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5667发布日期:2020-05-20 02:2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



背景技术:

水解反应器相对于初沉池,具有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优点,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od总量,将污水中不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这对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治理十分重要。但在现有技术中,水解反应器通常是采用悬挂组合填料的方式,以固定的间隔安装在填料架上,该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两个缺陷,一是填料架多为钢铁结构,而水解池内的废水多具有腐蚀性,因此长时间运行后容易造成塌陷,导致水解池的处理效率降低;二是填料之间以固定的间隔安装导致覆盖率不高,挂膜效果差,成本高,池内污泥浓度不高从而限制了反应池的体积负荷和抗冲击能力,出水水质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区,所述反应器主体的顶部设有出水区,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内部设有分别与进水区和出水区连通的悬浮填料区,所述悬浮填料区填充有悬浮填料球,所述悬浮填料球的表面附着有水解酸化菌。

优选地,还包括由外部伸入所述进水区的星形穿孔布水管,所述星形穿孔布水管沿长度方向圆周均布开有多排出水孔,所述星形穿孔布水管上还安装有进水阀。

优选地,所述出水区包括呈环状的出水槽,所述出水槽环绕位于所述悬浮填料区的顶部外侧、与所述悬浮填料区连通,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出水槽上的出水孔。

优选地,所述反应器主体呈圆筒形状或者长方体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施工简便,运行管理简便,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优良,采用悬浮填料球反应区装填,不需要搭建填料架,避免了填料架发生腐蚀并塌陷,导致水解池的处理效率降低的现象,悬浮填料球的比表面积大,直接投放,无须固定,易挂膜,不堵塞,有效增加水力接触面积,提高生物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所示:

进水区1;星形穿孔布水管11;进水阀12;出水区2;出水槽21;悬浮填料区3;悬浮填料球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看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反应器主体,所述反应器主体立式结构,呈圆筒形状或者长方体形状。圆筒形状或者长方体形状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在实际中,可应用的外观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两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区1,所述反应器主体的顶部设有出水区2,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内部设有分别与进水区1和出水区2连通的悬浮填料区3,所述悬浮填料区3填充有悬浮填料球31,所述悬浮填料球31的表面附着有水解酸化菌。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悬浮填料球31又称多孔旋转球形悬浮填料,是对国内处理污水、生物膜法处理技术采用的多种填料中开发的新材料。污水的生化处理中具有全立体结构,比表面积大,直接投放,无须固定,易挂膜,不堵塞。

所述悬浮填料球31的表面附着有水解酸化菌,大大增加了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水解酸化菌将污水中不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由外部伸入所述进水区1的星形穿孔布水管11,所述星形穿孔布水管11沿长度方向圆周均布开有多排出水孔,所述星形穿孔布水管11上还安装有进水阀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区2包括呈环状的出水槽21,所述出水槽21环绕位于所述悬浮填料区3的顶部外侧、与所述悬浮填料区3连通,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出水槽21上的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心布水的方式,经净化的污水均匀上升,由悬浮填料区3顶部漫出进入出水区2,出水区2设有出水槽21,出水槽21上开有出水孔,完成净化的污水通过呈环状的出水槽21排出反应器主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请进一步看图2所示的水流方向示意图,待处理的污水从星形穿孔布水管11进入反应器主体内部,通过星形穿孔布水管11上开设的出水孔均匀流出,进入悬浮填料区3,悬浮填料区3由悬浮填料球31填充而成,覆盖率高,水解酸化菌附着在悬浮填料球31上,大大增加了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水解酸化菌将污水中不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经生物处理后的污水均匀上升至反应器主体的顶部,从出水区2的出水槽21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区(1),所述反应器主体的顶部设有出水区(2),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内部设有分别与进水区(1)和出水区(2)连通的悬浮填料区(3),所述悬浮填料区(3)填充有悬浮填料球(31),所述悬浮填料球(31)的表面附着有水解酸化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外部伸入所述进水区(1)的星形穿孔布水管(11),所述星形穿孔布水管(11)沿长度方向圆周均布开有多排出水孔,所述星形穿孔布水管(11)上还安装有进水阀(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区(2)包括呈环状的出水槽(21),所述出水槽(21)环绕位于所述悬浮填料区(3)的顶部外侧,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出水槽(21)上的出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主体呈圆筒形状或者长方体形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填料水解反应器。在现有技术中,填料架在长时间运行后容易造成塌陷,导致水解池的处理效率降低,出水水质得不到保障。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反应器主体,反应器主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区,反应器主体的顶部设有出水区,反应器主体的内部设有分别与进水区和出水区连通的悬浮填料区,悬浮填料区填充有悬浮填料球,悬浮填料球的表面附着有水解酸化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施工简便,运行管理简便,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优良,采用悬浮填料球反应区装填,避免了填料架发生腐蚀并塌陷,悬浮填料球的比表面积大,有效增加水力接触面积,提高生物处理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甘杰武;郑丽敏;程凯英;吴惠明;梁炎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黄圃食品工业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