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系统的喷淋消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0255发布日期:2020-08-14 19:4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系统的喷淋消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系统的喷淋消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中,由于水质变化,会出现污水中表面活性剂无法降解,曝气时产生大量泡沫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导致其不能正常运行。目前针对污水泡沫的消泡方法主要有消泡剂法以及喷淋消泡法,单一的消泡方式对于泡沫的消除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系统的喷淋消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系统的喷淋消泡装置,包括污水净化池、液体加压装置、喷淋管、消泡剂储存罐、红外线感应组件、液位监测仪、自动伸缩杆以及控制器。所述污水净化池包括缺氧池、好氧池及设备间,所述液体加压装置通过管道抽取缺氧池内的水,所述液体加压装置通过喷淋管上的喷淋头喷入好氧池,所述液体加压装置出水管路上安装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连接控制器,所述液体加压装置出水管路上还连接有消泡剂储存罐,所述消泡剂储存罐安装有电动阀门且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液体加压装置连接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有喷淋头,所述好氧池上方固定有红外线感应组件,所述好氧池池壁上固定有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分为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所述上喷淋管固定在好氧池上方,所述上喷淋管两条边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自动伸缩杆,所述自动伸缩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加长杆,所述自动伸缩杆外包裹塑料套进行防水,所述加长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喷淋管,所述下喷淋管上还设置有入水口,所述液体加压装置出水管路通过一个三通连接有高压伸缩水管,所述高压伸缩水管连接下喷淋管入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喷淋管及下喷淋管形状皆为“田”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上喷淋管的上喷淋头喷水口朝下,内框及外框各均匀设置4个喷淋头。

进一步的,所述下喷淋管的外框各均匀设置4个下喷淋头,4个下喷淋头开口朝喷淋管所包围的平面,内框朝喷淋管所在平面的两侧对称设置喷淋头,每一侧设置4个。

进一步的,所述上喷淋头与下喷淋头呈“t”字形,所述上喷淋头朝下的一个面为曲面,曲面上均匀分布15个出水口,所述下喷淋头形状与上喷淋头相同,曲面均匀分布15个出水口,两个侧面各分布9个出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喷淋管及上喷淋头可以有效地消灭好氧池内的泡沫,通过设置下喷淋管,当红外线感应组件感知泡沫过大时,可以遥控自动伸缩杆,使下喷淋管在厌氧池液面及其上方活动进行消泡,同时加入消泡剂可以保证泡沫的有效清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下喷淋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自动伸缩杆及喷淋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所述上喷淋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所述下喷淋头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所述下喷淋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或2所示,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系统的喷淋消泡装置,主要包括污水净化池1、液体加压装置5、喷淋管、消泡剂储存罐18、红外线感应组件16、液位监测仪15、自动伸缩杆13以及控制器17,所述污水净化池1包括缺氧池2、好氧池3、膜池和设备间4,所述液体加压装置5通过管道6抽取缺氧池2内的水,所述液体加压装置5将水通过喷淋管7以及喷淋头8喷入好氧池3,所述液体加压装置5出水管路上安装有电动阀门601,所述电动阀门601连接控制器17,所述液体加压装置5出水管路上还连接有消泡剂储存罐18,所述消泡剂储存罐18安装有电动阀门602且与控制器17连接,所述液体加压装置5通过管道连接上喷淋管7,所述上喷淋管7固定在好氧池3上方,所述上喷淋管7上安装有上喷淋头8,所述上喷淋头8喷水口朝下,外框701及内框702各均匀设置4个喷淋头8,所述上喷淋管7两条边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2根自动伸缩杆13,所述自动伸缩杆13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加长杆14,所述自动伸缩杆13外包裹塑料套进行防水,所述加长杆14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喷淋管9,所述下喷淋管9上设置有入水口12,所述液体加压装置5出水管路通过一个三通连接有高压伸缩水管11,所述高压伸缩水管11连接下喷淋管入水口12;如图4所示,所述上喷淋管7及下喷淋管9形状皆为“田”字形;如图3所示,所述下喷淋管9的外框901各均匀设置4个下喷淋头10,4个下喷淋头10开口朝喷淋管9所包围的面,内框902朝喷淋管9所在平面的两侧对称设置喷淋头10,每一侧设置4个;如图5或6所示,所述上喷淋头8与下喷淋头10呈“t”字形,所述上喷淋头8朝下的面801为曲面,曲面801上均匀分布15个出水口,所述下喷淋头10形状与上喷淋头8相同,曲面1001均匀分布15个出水口,两个侧面1002各分布9个出水口,所述好氧池3池壁上固定有液位传感器15,所述液位传感器15与控制器17相连,所述好氧池上方还固定有红外线感应组件16,所述红外线感应组件16与控制器17相连。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好氧池产生大量泡沫时,红外线感应组件16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7,启动液体加压装置5,通过管道6将缺氧池2中的水加压到喷淋管7中,通过喷淋管7上的喷淋头8将水喷淋到泡沫上,以达到消除泡沫的作用,通过液位传感器15感知液面深度后,控制自动伸缩杆13,使自动伸缩杆13连接的下喷淋管9在好氧池3的液面及其上方上下移动,并通过高压伸缩水管11将水送入下喷淋管9,通过下喷淋头10的喷淋作用,对好氧池3液面上的泡沫进行进一步消除,通过控制消泡剂储存罐18的电动阀门602开关将消泡剂混合进入喷淋水中,从而达到抑制泡沫的目的。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所述下喷淋管的结构为

