液形成循环。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011402A公开的《双循环厌氧反应器》,CN103011404A公开的《内混合厌氧反应罐》,CN104944576A公开的《全混合传质厌氧反应器》。虽然上述各种反应器具有较多的优点,但是其气提循环和泥水分离在同一区域内进行,影响了气液循环的速度,传质效果有待改善。

温度是影响厌氧反应器运行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厌氧细菌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厌氧细菌生长代谢最适温度是35-38℃。现有生产性的厌氧反应器一般没有保温增温措施,反应器床层温度常年低于最适温度。中国专利文献CN105776532A公开了一种《高效稳定型厌氧反应器增温系统》,是通过在反应器外围设置螺旋状的通入热介质的加热装置,为反应区增温。但是该结构不但复杂,也使得厌氧反应器臃肿庞大,安装和维护均不方便,传热效率不高,且温度的控制不够稳定,影响厌氧反应器的正常运行。

此外,现有厌氧反应器都是竖直结构,污水在反应区运行路线短,处理效率低。同时厌氧反应器是静止的,不能形成高效传质,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厌氧反应器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运行路线长,处理效率高、效果好的卧式带增温高效污水处理厌氧反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带增温高效污水处理厌氧反应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系统,包括支架、排水筒和至少两个反应筒,各反应筒自下至上依次呈倾斜状态设置,相邻反应筒之间设置过渡筒,过渡筒均固定在支架上,反应筒与过渡筒的对接处设置旋转连接器,每个反应筒均支撑在滚轮托架上,滚轮托架固定在支架上;最下一个反应筒的下端通过旋转连接器与底座连接,底座连接在支架上,底座上设有污水进管、热风管和排污口,热风管伸入各个反应筒内;最上一个反应筒的上端通过旋转连接器与排水筒连接,排水筒内设置有三相分离器,排水筒上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反应筒按S形布置,以减少占地面积。

所述反应筒内壁上均设置有抄板,在反应筒转动时对泥水混合液起到搅拌作用,以强化传质。

所述旋转连接器包括进口端、出口端、转芯和轴承安装板,转芯与进口端连接在一起,轴承安装板与出口端连接在一起,转芯与出口端之间以及转芯与轴承安装板之间均设置轴承。应用时,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反应筒的一端和过渡筒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实现反应筒与过渡筒的连接,同时反应筒可以转动。

运行时,污水通过污水进管进入反应筒内,使污水依次进入各反应筒,在排水筒内完成气固液三相分离,净化后的污水由排水口排出。向热风管内通入热风,则可对反应筒内增温;启动转动机构,则可使反应器转动,提高气液循环速度,改善传质效果。反应筒内产生的颗粒污泥经排污口定期排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反应筒结构,延长了污水处理路径和处理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同时可以对反应筒增温,确保厌氧反应器内具有适宜厌氧微生物的温度,防止厌氧微生物活性下降,反应器的转动则提高了泥水混合液的传质效率。该系统具有污水运行路线长,处理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带增温高效污水处理厌氧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排水筒,2、滚轮托架,3、齿轮传动机构,4、第一反应筒,5、旋转连接器,6、过渡转移仓,7、第二反应筒,8、第三反应筒,9、排污口,10、固定座,11、支架,12、污水进管,13、热风管,14、排水口,15、底座, 16、轴承安装板,17、轴承,18、进口端,19、出口端,20、转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带增温高效污水处理厌氧反应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支架11和三个反应筒(反应筒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加,以2-6个为宜),即自上至下设置的第一反应筒4、第二反应筒7和第三反应筒8。三个反应筒均呈倾斜状态安装,第一反应筒4在上方,第三反应筒8在下方,形成S状蛇形布置,以此减小占地面积。第一反应筒4和第二反应筒7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筒6,第二反应筒7和第三反应筒8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筒6,第一反应筒4、第一个过渡筒6、第二反应筒7、第二个过渡筒和第三反应筒8依次对接在一起,各个对接处设置旋转连接器5,以使各反应筒能够转动。各个反应筒的轴线可以呈任意角度布置,三个反应筒的轴向截面可以不在一个平面上。每个反应筒(第一反应筒4、第二反应筒7和第三反应筒8)都是支撑在两组滚轮托架2上,滚轮托架2固定在支架11上,反应筒通过滚轮支撑转动。过渡筒6通过固定座10固定在支架11上。

第三反应筒8(最下一个)的下端通过旋转连接器与底座15连接,底座15上设有污水进管12、热风管13和排污口9,热风管13伸入各个反应筒内,为反应筒内的混合液加温。

第一反应筒4(最上一个)的上端通过旋转连接器与排水筒1连接,排水筒1内设置有三相分离器,排水筒1上部设置有排水口14。

旋转连接器5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进口端18、出口端19、转芯20、轴承安装板16和轴承17,转芯20与进口端13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轴承安装板16与出口端19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转芯20与出口端19之间以及转芯20与轴承安装板16之间均设置轴承17,这样进口端18和出口端19在轴向上不能移动,只能转动。应用时,进口端18和出口端19分别与反应筒的一端和过渡筒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反应筒与过渡筒的连接,同时反应筒可以转动,而过渡筒固定不动。

每个反应筒上设置一套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机构3,在反应筒的筒身上设置大齿轮,小齿轮连接在电机上。反应筒在齿轮传动机构3的带动下转动,每个反应筒的转速可以不同。

运行时,污水通过污水进管12进入反应筒内,使污水由下至上逐渐推进,依次进入各反应筒,进入排水筒1,在排水筒1内完成气固液三相分离,净化后的污水由排水口14排出。如果需要对反应筒内增温,则向热风管13内通入热风。对于黏度较大或者固体含量大的污水则启动转动机构,使反应器转动,在反应器内抄板的作用下,提高气液循环速度,改善传质效果。反应筒内产生的颗粒污泥经排污口9定期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