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微动力净化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6432发布日期:2020-08-28 16:59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微动力净化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槽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微动力净化槽。



背景技术:

净化槽是一种用于分散型生活污水或者类似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能够去除污水内的有机物等,现有传统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

厌氧室内位于导水管底部的污泥会向上飘动从导水管进入到下一个厌氧室内造成二次污染,且厌氧室内的污泥容易在导水管底部结块造成导水管堵塞,影响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微动力净化槽,以克服现有技术污泥会进入到下一个厌氧室内造成二次污染,且厌氧室内的污泥容易在导水管底部结块造成导水管堵塞,影响净化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微动力净化槽,包括有箱体、隔板、厌氧室、清水室、导水管、阻隔板和导水口,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若干块隔板,隔板把箱体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厌氧室和清水室,且隔板上均设有导水口用以连通各个厌氧室和清水室,所述厌氧室内安装有阻隔板,阻隔板把厌氧室分割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且阻隔板设于进水口的上方,所述隔板远离清水室的一侧表面上安装有导水管,导水管的一端向上贯穿阻隔板后与导水口高度持平,还设有装配于导水管内部的过滤处理架和辅助结构,所述过滤处理架可滑动的安装于导水管的内部,过滤处理架的顶端与辅助结构相连接,辅助结构安装于阻隔板的上表面,且辅助结构位于箱体上表面的清掏口的正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阻隔板呈阶梯状,且阻隔板高度高的一侧靠近进水口,阻隔板高度低的一侧靠近导水口,导水管贯穿阻隔板高度低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辅助结构包括连杆、安装板和把手,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于过滤处理架的顶部,连杆的另一端安装于安装板的底面,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把手,把手设于清掏口的下方,且安装板的一侧覆盖于阻隔板高度高的一侧上表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设有安装槽和转块,所述安装槽设于隔板靠近导水管一侧的表面上,转块可转动的设于安装槽的内部,转块向外转动后为水平状态,且转块转动后的上表面与阻隔板高度高的一侧上表面高度持平,安装板远离阻隔板的一侧覆盖于转块转动后的上表面。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利用过滤处理架进一步过滤从导水管经过的污水,提高处理效率,且过滤处理架能够避免厌氧室内位于导水管底部的污泥向上飘动从导水管和导水口进入到下一个厌氧室内造成二次污染。而通过辅助结构可十分方便的取出过滤处理架,便于过滤处理架的清理与更换,避免过滤处理架堵塞,且经常上下滑动过滤处理架可使导水管内的水流变得湍急,而湍急的水流能够冲散导水管内结块的污泥防止导水管堵塞,提高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阻隔板和导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3所示,一种新型微动力净化槽,包括有箱体1、隔板2、厌氧室3、清水室4、导水管7、阻隔板8和导水口9,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若干块隔板2,隔板2把箱体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厌氧室3和清水室4,且隔板2上均设有导水口9用以连通各个厌氧室3和清水室4,箱体1优选为玻璃钢材质制成,具有轻质高强、轻质高强、热性能良好和可设计性好等优点,所述厌氧室3内安装有阻隔板8,阻隔板8把厌氧室3分割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且阻隔板8设于进水口5的上方,所述隔板2远离清水室4的一侧表面上安装有导水管7,导水管7的一端向上贯穿阻隔板8后与导水口9高度持平。污水从进水口5流入到第一个厌氧室3内进行净化,而净化后的污水从下至上穿过导水管7从隔板2上的导水口9流动到下一个厌氧室3,而污水经过各个厌氧室3的逐步反应净化后从导水口9进入到清水室4内最终由出水口6排出做后续使用。

如附图1至3所示,还设有装配于导水管7内部的过滤处理架11和辅助结构13,所述过滤处理架11可滑动的安装于导水管7的内部,过滤处理架11的顶端与辅助结构13相连接,辅助结构13安装于阻隔板8的上表面,且辅助结构13位于箱体1上表面的清掏口10的正下方,便于从清掏口10取出辅助结构13。利用过滤处理架11进一步过滤从导水管7经过的污水,提高处理效率,且过滤处理架11能够避免厌氧室3内位于导水管7底部的污泥向上飘动从导水管7和导水口9进入到下一个厌氧室3内造成二次污染。而通过辅助结构13可十分方便的取出过滤处理架11,便于过滤处理架11的清理与更换,避免过滤处理架11堵塞,且经常上下滑动过滤处理架11可使导水管7内的水流变得湍急,而湍急的水流能够冲散导水管7内结块的污泥防止导水管7堵塞,提高净化效率。

