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土壤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04006发布日期:2018-11-20 19:4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土壤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土壤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现有的土壤修复方法效果不佳,处理费用较高,所以现提出了一种生态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态土壤修复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过筛处理,将需要进行修复处理的土壤投入到分级振动筛中进行筛分处理,得到筛分后的土壤a;

s2:加热解析,将土壤a投入到热解析炉回转窑中进行加热解析,得到块状土壤b;

s3:破碎处理,将块状土壤b投入到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并进行过筛,得到土壤c;

s4:电解处理,将土壤c投入到电解池中,加入适量的纯净水,搅拌混合成悬浊液,并向悬浊液插入电极,进行电解处理;

s5:脱水处理,对经过电解处理的悬浊液进行静置沉淀,抽出上清液,然后将沉淀投入到淤泥脱水机中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土壤d;

s6:生物降解,将土壤d与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起来,并且撒入生物降解菌种,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s7:回填处理,将经过生物降解的土壤d进行曝晒,然后进行回填使用。

优选地,所述s2中,从热解析炉回转窑出来的废气则通过第一水冷凝器降温至290-310℃,经过第一水冷凝器的废气再进入汞分离器,分离出颗粒粉尘和液态汞。

优选地,所述s7中,曝晒时间为2-3天,并且对曝晒后的土壤进行微生物含量抽检。

优选地,所述s4中,对电极上析出的金属离子进行回收,并对电极进行酸洗处理,最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

优选地,所述s2中热解析炉回转窑内保持土壤温度在460-600℃的范围,热解析炉回转窑内的压力为75pa-100pa,从热解析炉回转窑出来的废气的温度为550-590℃。

优选地,所述s5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再次沉降,并且将废水经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放。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进行的电解处理,配合传统的加热解析,可以去除土壤中的金属离子,提升土壤修复效果,使得土壤更加符合使用标准。

2.通过进行的生物降解,利用生物降解技术,对土壤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分解,节约成本,同时提升土壤的肥效,更加符合生产使用需求,结合回填处理中的曝晒,可以控制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灭杀有害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土壤修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生态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过筛处理,将需要进行修复处理的土壤投入到分级振动筛中进行筛分处理,得到筛分后的土壤a;

s2:加热解析,将土壤a投入到热解析炉回转窑中进行加热解析,得到块状土壤b;

s3:破碎处理,将块状土壤b投入到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并进行过筛,得到土壤c;

s4:电解处理,将土壤c投入到电解池中,加入适量的纯净水,搅拌混合成悬浊液,并向悬浊液插入电极,进行电解处理;

s5:脱水处理,对经过电解处理的悬浊液进行静置沉淀,抽出上清液,然后将沉淀投入到淤泥脱水机中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土壤d;

s6:生物降解,将土壤d与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起来,并且撒入生物降解菌种,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s7:回填处理,将经过生物降解的土壤d进行曝晒,然后进行回填使用。

本发明中,s2中,从热解析炉回转窑出来的废气则通过第一水冷凝器降温至290-310℃,经过第一水冷凝器的废气再进入汞分离器,分离出颗粒粉尘和液态汞,s7中,曝晒时间为2-3天,并且对曝晒后的土壤进行微生物含量抽检,s4中,对电极上析出的金属离子进行回收,并对电极进行酸洗处理,最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s2中热解析炉回转窑内保持土壤温度在460-600℃的范围,热解析炉回转窑内的压力为75pa-100pa,从热解析炉回转窑出来的废气的温度为550-590℃,s5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再次沉降,并且将废水经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过筛处理,将需要进行修复处理的土壤投入到分级振动筛中进行筛分处理,得到筛分后的土壤A,加热解析,将土壤A投入到热解析炉回转窑中进行加热解析,得到块状土壤B,破碎处理,将块状土壤B投入到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并进行过筛,得到土壤C,电解处理,将土壤C投入到电解池中,加入适量的纯净水,搅拌混合成悬浊液,并向悬浊液插入电极,进行电解处理,脱水处理,对经过电解处理的悬浊液进行静置沉淀。本发明对土壤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分解,节约成本,同时提升土壤的肥效,更加符合生产使用需求,可以控制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灭杀有害菌。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峰;张忠超;张海涛;李娜;胡耀华;殷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兴润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10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