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3522发布日期:2020-06-09 19:0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袋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织袋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袋通常是以聚丙烯或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现有的编织袋在生产过程中,会沾染灰尘等杂质,若编织袋用于盛放食品,则需要在编织袋出厂前对编织袋进行清洗,但现有的编织袋清洗主要为人工手洗,成本大,而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编织袋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袋清洗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圆筒形壳体,所述壳体的中轴处设有双输出轴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两个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两端且均连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连有中空的圆筒,所述圆筒的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圆筒的侧壁上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弧形的夹板,两个夹板之间连有弹性条,所述夹板和所述弹性条共同组成圆形且套在所述圆筒圆周壁上,所述夹板上连有夹条,所述夹条与所述圆筒的侧壁相接触,所述圆筒和所述夹紧装置之间夹有编织袋;

所述第一电机的圆周外部固定套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连有两个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轴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转轴互相垂直,一个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连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外部固定连有固定架,另一个第二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也连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壳体侧壁的下端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从所述壳体侧壁上端穿入所述壳体且穿入端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循环管上设有若干喷头,所述喷头喷出的液体与移动到所述壳体上端的所述圆筒相对应,所述循环管中部设有液泵,所述液泵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循环管上连通有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液泵的上端,所述排液管位于所述循环管的下端,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上均设有阀门。

特别的,所述壳体的底面为倒圆台结构。

特别的,所述弹性条为橡胶或硅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编织袋套在圆筒的外侧,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圆筒绕第二电机公转,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圆筒自转,从而使壳体内的液体对下方的编织袋进行浸泡和清洗,喷头对上方编织袋进行冲洗,圆筒自转既可以提高清洗效果,又可以将编织袋上的液体甩下,该装置代替人工手洗编织袋,省时省力,而且成本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状态一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状态一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状态二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圆筒和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电机;3-第一转轴;4-圆筒;5-通孔;6-夹板;7-弹性条;8-夹条;9-编织袋;10-连接块;11-第二转轴;12-第二电机;13-固定架;14-循环管;15-喷头;16-液泵;17-进液管;18-排液管;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编织袋清洗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圆筒形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中轴处设有双输出轴的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两个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一电机2的两端且均连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另一端连有中空的圆筒4,所述圆筒4的壁上设有若干通孔5,所述圆筒4的侧壁上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弧形的夹板6,两个夹板6之间连有弹性条7,所述夹板6和所述弹性条7共同组成圆形且套在所述圆筒4圆周壁上,所述夹板6上连有夹条8,所述夹条8与所述圆筒4的侧壁相接触,所述圆筒4和所述夹紧装置之间夹有编织袋9;

所述第一电机2的圆周外部固定套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外侧连有两个第二转轴11,两个第二转轴11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转轴3互相垂直,一个第二转轴11的另一端连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外部固定连有固定架13,另一个第二转轴1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也连有固定架13,两个固定架13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

所述壳体1侧壁的下端连通有循环管14,所述循环管14的另一端从所述壳体1侧壁上端穿入所述壳体1且穿入端连接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所述循环管14上设有若干喷头15,所述喷头15喷出的液体与移动到所述壳体1上端的所述圆筒4相对应,所述循环管14中部设有液泵16,所述液泵16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所述循环管14上连通有进液管17和排液管18,所述进液管17位于所述液泵16的上端,所述排液管18位于所述循环管14的下端,所述进液管17和排液管18上均设有阀门。

特别的,所述壳体1的底面为倒圆台结构。

特别的,所述弹性条7为橡胶或硅胶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编织袋9翻过来使编织袋9的内侧朝外,将编织袋9套在圆筒4的外侧,通过夹紧装置将编织袋9夹在圆筒4上,即通过夹板6拉到弹性条7,使弹性条7处于拉伸状态,将夹板6套在圆筒4的外侧的合适位置,松开夹板6,弹性条7开始恢复使夹板6和夹条8将编织袋9夹在圆筒4上;

启动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驱动第二转轴11转动,第二转轴11驱动连接块10和第一电机2转动,从而使圆筒4绕第二电12公转,使圆筒4转动到壳体1的中轴处,下方的编织袋9浸泡在壳体1的液体中,上方的编织袋9与喷头15相对应,启动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驱动第一转轴3转动,从而驱动圆筒4自转,壳体1内的液体对液体中的编织袋9进行浸泡和清洗,上方的编织袋9转动时,喷头15喷出的液体对编织袋9进行冲洗,冲洗时,先启动液泵16,利用壳体1内的液体对编织袋9进行冲洗,可以减少液体的使用量,然后关闭液泵16,打开进液管17上的阀门,通过进液管17进入的液体对编织袋9再进行冲洗,在节省液体的同时提高冲洗的干净度,编织袋经过浸泡清洗和冲洗两次清洗后,清洗效果更好,上方的编织袋9清洗后,关闭进液管17上的阀门,圆筒4继续自转将编织袋9上的液体甩下,装置代替人工手洗编织袋9,省时省力,而且成本小,使用方便;

圆筒4为中空设置且表面设有若干通孔5,可以减少圆筒4的重量,而且通孔5可以对编织袋9上与圆筒4接触侧进行清洗;

壳体1的底面为倒圆台结构,在保证圆筒4正常公转的情况下,节省液体的使用量,定期打开排液管18上的阀门,将壳体1内的液体排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编织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圆筒形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中轴处设有双输出轴的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两个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一电机(2)的两端且均连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另一端连有中空的圆筒(4),所述圆筒(4)的壁上设有若干通孔(5),所述圆筒(4)的侧壁上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弧形的夹板(6),两个夹板(6)之间连有弹性条(7),所述夹板(6)和所述弹性条(7)共同组成圆形且套在所述圆筒(4)圆周壁上,所述夹板(6)上连有夹条(8),所述夹条(8)与所述圆筒(4)的侧壁相接触,所述圆筒(4)和所述夹紧装置之间夹有编织袋(9);

所述第一电机(2)的圆周外部固定套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外侧连有两个第二转轴(11),两个第二转轴(11)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转轴(3)互相垂直,一个第二转轴(11)的另一端连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外部固定连有固定架(13),另一个第二转轴(1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也连有固定架(13),两个固定架(13)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

所述壳体(1)侧壁的下端连通有循环管(14),所述循环管(14)的另一端从所述壳体(1)侧壁上端穿入所述壳体(1)且穿入端连接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所述循环管(14)上设有若干喷头(15),所述喷头(15)喷出的液体与移动到所述壳体(1)上端的所述圆筒(4)相对应,所述循环管(14)中部设有液泵(16),所述液泵(16)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所述循环管(14)上连通有进液管(17)和排液管(18),所述进液管(17)位于所述液泵(16)的上端,所述排液管(18)位于所述循环管(14)的下端,所述进液管(17)和排液管(18)上均设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为倒圆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织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7)为橡胶或硅胶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编织袋清洗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圆筒形壳体,壳体的中轴处设有双输出轴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两个输出端位于第一电机的两端且均连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连有中空的圆筒,圆筒的壁上设有若干通孔,圆筒的侧壁上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弧形的夹板,两个夹板之间连有弹性条。本实用新型将编织袋套在圆筒的外侧,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圆筒绕第二电机公转,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圆筒自转,从而使壳体内的液体对下方的编织袋进行浸泡和清洗,喷头对上方编织袋进行冲洗,圆筒自转既可以提高清洗效果,又可以将编织袋上的液体甩下,该装置代替人工手洗编织袋,省时省力,而且成本小,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崔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久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