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5203发布日期:2020-08-11 21:4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废水,如果直接将这些污水废水排到自然环境中,则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污水废水进行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此时再进行室外排放。现有的污水处理,往往是直接通过水管将污水引到污水处理设备中。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对于排入的污水往往没有进行预处理,往往是直接通过一条管路将污水引到污水处理设备中,而污水中有时会含有较大的颗粒杂质,有时会阻塞污水处理设备,造成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入管和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污水入管与储存池连接,储存池通过连通管路与污水处理设备连接,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排水管与过滤桶连接,过滤桶上装接有外排管,污水入管上设有入水电磁阀,入水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储存池内设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一滤网的滤孔尺寸大于第二滤网的滤孔尺寸,第一滤网与储存池侧壁间形成第一过滤子腔,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间形成第二过滤子腔,第二滤网与储存池内壁之间形成第三过滤子腔,污水入管与第一过滤子腔连通,储存池的侧壁分别设有对应第一过滤子腔、第二过滤子腔、第三过滤子腔的第一排污阀、第二排污阀和第三排污阀,连接管路与第三过滤子腔连接。

所述储存池的底面设为倾斜面,且朝向第一排污阀、第二排污阀和第三排污阀所在侧向下倾斜。

所述储存池上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三个搅拌机构,第一过滤子腔、第二过滤子腔和第三过滤子腔分别对应一个搅拌机构。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和搅拌轴,搅拌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驱动杆连接,搅拌轴上安装有叶片。

所述污水入管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压力检测器,连通管路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连通电磁阀。

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上分别安装有振动器。

本实用新型进行提前的三级过滤处理,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过滤掉,提升后续的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入管1和污水处理设备14,所述污水入管1与储存池6连接,储存池6通过连通管路13与污水处理设备14连接,污水处理设备14通过排水管16与过滤桶15连接,经过污水处理后的水再次经过滤桶过滤,过滤桶15上装接有外排管17,污水入管1上设有入水电磁阀3,入水电磁阀3与控制器5连接,储存池6内设有第一滤网41和第二滤网42,第一滤网41的滤孔尺寸大于第二滤网42的滤孔尺寸,第一滤网41与储存池侧壁间形成第一过滤子腔61,第一滤网41和第二滤网42间形成第二过滤子腔62,第二滤网42与储存池6内壁之间形成第三过滤子腔43,污水入管1与第一过滤子腔61连通,储存池的侧壁分别设有对应第一过滤子腔、第二过滤子腔、第三过滤子腔的第一排污阀、第二排污阀和第三排污阀,连接管路13与第三过滤子腔63连接。污水处理设备为现有公知设备,并无具体型号限定。

所述储存池6的底面设为倾斜面,且朝向第一排污阀、第二排污阀和第三排污阀所在侧向下倾斜,方便杂质颗粒集中流动到排污阀一侧,便于清除。

所述储存池6上安装有支撑架8,支撑架8上安装有三个搅拌机构,第一过滤子腔、第二过滤子腔和第三过滤子腔分别对应一个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电机9和搅拌轴10,搅拌轴10通过联轴器与电机9的驱动杆连接,搅拌轴10上安装有叶片11。利用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通过叶片搅动污水,有利于好氧反应,同时也避免了污水的沉积。

所述污水入管1上设有与控制器5连接的压力检测器2,连通管路13上设有与控制器5连接的连通电磁阀12。通过压力检测器检测检测污水入管的实时压力,当压力小于设定值时,说明此时污水较少,上游输送过来的污水较少,按照设定的时间,将储存池内的污水处理完毕后,即关闭污水处理设备,避免污水较少的情况下,也完全开启污水处理设备,节省能耗。

所述第一滤网41和第二滤网42上分别安装有振动器7,振动器带动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振动,从而可以将附在其上的杂质颗粒振落,保证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良好通过性。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三级的前过滤处理,可以有效过滤掉大颗粒杂质,而且通过分级过滤,使得不同大小的杂质都能够被过滤掉,而且清除方便,提升了后续的处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入管和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入管与储存池连接,储存池通过连通管路与污水处理设备连接,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排水管与过滤桶连接,过滤桶上装接有外排管,污水入管上设有入水电磁阀,入水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储存池内设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一滤网的滤孔尺寸大于第二滤网的滤孔尺寸,第一滤网与储存池侧壁间形成第一过滤子腔,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间形成第二过滤子腔,第二滤网与储存池内壁之间形成第三过滤子腔,污水入管与第一过滤子腔连通,储存池的侧壁分别设有对应第一过滤子腔、第二过滤子腔、第三过滤子腔的第一排污阀、第二排污阀和第三排污阀,连接管路与第三过滤子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池的底面设为倾斜面,且朝向第一排污阀、第二排污阀和第三排污阀所在侧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池上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三个搅拌机构,第一过滤子腔、第二过滤子腔和第三过滤子腔分别对应一个搅拌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和搅拌轴,搅拌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驱动杆连接,搅拌轴上安装有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入管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压力检测器,连通管路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连通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上分别安装有振动器。


技术总结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入管和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污水入管与储存池连接,储存池通过连通管路与污水处理设备连接,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排水管与过滤桶连接,过滤桶上装接有外排管,污水入管上设有入水电磁阀,入水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储存池内设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一滤网的滤孔尺寸大于第二滤网的滤孔尺寸,第一滤网与储存池侧壁间形成第一过滤子腔,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间形成第二过滤子腔,第二滤网与储存池内壁之间形成第三过滤子腔,污水入管与第一过滤子腔连通,储存池的侧壁分别设有对应第一过滤子腔、第二过滤子腔、第三过滤子腔的第一排污阀、第二排污阀和第三排污阀。本实用新型对污水进行预过滤处理,提升过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水环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