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雾高效的竹浆黑液蒸发器用除雾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8830发布日期:2020-05-22 21:2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雾高效的竹浆黑液蒸发器用除雾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碱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雾高效的竹浆黑液蒸发器用除雾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蒸发器在食品、化工、海水淡化、造纸等行业现已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制浆造纸废液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雾器是蒸发器中的重要部件。蒸发器在蒸发黑液时,蒸发出大量蒸汽即二次蒸汽,排出的二次蒸汽中会夹带少量黑液液滴,二次蒸汽在通过除雾器时,除雾器会阻拦过滤出的黑液液滴,黑液液滴通过除雾排污装置排回蒸发器。

当前广泛应用的除雾排污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会有少量二次蒸汽通过导流管进入壳体,而壳体对这些二次蒸汽无法除雾,不能清除其含有的黑液液滴。这部分二次蒸汽没有经过除雾,直接进入了下一蒸发器,影响着除雾效果,二次蒸汽冷凝后的冷凝水中会含有一定量的黑液固形物,影响冷凝水质量,不利于二次蒸汽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除雾高效的竹浆黑液蒸发器用除雾排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雾高效的竹浆黑液蒸发器用除雾排污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竖直设置,所述壳体的顶端固接有上封头,所述上封头上同轴固接有竖直的除雾管,所述除雾管的底部穿过所述上封头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除雾管的底部固接有水平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均布有若干连接孔,所述除雾管的顶端横向固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通孔结构,位于所述顶板下方的所述除雾管的内部由上到下横向安有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下安装板均安装在所述除雾管的内壁上,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下安装板上均布有交错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顶端低于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下安装板的上端面,所述通气孔内固接有十字连接杆,所述十字连接杆上通过竖直的连接杆固接有伞状挡块,所述伞状挡块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气孔的内径,位于所述下安装板上的所述通气孔的底部与所述底板之间固接有若干平行的折流板,所述上封头上设有若干关于所述除雾管对称的且开口向上的蒸汽进斗,所述蒸汽进斗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所述上封头固接,所述连接管的管道上安有防水吸风机,所述连接管的底部穿过所述上封头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的上部沿所述除雾管环形固接有等间距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底部固接有与所述蒸汽进斗一一对应且开口向上的集液箱,所述集液箱固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集液箱的底部呈倾斜向下结构设置,所述集液箱底部的较低端连有竖直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下部,所述壳体的底部固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外界收集箱连接。

所述壳体与所述上封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排污管的管道上安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底部呈倾斜向下的集液箱,利于除雾下黑液液滴的收集,通过设置安有折流板的除雾管,二次蒸汽中的黑液液滴与折流板接触团聚,液滴沿折流板向下流动,通过设置带有交错通气孔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伞状挡块,二次蒸汽通过通气孔冲击伞状挡块,降低了二次蒸汽中黑液液滴的夹带量,提高了二次蒸汽的除雾效果,进而提高了二次蒸汽冷凝水的质量,有利于二次蒸汽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导流管;3-集液箱;4-导流板;5-上封头;6-除雾管;7-折流板;8-下安装板;9-上安装板;10-顶板;11-通气孔;12-十字连接杆;13-伞状挡块;14-蒸汽进斗;15-防水吸风机;16-底板;17-排污管;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除雾高效的竹浆黑液蒸发器用除雾排污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竖直设置,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接有上封头5,所述上封头5上同轴固接有竖直的除雾管6,所述除雾管6的底部穿过所述上封头5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除雾管6的底部固接有水平的底板16,所述底板16上均布有若干连接孔,所述除雾管6的顶端横向固接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上设有通孔结构,位于所述顶板10下方的所述除雾管6的内部由上到下横向安有上安装板9和下安装板8,所述上安装板9和所述下安装板8均安装在所述除雾管6的内壁上,所述上安装板9和所述下安装板8上均布有交错设置的通气孔11,所述通气孔11的顶端低于所述上安装板9和所述下安装板8的上端面,所述通气孔11内固接有十字连接杆12,所述十字连接杆12上通过竖直的连接杆固接有伞状挡块13,所述伞状挡块13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气孔11的内径,位于所述下安装板8上的所述通气孔11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6之间固接有若干平行的折流板7,所述上封头5上设有若干关于所述除雾管6对称的且开口向上的蒸汽进斗14,所述蒸汽进斗14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所述上封头5固接,所述连接管的管道上安有防水吸风机15,所述连接管的底部穿过所述上封头5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1的上部沿所述除雾管6环形固接有等间距的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4的底部固接有与所述蒸汽进斗14一一对应且开口向上的集液箱3,所述集液箱3固接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集液箱3的底部呈倾斜向下结构设置,所述集液箱3底部的较低端连有竖直的导流管2,所述导流管2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下部,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接有排污管17,所述排污管17与外界收集箱连接。

