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去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78517发布日期:2020-04-29 01:18阅读:20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氮去除剂。



背景技术: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水体中适量的氮是合成藻类等微生物的基本元素,是形成水生生态环境重要的物质条件,也是水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但目前一些水体中氮的总量已超过水体容量,过量的氮元素导致水体藻类等生物异常增殖,引起水质恶化。除此之外,氨氮的污染给饮用水安全也带来威胁,对鱼类等水体动物带来危害,造成富营养化,使湖泊生态系统恶性循环。近年来,随着各类氨氮引起的水体污染事件大量出现,氨氮污染的严重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家也对水体中氨氮排量制订了更为严格的标准。

氨氮去除剂是污水处理中专门用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药剂总称。目前氨氮去除剂主要有两类,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药剂。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氨氮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例如折点加氯法,通过加入大量的氯和胺反应降低铵态氮的含量;通过投加微生物药剂,使经过驯化后的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氨氮。目前国内制水工艺中大部分的做法是投加氯气氧化去除氨氮,当原水中氨氮特别是nh3含量过高时,为了达到出水余氯和表面上除氨氮的效果,就需要投加过量的氯气,正常情况下通常氯气的投加量为1~2mg/l,当有nh3存在时,比如氨氮含量为2mg/l时,则需要额外投加氯气14~20mg/l。这样不仅造成大量氯气的浪费,更严重的是,投加的大量氯气和原水中的腐殖质反应,产生的挥发性三卤甲烷是致癌物质,而目前自来水厂尚无去除三卤甲烷的有效方法。另外,水体中氨氮浓度过高时水体呈碱性,会导致絮凝剂失效,无法正常产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氨氮去除剂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氨氮去除剂,除氨氮效果好、周期短、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氮去除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次氯酸钠0.1-50份,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50份,2-巯基-2-甲基-1-戊醇0-10份,3-巯基-丁酸乙酯0-10份,水0-90份。

本发明所述的氨氮去除剂中的次氯酸钠、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在2-巯基-2-甲基-1-戊醇以及3-巯基-丁酸乙酯的钝化保护作用下,有效抑制非硝化菌,但不影响硝化菌的繁殖生长,从而在5~28天内使得硝化菌迅速繁殖,增加去除效率,大大提高氨氮去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氨氮去除剂的投放量为10~100ppm,即可用于污水处理。

进一步的,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次氯酸钠、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巯基-2-甲基-1-戊醇、3-巯基-丁酸乙酯、水,在100r/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20分钟,得到所述氨氮去除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2-巯基-2-甲基-1-戊醇以及3-巯基-丁酸乙酯的钝化保护作用下,利用次氯酸钠、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有效抑制非硝化菌的繁殖生长,在5~28天内使得硝化菌迅速繁殖,增加去除效率,大大提高氨氮去除效果,成本低,适用于各类含氨氮废水,且对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各个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氨氮去除剂,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组成:8%次氯酸钠50份、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5份、2-巯基-2-甲基-1-戊醇5份、3-巯基-丁酸乙酯0.5份、水64份。

将上述重量分数的各组分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20分钟,得到上述氨氮去除剂;将所得氨氮去除剂按照25ppm的投放量,加入到按照厌氧-缺氧-好氧法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好氧池的前端,24天后氨氮浓度从15降至4。

其中,上述厌氧-缺氧-好氧法污水处理工艺为日处理量为1000吨的电镀工业废水。

实施例2

一种氨氮去除剂,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组成:8%次氯酸钠5份、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50份、3-巯基-丁酸乙酯10份、水35份。

将上述重量分数的各组分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20分钟,得到上述氨氮去除剂;将所得氨氮去除剂按照25ppm的投放量,加入到按照厌氧-缺氧-好氧法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好氧池的前端,7天后氨氮浓度从18降至2。

其中,上述厌氧-缺氧-好氧法污水处理工艺为日处理量为4.5万吨的市政生活废水。

实施例3

一种氨氮去除剂,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组成:8%次氯酸钠30份、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0份、2-巯基-2-甲基-1-戊醇10份、水40份。

将上述重量分数的各组分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20分钟,得到上述氨氮去除剂;将所得氨氮去除剂按照25ppm的投放量,加入到按照厌氧-缺氧-好氧法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好氧池的前端,7天后氨氮浓度从23降至5。

其中,上述厌氧-缺氧-好氧法污水处理工艺为日处理量为2万吨的市政生活废水。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氨氮去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次氯酸钠0.1~50份,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50份,2-巯基-2-甲基-1-戊醇0~10份,3-巯基-丁酸乙酯0~10份,水0~9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去除剂,其特征是,所述氨氮去除剂的投放量为10~100ppm,即可用于污水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去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次氯酸钠、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巯基-2-甲基-1-戊醇、3-巯基-丁酸乙酯、水,在100r/min的搅拌条件下,搅拌20分钟,得到所述氨氮去除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氮去除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次氯酸钠0~50份,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50份,2‑巯基‑2‑甲基‑1‑戊醇0~10份,3‑巯基‑丁酸乙酯0~10份,水0~90份。本发明通过2‑巯基‑2‑甲基‑1‑戊醇以及3‑巯基‑丁酸乙酯的钝化保护作用下,利用次氯酸钠、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有效抑制非硝化菌的繁殖生长,在5~28天内使得硝化菌迅速繁殖,增加去除效率,大大提高氨氮去除效果,成本低,且对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申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9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