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7316发布日期:2020-05-20 02:3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淤泥是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湾等水体底部长期积存的沉积物,是水体多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污染物在广泛空间和长久时间内的聚集处。淤泥是指粘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目前对于清除的淤泥的处置是堆放到空地后等其自然干燥,但这种处理方式干燥时间长、效率低下,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也容易造成堆场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系统,包括:

输泥管,用于输送河道中的淤泥;

机器格栅,与输泥管连接以用于将垃圾与淤泥进行分离;

污水中转池,与机器格栅连接以用于接收经机器格栅处理后的淤泥;

渣浆泵,与污水中转池连接以用于抽取污水中转池中的淤泥;

药剂池,所述药剂池内部设置有用于能够与淤泥发生反应的药剂;

泥浆浓缩罐,所述泥浆浓缩罐的进泥端与渣浆泵连接以使渣浆泵将淤泥抽进泥浆浓缩罐内,泥浆浓缩罐的进药端与药剂池连接以接收药剂池内部的药剂,淤泥和药剂在泥浆浓缩罐内混合反应后沉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泥浆浓缩罐的出水端连接有一清水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淤泥压滤机,所述淤泥压滤机的进料口与泥浆压缩罐底部的出泥口连接,淤泥压滤机的出水口与污水中转池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泥浆浓缩罐内部设置有泥浆缓冲机构,所述泥浆缓冲机构包括导向管以及进泥管,所述进泥管与泥浆浓缩罐的进泥端连接,导向管与进泥管连接且导向管与进泥管形成一拐角,所述导向管内设置有多个对向倾斜设置的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淤搅吸船把淤泥通过输泥管把清上来的淤泥送到机械格栅进行垃圾分离,垃圾可通过输送机送至堆场,分离后的淤泥通过管道进入泥水中转池,由渣浆泵抽至泥浆浓缩罐中,淤泥进入泥浆浓缩罐的同时药剂池内的药剂也抽至泥浆浓缩罐内使淤泥与药剂混合,淤泥与药剂混合反应后淤泥就快速沉淀,实现了泥水分离,系统结构简单,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易于维护,淤泥清除出后可直接就近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效果显著,不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不会造成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系统,包括输泥管1、机器格栅2、污水中转池3、渣浆泵4、药剂池5以及泥浆浓缩罐6,输泥管1用于输送河道中的淤泥;机器格栅2与输泥管1连接以用于将垃圾与淤泥进行分离;污水中转池3与机器格栅2连接以用于接收经机器格栅2处理后的淤泥;渣浆泵4与污水中转池3连接以用于抽取污水中转池3中的淤泥;所述药剂池5内部设置有用于能够与淤泥发生反应的药剂;所述泥浆浓缩罐6的进泥端与渣浆泵4连接以使渣浆泵4将淤泥抽进泥浆浓缩罐6内,泥浆浓缩罐6的进药端与药剂池5连接以接收药剂池5内部的药剂,淤泥和药剂在泥浆浓缩罐6内混合反应后沉淀。清淤搅吸船把淤泥通过输泥管1把清上来的淤泥送到机械格栅进行垃圾分离,垃圾可通过输送机送至堆场,分离后的淤泥通过管道进入泥水中转池,由渣浆泵4抽至泥浆浓缩罐6中,淤泥进入泥浆浓缩罐6的同时药剂池5内的药剂也抽至泥浆浓缩罐6内使淤泥与药剂混合,淤泥与药剂混合反应后淤泥就快速沉淀,实现了泥水分离,系统结构简单,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易于维护,淤泥清除出后可直接就近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效果显著,不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不会造成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

进一步,还包括淤泥压滤机7,所述淤泥压滤机7的进料口与泥浆压缩罐6底部的出泥口连接,把沉淀浓缩好的淤泥排进淤泥压滤机7内,经过压滤脱水后的泥饼通过输送带送至泥饼堆场进行堆放或者装车外运,淤泥压滤机7的出水口与污水中转池3连接,以收集压滤后的污水,实现循环再利用。

其中,所述泥浆浓缩罐6内部设置有泥浆缓冲机构,所述泥浆缓冲机构包括导向管81以及进泥管82,所述进泥管82与泥浆浓缩罐6的进泥端连接,导向管81与进泥管82连接且导向管81与进泥管82形成一拐角,使进泥管82和导向管81之间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对淤泥的进入起减缓速度和缓冲的作用,所述导向管81内设置有多个对向倾斜设置的导流板9,流速再次减缓,因此掉落至泥浆浓缩罐6内不易溅起水花,不会影响淤泥的浓缩效率。

进一步,所述泥浆浓缩罐6的出水端连接有一清水池10,该清水池10用于蓄水,可用来清洗淤泥压滤机7。

进一步,所述清水池10还与药剂池5连接以用于向药剂池5供水,用于溶解药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泥管,用于输送河道中的淤泥;

机器格栅,与输泥管连接以用于将垃圾与淤泥进行分离;

污水中转池,与机器格栅连接以用于接收经机器格栅处理后的淤泥;

渣浆泵,与污水中转池连接以用于抽取污水中转池中的淤泥;

药剂池,所述药剂池内部设置有用于能够与淤泥发生反应的药剂;

泥浆浓缩罐,所述泥浆浓缩罐的进泥端与渣浆泵连接以使渣浆泵将淤泥抽进泥浆浓缩罐内,泥浆浓缩罐的进药端与药剂池连接以接收药剂池内部的药剂,淤泥和药剂在泥浆浓缩罐内混合反应后沉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泥浆浓缩罐的出水端连接有一清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淤泥压滤机,所述淤泥压滤机的进料口与泥浆压缩罐底部的出泥口连接,淤泥压滤机的出水口与污水中转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泥浆浓缩罐内部设置有泥浆缓冲机构,所述泥浆缓冲机构包括导向管以及进泥管,所述进泥管与泥浆浓缩罐的进泥端连接,导向管与进泥管连接且导向管与进泥管形成一拐角,所述导向管内设置有多个对向倾斜设置的导流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系统,包括输泥管、机器格栅、污水中转池、渣浆泵、药剂池以及泥浆浓缩罐,清淤搅吸船把淤泥通过输泥管把清上来的淤泥送到机械格栅进行垃圾分离,垃圾可通过输送机送至堆场,分离后的淤泥通过管道进入泥水中转池,由渣浆泵抽至泥浆浓缩罐中,淤泥进入泥浆浓缩罐的同时药剂池内的药剂也抽至泥浆浓缩罐内使淤泥与药剂混合,淤泥与药剂混合反应后淤泥就快速沉淀,实现了泥水分离,系统结构简单,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易于维护,淤泥清除出后可直接就近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效果显著,不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不会造成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波;周伟;杜洪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起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