所述壳体1与所述上封头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排污管17的管道上安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防水吸风机15的驱动下,二次蒸汽由蒸汽进斗14经连接管进入壳体1内,二次蒸汽中夹带的黑液液滴与导流板4接触团聚,黑液液滴沿导流板4汇集到集液箱3内,设置底部呈倾斜向下的集液箱3,利于除雾下黑液液滴的收集,并经导流管2进入壳体1,少量二次蒸汽经导流管2进入壳体1内,这部分二次蒸汽由底板16沿折流板7进入除雾管6,这部分二次蒸汽中的黑液液滴与折流板7接触团聚,黑液液滴沿折流板7向下流动,继续向上的二次蒸汽通过通气孔11冲击伞状挡块13,由于黑液液滴与蒸汽的惯性不同,使得蒸汽经顶板10上的通孔结构排出,汇集后的黑液液滴经通气孔11沿折流板7向下流动进入壳体1的底部,降低了二次蒸汽中黑液液滴的夹带量,提高了二次蒸汽的除雾效果,进而提高了二次蒸汽冷凝水的质量,有利于二次蒸汽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除雾高效的竹浆黑液蒸发器用除雾排污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竖直设置,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接有上封头(5),所述上封头(5)上同轴固接有竖直的除雾管(6),所述除雾管(6)的底部穿过所述上封头(5)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除雾管(6)的底部固接有水平的底板(16),所述底板(16)上均布有若干连接孔,所述除雾管(6)的顶端横向固接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上设有通孔结构,位于所述顶板(10)下方的所述除雾管(6)的内部由上到下横向安有上安装板(9)和下安装板(8),所述上安装板(9)和所述下安装板(8)均安装在所述除雾管(6)的内壁上,所述上安装板(9)和所述下安装板(8)上均布有交错设置的通气孔(11),所述通气孔(11)的顶端低于所述上安装板(9)和所述下安装板(8)的上端面,所述通气孔(11)内固接有十字连接杆(12),所述十字连接杆(12)上通过竖直的连接杆固接有伞状挡块(13),所述伞状挡块(13)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气孔(11)的内径,位于所述下安装板(8)上的所述通气孔(11)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6)之间固接有若干平行的折流板(7),所述上封头(5)上设有若干关于所述除雾管(6)对称的且开口向上的蒸汽进斗(14),所述蒸汽进斗(14)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所述上封头(5)固接,所述连接管的管道上安有防水吸风机(15),所述连接管的底部穿过所述上封头(5)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1)的上部沿所述除雾管(6)环形固接有等间距的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4)的底部固接有与所述蒸汽进斗(14)一一对应且开口向上的集液箱(3),所述集液箱(3)固接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集液箱(3)的底部呈倾斜向下结构设置,所述集液箱(3)底部的较低端连有竖直的导流管(2),所述导流管(2)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下部,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接有排污管(17),所述排污管(17)与外界收集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雾高效的竹浆黑液蒸发器用除雾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上封头(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雾高效的竹浆黑液蒸发器用除雾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7)的管道上安有电磁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除雾高效的竹浆黑液蒸发器用除雾排污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竖直设置,所述壳体的顶端固接有上封头,所述壳体的底部固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外界收集箱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底部呈倾斜向下的集液箱,利于除雾下黑液液滴的收集,通过设置安有折流板的除雾管,二次蒸汽中的黑液液滴与折流板接触团聚,液滴沿折流板向下流动,通过设置带有交错通气孔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伞状挡块,二次蒸汽通过通气孔冲击伞状挡块,降低了二次蒸汽中黑液液滴的夹带量,提高了二次蒸汽的除雾效果,进而提高了二次蒸汽冷凝水的质量,有利于二次蒸汽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孙金胜;毕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恒脉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4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