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吸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9746发布日期:2020-05-08 12:4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向吸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车间烟雾吸收装置,尤其是一种万向吸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间焊接烟雾吸收装置通常为支架式或采用伸缩管对吸气罩的方位进行调节与固定,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专利号为201821170520.7和201711264043.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支架式排烟设备需要多节套管的内壁与对应导管的外壁螺纹连接,相邻的套管通过安装组件转动连接,所需材料较多,占地面积大且价格昂贵。伸缩管与吸气罩组合的吸气装置,伸缩管可调节高度,但对方位的调节易偏离;伸缩管一般硬度较高,排烟过程中噪音较大。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吸气装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万向吸气装置,由常用的金属波纹软管、吸气罩、软管组成,组合简单方便,方位固定精确,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可以对焊接烟雾充分吸收,使烟雾更快吸入设备进风口,减少烟雾在车间内部扩散,避免对人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地是设计一种万向吸气设备,可以对焊接烟雾充分吸收,使烟雾更快吸入设备进风口,减少烟雾在车间内部扩散,避免对人体的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万向吸气设备,包括1、吸气罩2、软管3;l型钢片4、腔体5、卡箍6、气流调节阀7、圆型挡片8。

上述的一种万向吸气设备:焊接中根据电子焊接工作台的高度与烟雾产生的方位,通过调节金属波纹软管1准确的固定吸尘罩2方位,使吸尘罩2与电子焊接工作台的距离与方位达到最佳,确保了对焊接烟雾的充分吸收。

所述的吸气罩2侧面有一个矩形突出的腔体5,腔体5焊接固定在吸气罩2侧面,l型钢片通过螺母与腔体5连接,金属波纹软管1通过法兰与l型钢片4连接,固定在吸气罩侧面,吸气罩2顶端与软管3连接通过卡箍6固定。

吸气罩2外部设有气流调节阀7,内部设有圆型挡片8,可手动调节外部阀门旋钮,调节负压吸力大小。

所述吸气罩2吸气罩口的形状为圆形翻边10,且设有加固片9。可增加吸气罩2的硬度与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万向吸气装置采用喇叭式吸气罩,在不影响工作空间的前提下,可尽量的将吸气罩2靠近工作产尘点,使接近产尘点的范围最小,本实用新型吸气效率更高,可自由调节风量,轻巧便捷,旋转灵活,全方位、多角度准确定位,可自由悬停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金属波纹软管1、吸气罩2、软管3、l型钢片4、腔体5、卡箍6、气流调节阀7、圆型挡片8、加固片9、圆形翻边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万向吸气装置,包括金属波纹软管1、吸气罩2、软管3;l型钢片4、腔体5、卡箍6、气流调节阀7、圆型挡片8;金属波纹软管1底端通过螺母固定在焊接工作台上,金属波纹软管1通过法兰与l型钢片4连接;吸气罩2为喇叭型,吸气罩2侧面有一个矩形突出部分腔体5,腔体5两边与喇叭型吸气罩弧度一致且焊接在吸气罩2侧面,腔体5正面有多个圆型孔;l型钢片4通过多个小螺母固定在腔体5上;吸气罩2顶端与软管3用卡箍6固定。

所述吸气罩2外部设有气流调节阀7,内部设有圆型挡片8,可手动调节外部阀门旋钮,调节负压吸力大小。

所述吸气罩2吸气罩口的形状为圆形翻边10,且设有加固片9。

所述吸气罩2材质为耐酸碱、耐高温、耐腐蚀塑胶。

所述软管3外皮的材质为耐酸碱、耐高温、耐腐蚀材料。

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金属波纹软管1随意调节吸气罩2的高度及方位,使焊接烟雾更快吸入设备进风口,同时减少对软管1的调节幅度,减少软管1的磨损。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万向吸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金属波纹软管、吸气罩、软管;所述吸气罩为喇叭型且侧面有一个腔体,腔体两边与吸气罩弧度一致,腔体正面有多个固定孔,吸气罩侧面设置有l型固定钢片,钢片上有多个固定孔;所述金属波纹软管通过钢片固定在吸气罩的侧面;吸气罩顶端与软管用卡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罩外口有翻边,且设有加固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万向吸气装置,由金属波纹软管、吸气罩、软管组成,金属波纹软管固定在吸气罩的外侧,对吸气罩的高度和方位进行固定,可使吸气罩与焊接工作台的距离和方位达到最佳,确保了对焊接烟雾的充分吸收,吸气罩上端连接软管,软管质地较软,可减少噪音;软管直径较大,可使烟雾迅速吸入管道中。

技术研发人员:张凌天;席洁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蓝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