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的小型污水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3809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的小型污水一体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的小型污水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具有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环境、交通运输和文化教育等各项生态功能。在城市的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发展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意义。而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河流两岸土地开发利用,城市河流功能遭到损害,大量工业、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造成河水污染,水质恶化,河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的小型污水一体化装置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整体装置轻便小巧,处理效率高,可以根据河道的污染程度、污染面积进行装置数量的增减,从而使得河道的污水处理更加的便捷高效,有效节约成本,提高了综合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的小型污水一体化装置,包括曝气区、沉淀区和消毒区,曝气区、沉淀区和消毒区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曝气区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和送气装置,曝气装置位于送气装置的上方,送气装置包括送气管和导气柱,送气管的右端与导气柱相通,曝气区的左侧下端设置有进水口,沉淀区内设置有吸附层和过滤层,吸附层位于过滤层的下方,沉淀区的右侧上端通过连接管与消毒区相通,消毒区内设置有填料层和消毒箱,填料层位于消毒箱的上方,消毒箱内设置有药剂喷洒装置。

进一步,进水口上设置有拦截网兜,拦截网兜的设计可以将进入到曝气区内的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等清除,避免其进入到装置内部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

进一步,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电机、曝气轴、曝气盘和曝气叶轮,曝气电机位于曝气区的顶面上,曝气电机与曝气轴相连接,曝气盘和曝气叶轮均位于曝气轴上,曝气叶轮位于两个曝气盘之间,曝气电机可以带动曝气盘和曝气叶轮的转动,从而对污水进行曝气增氧处理,提高污水中的含氧量,去除水中挥发性物质,提高处理后的河道自身的自净能力,曝气盘和曝气叶轮的双重设计可以提高曝气装置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曝气区内设置有第一导流板,沉淀区内设置有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曝气区和沉淀区的水流输送通道,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设计可以便于曝气增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沉淀区内,同时第一导流板也可以引导污水在曝气区内循环,从而延长污水在曝气区内的时间,使得污水的曝气效果更好,结构设计更合理,使用更方便。

进一步,填料层通过支撑块与消毒区的内侧壁固定,支撑块可以便于填料层和安装和更换,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的牢固可靠。

进一步,药剂喷洒装置包括药剂箱、输送杆和喷洒盘,药剂箱位于消毒区的后端面上,药剂箱内均匀设置有消毒剂,输送杆的一端穿过药剂箱壳与药剂箱内部的反吸泵相连接,喷洒盘均匀设置在输送杆上,输送杆可以便于喷洒盘的安装和固定,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进一步,喷洒盘设置有至少4个,喷洒盘包括喷洒盘本体和支撑柱,喷洒盘本体上均匀设置有喷洒孔,喷洒盘本体与支撑柱的一端活动连接,喷洒盘本体、支撑柱和输送杆均为中空状,支撑柱的另一端与输送杆螺纹连接,至少4个喷洒盘的设计,不仅可以加快污水的消毒速率,而且又可以使得消毒箱内不同区域的污水都可以进行消毒,提高污水消毒质量,喷洒盘本体与支撑柱活动连接的设计,不仅可以便于消毒剂的输送,而且又可以便于喷洒盘的旋转,当有污水进入到消毒箱内时,由于污水的冲击力会带动喷洒盘本体的转动,从而对消毒箱内的污水进行搅拌,使得消毒箱内不同层面的污水都可以与消毒剂进行充分的接触,进一步提高污水的消毒速率。

进一步,送气管的左端延伸出曝气区与送气泵相连接,导气柱上均匀设置有散气孔,送气泵可以将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送气管内,再通过送气管输送到曝气区内,导气柱的设计不仅可以便于空气的传送,而且又可以与第一导流板相结合,引导污水在曝气区内进行循环往复流动,从而延长污水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使得污水的曝气质量更好,散气孔的设计可以使得空气快速进入到曝气区,从而高效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曝气区通过曝气装置和送气装置的双重设计,可以有效增加污水内的含氧量,加快污水的处理速率和曝气质量,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的同时,可以增加水的循环流动,从而使得污水中的活性污泥与水充分接触混合,将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同时也便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处理后的污水的自净能力;

2、沉淀区的设计可以将污水中的颗粒、杂质等进行沉淀,从而便于后期对污水的后续处理,吸附层的设计不仅可以去除污水中的异味、颜色,而且又可去除污水中残余的有机物和重金属,从而使得处理后的污水质量更好,水质更清澈,过滤层可以将污水中的残余颗粒进行过滤,进一步提高处理后的水质;