“工”字形结构,所述下喷淋管外框901设有单侧的喷淋头,所述下喷淋管内框902设置有双侧对称的喷淋头,由于图4所示的下喷淋管结构更为复杂,当池内或者池壁需要设置其他组件时,可能造成下喷淋管难以下放的情况,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对于池内结构更为复杂的情况更为适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系统的喷淋消泡装置,包括污水净化池、液体加压装置、喷淋管、消泡剂储存罐、红外线感应组件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监测仪及自动伸缩杆,所述污水净化池包括缺氧池、好氧池及设备间,所述液体加压装置通过管道抽取缺氧池内的水,所述液体加压装置通过喷淋管上的喷淋头喷入好氧池,所述液体加压装置出水管路上安装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连接控制器,所述液体加压装置出水管路上还连接有消泡剂储存罐,所述消泡剂储存罐安装有电动阀门且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液体加压装置连接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有喷淋头,所述好氧池上方固定有红外线感应组件,所述好氧池池壁上固定有液位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系统的喷淋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分为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所述上喷淋管固定在好氧池上方,所述上喷淋管两条边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自动伸缩杆,所述自动伸缩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加长杆,所述自动伸缩杆外包裹塑料套进行防水,所述加长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喷淋管,所述下喷淋管上还设置有入水口,所述液体加压装置出水管路通过一个三通连接有高压伸缩水管,所述高压伸缩水管连接下喷淋管入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系统的喷淋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淋管为“田”字形,所述下喷淋管为“田”字形或“工”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系统的喷淋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淋管的内框及外框各均匀设置4个上喷淋头,上喷淋头喷水口朝下,所述下喷淋管的外框各均匀设置4个下喷淋头,4个下喷淋头开口朝喷淋管所包围的平面,内框朝喷淋管所在平面的两侧对称设置喷淋头,每一侧设置4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系统的喷淋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淋头与下喷淋头呈“t”字形,所述上喷淋头朝下的一个面为曲面,曲面上均匀分布15个出水口,所述下喷淋头形状与上喷淋头相同,曲面均匀分布15个出水口,两个侧面各分布9个出水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系统的喷淋消泡装置,包括污水净化池、液体加压装置、喷淋管、消泡剂储存罐、红外线感应组件、液位监测仪,所述液体加压装置通过管道抽取缺氧池内的水,所述液体加压装置连接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分为上喷淋管及下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的喷淋头将水喷入好氧池,所述液体加压装置出水管路上还连接有消泡剂储存罐,所述好氧池上方固定有红外线感应组件,所述好氧池池壁上固定有液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喷淋管及下喷淋管,当红外线感应组件感知泡沫过大时,可以遥控自动伸缩杆,使下喷淋管在厌氧池液面及其上方活动进行消泡,同时加入消泡剂可以保证泡沫的有效清除。

技术研发人员:彭玉聪;张宇瑄;徐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碧水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8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