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82484发布日期:2020-08-18 16:5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的工艺中,生化系统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阶段,由于多种原因,污水可生化性差,污泥活性不够,总是不能充分发挥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因此需要利用更加先进有效的办法来提高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工艺中存在的污水可生化性差、污泥活性不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中的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母液扩配;

步骤s02,活化液配置;

步骤s03,活化液投加。

进一步,步骤s01中包括如下步骤:

母液扩配按照日处理的生活水量计算,配置母液量为处理水量的1‰-2‰,采用两个扩配桶实现连续培养,桶内设置曝气管,连接曝气风机向扩配桶内送入空气,保持扩配期间水中溶解氧do≥2-4mg/l。

进一步,步骤s01中,扩配温度为20-40℃,单批母液扩配时间36-72h。

进一步,步骤s01中,扩配温度为30℃,单批母液扩配时间48h。

进一步,步骤s02中包括如下步骤:

母液和生化调节池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9,在二级活化桶内进行混合活化,加入碳源剂,闷曝24h,控制水中溶解氧do≥2-4mg/l,使用弱碱剂调整ph值为7-8.5,重复进行直至二级活化桶内活化液达量,氨氮<5-10mg/l,则活化液配置完成。

进一步,步骤s02中,碳源剂为白糖或者红糖。

进一步,步骤s02中,弱碱剂为小苏打或磷酸氢钙。

进一步,步骤s03中包括如下步骤:

活化液按照处理水量的1%-5%加入生化调节池中,长期调试需要每日补充二级活化桶至达量。

本发明中的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的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利用本发明的生物原位强化技术对生化系统进行增强后,提高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提高出水水质,污泥减少50%,占地面积减少2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母液扩配、活化液配置、活化液投加等步骤。

母液扩配按照日处理量1000m3的生活系统计算,配置母液量为处理水量的1‰-2‰(1吨-2吨),两个2吨扩配桶(罐),实现连续培养,桶(罐)内设置曝气管,连接曝气风机,保持扩配期间do≥2-4mg/l,扩配最佳温度为30℃,若温度较低可增加扩配时间,单批母液扩配时间≥48h;所述活化液为母液和生化调节池(mlvss≥2000mg/l)混合液1:9(体积比)在二级活化桶(罐)进行24h混合活化,加入白糖或者红糖20kg,闷曝24h,控制do≥2-4mg/l,使用小苏打或磷酸氢钙调整,ph7-8.5,重复进行直至二级活化桶(罐)达到20吨,氨氮小于5-10mg/l;所述活化液按照处理水量的1%-5%(1吨-5吨)加入生化池中,长期调试需要每日补充二级活化桶至20吨。

利用本发明的生物原位强化技术对生化系统进行增强后,提高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提高出水水质,污泥减少50%,占地面积减少20%。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利用自身增殖代谢,对有机物进行转化,微生物增殖后以剩余污泥的方式排出系统,从而使系统的微生物量平衡。增加生物原位强化工段后,该段污泥通过菌剂、营养元素的投加等进行强化,有了更高的生物活性,重新回到系统后,对有机物的降解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具体实现方式:1)污泥量的减少,主要通过生化预处理代替物化混凝沉淀预处理,减少物化混凝过程中物化污泥的排放,经统计,污泥综合减少量约50%。2)占地面积减少20%,基于制革污水处理生化停留时间3天,调节池停留时间1天的基础上,使用生物强化的方式,将调节池单纯的混合调节功能,复合好氧生物氧化功能,起到生化调节及部分好氧功能,直接对有机物进行好氧处理。

原位生物修复的原理实际上是自然生物降解过程的人工强化。它是通过采取人为措施,包括添加氧和营养物等,刺激原位微生物生长,从而强化污染物自然生物降解过程。通常原位生物修复过程为:先通过试验研究,确定原位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然后确定能最大程度促进微生物生长的氧需要量和营养配比,最后再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母液扩配;

步骤s02,活化液配置;

步骤s03,活化液投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包括如下步骤:

母液扩配按照日处理的生活水量计算,配置母液量为处理水量的1‰-2‰,采用两个扩配桶实现连续培养,桶内设置曝气管,连接曝气风机向扩配桶内送入空气,保持扩配期间水中溶解氧do≥2-4m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扩配温度为20-40℃,单批母液扩配时间36-72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扩配温度为30℃,单批母液扩配时间4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2中包括如下步骤:

母液和生化调节池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9,在二级活化桶内进行混合活化,加入碳源剂,闷曝24h,控制水中溶解氧do≥2-4mg/l,使用弱碱剂调整ph值为7-8.5,重复进行直至二级活化桶内活化液达量,氨氮<5-10mg/l,则活化液配置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2中,碳源剂为白糖或者红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2中,弱碱剂为小苏打或磷酸氢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中包括如下步骤:

活化液按照处理水量的1%-5%加入生化调节池中,长期调试需要每日补充二级活化桶至达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原位强化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工艺中存在的污水可生化性差、污泥活性不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母液扩配、活化液配置、活化液投加等步骤。利用本发明的生物原位强化技术对生化系统进行增强后,提高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提高出水水质,污泥减少50%,占地面积减少80%。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瑞;董贺翔;杜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优瑞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5.25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