3、消毒区首先通过填料层的设计可以便于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从而增加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对污水做进一步的降解处理,使得污水处理后的质量更好,消毒箱可以对排放出的污水做杀菌消毒处理,将污水的有害病菌杀死,从而避免病菌的传播和繁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操作方便,整体装置轻便小巧,处理效率高,可以根据河道的污染程度、污染面积进行装置数量的增减,从而使得河道的污水处理更加的便捷高效,有效节约成本,提高了综合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的小型污水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药剂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曝气区;2-沉淀区;3-消毒区;4-送气管;5-导气柱;6-进水口;7-吸附层;8-过滤层;9-连接管;10-填料层;11-消毒箱;12-药剂喷洒装置;13-拦截网兜;14-曝气电机;15-曝气轴;16-曝气盘;17-曝气叶轮;18-第一导流板;19-第二导流板;20-支撑块;21-药剂箱;22-输送杆;23-喷洒盘本体;24-支撑柱;25-喷洒孔;26-散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的小型污水一体化装置,包括曝气区1、沉淀区2和消毒区3,曝气区1、沉淀区2和消毒区3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曝气区1内设置有第一导流板18,沉淀区2内设置有第二导流板19,第一导流板18和第二导流板19之间形成曝气区1和沉淀区2的水流输送通道,第一导流板18和第二导流板19的设计可以便于曝气增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沉淀区2内,同时第一导流板18也可以引导污水在曝气区1内循环,从而延长污水在曝气区1内的时间,使得污水的曝气效果更好,结构设计更合理,使用更方便,曝气区1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和送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电机14、曝气轴15、曝气盘16和曝气叶轮17,曝气电机14位于曝气区1的顶面上,曝气电机14与曝气轴15相连接,曝气盘16和曝气叶轮17均位于曝气轴15上,曝气叶轮17位于两个曝气盘16之间,曝气电机14可以带动曝气盘16和曝气叶轮17的转动,从而对污水进行曝气增氧处理,提高污水中的含氧量,去除水中挥发性物质,提高处理后的河道自身的自净能力,曝气盘16和曝气叶轮17的双重设计可以提高曝气装置的工作效率,曝气装置位于送气装置的上方,送气装置包括送气管4和导气柱5,送气管4的右端与导气柱5相通,送气管4的左端延伸出曝气区1与送气泵相连接,导气柱5上均匀设置有散气孔26,送气泵可以将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送气管4内,再通过送气管4输送到曝气区1内,导气柱5的设计不仅可以便于空气的传送,而且又可以与第一导流板18相结合,引导污水在曝气区1内进行循环往复流动,从而延长污水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使得污水的曝气质量更好,散气孔26的设计可以使得空气快速进入到曝气区1,从而高效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曝气区1的左侧下端设置有进水口6,进水口6上设置有拦截网兜13,拦截网兜13的设计可以将进入到曝气区1内的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等清除,避免其进入到装置内部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沉淀区2内设置有吸附层7和过滤层8,吸附层7位于过滤层8的下方,沉淀区2的右侧上端通过连接管9与消毒区3相通,消毒区3内设置有填料层10和消毒箱11,填料层10位于消毒箱11的上方,填料层10通过支撑块20与消毒区3的内侧壁固定,支撑块20可以便于填料层10和安装和更换,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的牢固可靠,消毒箱11内设置有药剂喷洒装置12,药剂喷洒装置12包括药剂箱21、输送杆22和喷洒盘,药剂箱21位于消毒区3的后端面上,药剂箱21内均匀设置有消毒剂,输送杆22的一端穿过药剂箱21壳与药剂箱21内部的反吸泵相连接,喷洒盘均匀设置在输送杆22上,输送杆22可以便于喷洒盘的安装和固定,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喷洒盘设置有至少4个,喷洒盘包括喷洒盘本体23和支撑柱24,喷洒盘本体23上均匀设置有喷洒孔25,喷洒盘本体23与支撑柱24的一端活动连接,喷洒盘本体23、支撑柱24和输送杆22均为中空状,支撑柱24的另一端与输送杆22螺纹连接,至少4个喷洒盘的设计,不仅可以加快污水的消毒速率,而且又可以使得消毒箱11内不同区域的污水都可以进行消毒,提高污水消毒质量,喷洒盘本体23与支撑柱24活动连接的设计,不仅可以便于消毒剂的输送,而且又可以便于喷洒盘的旋转,当有污水进入到消毒箱11内时,由于污水的冲击力会带动喷洒盘本体23的转动,从而对消毒箱11内的污水进行搅拌,使得消毒箱11内不同层面的污水都可以与消毒剂进行充分的接触,进一步提高污水的消毒速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