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1139发布日期:2020-05-26 17:5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生物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更换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按照膜的结构可分为平板膜、管状膜和中空纤维膜等,按膜孔径可划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

传统膜生物反应器存在膜组件更换困难,特别是横向安装的膜组件,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底板、侧边栏杆支架、吊耳、曝气机构、支撑板、支撑脚、水管支架、连接管、集水接头及膜组件,所述底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侧边栏杆支架,所述侧边栏杆支架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吊耳,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曝气机构,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支撑脚通过螺栓与底板相连,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两侧设置有若干水管支架,各个所述水管支架顶端均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任意一个所述水管支架上表面设置有集水接头,各个所述水管支架两侧之间均设置有膜组件。

优选的,所述水管支架两侧分别设置有凹形槽接口,所述凹形槽接口与水管支架两侧内部相连通,所述凹形槽接口顶端及底端内侧均设置有螺孔。

优选的,所述膜组件包括连接板及纤维膜,所述连接板中间位置开有通槽,所述纤维膜两侧分别通过通槽与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与凹形槽接口相匹配,所述连接板顶端及底端均设置有螺孔,所述连接板上的螺孔与凹形槽接口上的螺孔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膜组件包括连接板及纤维膜,所述连接板中间位置开有通槽,所述纤维膜两侧分别通过通槽与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与凹形槽接口相匹配,所述连接板顶端及底端均设置有螺孔,所述连接板上的螺孔与凹形槽接口上的螺孔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框架及加强杆,所述框架为矩形结构,所述框架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需要进行更换膜组件时,将本实用新型从反应池内取出,将连接膜组件和凹形槽接口上下端的螺丝卸下,更换上新的膜组件,并通过螺丝固定即可,更换膜组件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管支架连接俯视示意图。

图3为水管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凹形槽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5为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支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侧边栏杆支架2、吊耳3、曝气机构4、支撑板5、支撑脚6、水管支架7、连接管8、集水接头9、膜组件10、凹形槽接口11、框架51、加强杆52、连接板101、纤维膜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底板1、侧边栏杆支架2、吊耳3、曝气机构4、支撑板5、支撑脚6、水管支架7、连接管8、集水接头9及膜组件10,底板1两侧分别设置有侧边栏杆支架2,所述侧边栏杆支架2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吊耳3,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曝气机构4,支撑板5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撑脚6,支撑板5通过支撑脚6设置在底板1上,此处要注意的是,曝气机构4在布置时需要避开支撑脚6的安装位置,支撑脚6通过螺栓与底板1相连,支撑板5上表面两侧设置有若干水管支架7,各个水管支架7顶端均通过连接管8相互连通,任意一个水管支架7上表面设置有集水接头9,各个水管支架7两侧之间均设置有膜组件10。

如图3-4所示,水管支架7两侧分别设置有凹形槽接口11,凹形槽接口11与水管支架7两侧内部相连通,凹形槽接口11顶端及底端内侧均设置有螺孔。

如图5-6所示,膜组件10包括连接板101及纤维膜102,连接板101中间位置开有通槽,纤维膜102两侧分别通过通槽与连接板101相连,连接板101与凹形槽接口11相匹配,连接板101顶端及底端均设置有螺孔,连接板101上的螺孔与凹形槽接口11上的螺孔相对应,其中,纤维膜102采用聚烯烃类、聚乙烯类、聚丙烯腈、聚砜类、芳香族聚酰胺、含氟聚合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图7所示,支撑板5包括框架51及加强杆52,框架51为矩形结构,框架51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杆52。

使用原理:将水泵接在集水接头9上,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反应池内,将经过调节后的污水送入反应池内,打开曝气机构4,污水中的杂质由膜组件10的纤维膜102挡住,经过膜组件10净化后的水从连接板101进入到凹形槽接口11并进入到水管支架7内,由水泵抽出,完成膜生物反应过滤,当需要进行更换膜组件10时,将本实用新型从反应池内取出,将连接膜组件10和凹形槽接口11上下端的螺丝卸下,更换上新的膜组件10,并通过螺丝固定即可,更换膜组件10十分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更换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侧边栏杆支架(2)、吊耳(3)、曝气机构(4)、支撑板(5)、支撑脚(6)、水管支架(7)、连接管(8)、集水接头(9)及膜组件(10),所述底板(1)两侧分别设置有侧边栏杆支架(2),所述侧边栏杆支架(2)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吊耳(3),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曝气机构(4),所述支撑板(5)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撑脚(6),所述支撑板(5)通过支撑脚(6)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支撑脚(6)通过螺栓与底板(1)相连,所述支撑板(5)上表面两侧设置有若干水管支架(7),各个所述水管支架(7)顶端均通过连接管(8)相互连通,任意一个所述水管支架(7)上表面设置有集水接头(9),各个所述水管支架(7)两侧之间均设置有膜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支架(7)两侧分别设置有凹形槽接口(11),所述凹形槽接口(11)与水管支架(7)两侧内部相连通,所述凹形槽接口(11)顶端及底端内侧均设置有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10)包括连接板(101)及纤维膜(102),所述连接板(101)中间位置开有通槽,所述纤维膜(102)两侧分别通过通槽与连接板(101)相连,所述连接板(101)与凹形槽接口(11)相匹配,所述连接板(101)顶端及底端均设置有螺孔,所述连接板(101)上的螺孔与凹形槽接口(11)上的螺孔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膜(102)采用聚烯烃类、聚乙烯类、聚丙烯腈、聚砜类、芳香族聚酰胺、含氟聚合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包括框架(51)及加强杆(52),所述框架(51)为矩形结构,所述框架(51)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杆(5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底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侧边栏杆支架,侧边栏杆支架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吊耳,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曝气机构,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撑脚,支撑板通过支撑脚设置在底板上,支撑脚通过螺栓与底板相连,支撑板上表面两侧设置有若干水管支架,各个水管支架顶端均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任意一个水管支架上表面设置有集水接头,各个水管支架两侧之间均设置有膜组件,该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当需要进行更换膜组件时,将本实用新型从反应池内取出,将连接膜组件和凹形槽接口上下端的螺丝卸下,更换上新的膜组件,并通过螺丝固定即可,更换膜组件十分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惠;韩小巍;吉映臣;夏进;王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科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