如附图1至3所示,所述阻隔板8呈阶梯状,且阻隔板8高度高的一侧靠近进水口5,阻隔板8高度低的一侧靠近导水口9,导水管7贯穿阻隔板8高度低的一侧,通过阻隔板8防止厌氧室3内的污水从导水管7上方进入导水管7和导水口9内,导水管7与厌氧室3之间形成类似连通器的结构,而后利用连通器原理,即在g≠0且其相对于连通器内的各个部分的值都相等的情况下,向连通器内注入同一种密度均匀的液体,连通器的各个容器内的液面基本保持相平的原理,使厌氧室3内处理过后的污水从下至上穿过导水管7由导水口9溢出进入到下一个厌氧室3内,而无需等到厌氧室3内的压强大于导水管7上方的压强才能利用压强把水压进导水管7内,从而降低厌氧室3内的压强,减小箱体1所受的压力,延长箱体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1至2所示,所述辅助结构13包括连杆131、安装板132和把手133,所述连杆131的一端固定于过滤处理架11的顶部,连杆131的另一端安装于安装板132的底面,安装板132的上表面固定有把手133,把手133设于清掏口10的下方,且安装板132的一侧覆盖于阻隔板8高度高的一侧上表面,利用阻隔板8支撑安装板132使过滤处理架11在导水管7内维持一定的高度,而通过把手133可便于过滤处理架11的提拉。

如附图1至2所示,还设有安装槽134和转块136,所述安装槽134设于隔板2靠近导水管7一侧的表面上,转块136通过转轴135可转动的设于安装槽134的内部,转块136向外转动后为水平状态,且转块136转动后的上表面与阻隔板8高度高的一侧上表面高度持平,安装板132远离阻隔板8的一侧覆盖于转块136转动后的上表面,利用转块136和阻隔板8共同支撑安装板132起到平衡压力的作用,避免安装板132单侧受力过大导致安装板132断裂。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微动力净化槽,包括有箱体、隔板、厌氧室、清水室、导水管、阻隔板和导水口,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若干块隔板,隔板把箱体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厌氧室和清水室,且隔板上均设有导水口用以连通各个厌氧室和清水室,所述厌氧室内安装有阻隔板,阻隔板把厌氧室分割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且阻隔板设于进水口的上方,所述隔板远离清水室的一侧表面上安装有导水管,导水管的一端向上贯穿阻隔板后与导水口高度持平,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装配于导水管内部的过滤处理架和辅助结构,所述过滤处理架可滑动的安装于导水管的内部,过滤处理架的顶端与辅助结构相连接,辅助结构安装于阻隔板的上表面,且辅助结构位于箱体上表面的清掏口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呈阶梯状,且阻隔板高度高的一侧靠近进水口,阻隔板高度低的一侧靠近导水口,导水管贯穿阻隔板高度低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包括连杆、安装板和把手,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于过滤处理架的顶部,连杆的另一端安装于安装板的底面,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把手,把手设于清掏口的下方,且安装板的一侧覆盖于阻隔板高度高的一侧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动力净化槽,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安装槽和转块,所述安装槽设于隔板靠近导水管一侧的表面上,转块可转动的设于安装槽的内部,转块向外转动后为水平状态,且转块转动后的上表面与阻隔板高度高的一侧上表面高度持平,安装板远离阻隔板的一侧覆盖于转块转动后的上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槽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微动力净化槽,包括有箱体、隔板、厌氧室、清水室、导水管、阻隔板和导水口,箱体1优选为玻璃钢材质制成,具有轻质高强、轻质高强、热性能良好和可设计性好等优点,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利用过滤处理架进一步过滤从导水管经过的污水,提高处理效率,且过滤处理架能够避免厌氧室内位于导水管底部的污泥向上飘动从导水管和导水口进入到下一个厌氧室内造成二次污染。而通过辅助结构可十分方便的取出过滤处理架,便于过滤处理架的清理与更换,避免过滤处理架堵塞,且经常上下滑动过滤处理架可使导水管内的水流变得湍急,而湍急的水流能够冲散导水管内结块的污泥防止导水管堵塞,提高净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华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