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热成型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6282发布日期:2021-07-20 16:2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热成型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滤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成型冷却系统领域,尤其应用于热成型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过滤装置的滤网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高强度、轻量化的发展,热冲压技术在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是一项专用于高强度钢板冲压件成型的新技术,钢材加工时对零件进行冷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部分零件上存在大量杂质,尤其是金属杂质,在经过冷却液的冷却后,大量的金属杂质都进入冷却液中,直接丢弃又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则员工劳动强度大,现有的过滤装置经常需要拆卸进行人工清理,但是清理不便,因此会存在过滤效率低、使用麻烦及员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个用于热成型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过滤装置的滤网。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应用于热成型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滤网,所述系统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箱体远离第一出液口的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处设有滤网支架,所述滤网支架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滤网,所述滤网支架的上方紧密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滤网支架的上部螺旋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设于第一滤网与第一出液口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水平设置于第一出液口的下方,所述第二隔板倾斜竖直设置于靠近第一滤网处,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第二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网的底部边框与第一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滤网的其他三个边框与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滤网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箱体上与第一出液口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的外部与第一出液口的外部之间连通设有管路,所述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出液口的高度大于第一出液口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滤网支架从箱体中取出,然后将盖体从滤网支架上取下,然后将第一滤网中的杂质倒出、然后清洗第一滤网即可,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避免了传统的过滤装置将杂质拦截至过滤装置的容器中,导致的清洗起来十分不便,也难以清理干净,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滤网即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滤网与滤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装置;11、箱体;12、第一出液口;13、进液口;2、滤网支架;21、第一滤网;22、盖体;3、第二滤网;4、隔板;41、第一隔板;42、第二隔板;5、第二出液口;6、管路;7、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

本技术: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应用于热成型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滤网,该系统设有过滤装置1,过滤装置1包括箱体11,在箱体11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液口12,并且箱体11远离第一出液口12的顶部设有进液口13,进液口处设有带有第一滤网21的过滤器,这里的第一滤网呈圆柱状,并且第一滤网21的外侧设有滤网支架2,滤网支架2对第一滤网21起到支撑作用,滤网支架2的上部设有盖体22,盖体22嵌设于进液口处的端部上,并且盖体22与滤网支架2的顶部螺旋可拆卸连接;

使用时,对设备冷却过后带有大量杂质的冷却液通过进液口13进入箱体中,进入箱体内之前会先进入滤网支架中,通过第一滤网将较大的杂质颗粒以及金属杂质先过滤掉,过滤后的冷却液会进入第一滤网外部的箱体空间中;经过不断的循环过滤后,第一滤网中堆积不少的金属杂质以及其他较大颗粒的杂质,清理时,可以将滤网支架从箱体中取出,然后将盖体从滤网支架上取下,然后将第一滤网中的杂质倒出、然后清洗第一滤网即可,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避免了传统的过滤装置将杂质拦截至过滤装置的容器中,导致的清洗起来十分不便,也难以清理干净,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

进一步的,有的冷却循环中使用的冷却液时水,而有的水中盐碱含量高,而冷却水循环系统采用的是一个循环系统,在不断的被加热、冷却中,使得炉内水路容易起水垢,经常堵塞管道而导致温度不稳定,使用寿命低,影响生产效率,因此,在箱体11内还设有第二滤网3,该第二滤网3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该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制备高纯去离子水;同时,在箱体11内还设有隔板4,隔板4包括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第一隔板41水平设置于第一出液口12的下方,第二隔板42倾斜竖直设置于靠近第一滤网21处,第一隔板41的一端与第二隔板4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滤网3的底部边框与第一隔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滤网3的其他三个边框与箱体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经过第一滤网21过滤后的冷却液,在进入箱体中时,在第一滤网的左侧设有第二滤网,通过第二滤网的交换,可以使得第一出液口处的冷却水是高纯度的冷却水,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水垢的产生,便于系统控制温度,准确度高;

再进一步的,考虑到第二滤网的交换速率的问题,在箱体11上远离第一出液口1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液口5,第二出液口5的外部与第一出液口12的外部之间连通设有管路6,管路6上设有电磁阀7;并且将第二出液口5的高度大于第一出液口12的高度;这样当冷却系统中,急需大量的冷却液进行冷却时,防止第二滤网的交换速率不够,可以先打开电磁阀,将经过第一滤网过滤后的冷却水与从第一出液口出来的高纯度的冷却水混合在一起,便于后续继续为装置降温冷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热成型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设有过滤装置(1),所述过滤装置(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液口(12),所述箱体(11)远离第一出液口(12)的顶部设有进液口(13),所述进液口(13)处设有滤网支架(2),所述滤网支架(2)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滤网(21),所述滤网支架(2)的上方紧密设有盖体(22);所述盖体(22)与滤网支架(2)的上部螺旋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11)内还设有第二滤网(3),所述第二滤网(3)设于第一滤网(21)与第一出液口(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热成型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内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包括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所述第一隔板(41)水平设置于第一出液口(12)的下方,所述第二隔板(42)倾斜竖直设置于靠近第一滤网(21)处,所述第一隔板(41)的一端与第二隔板(4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网(3)的底部边框与第一隔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滤网(3)的其他三个边框与箱体(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热成型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3)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热成型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上与第一出液口(12)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液口(5),所述第二出液口(5)的外部与第一出液口(12)的外部之间连通设有管路(6),所述管路(6)上设有电磁阀(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热成型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口(5)的高度大于第一出液口(12)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热成型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滤网,所述系统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箱体远离第一出液口的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处设有滤网支架,所述滤网支架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滤网,所述滤网支架的上方紧密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滤网支架的上部螺旋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设于第一滤网与第一出液口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避免了传统的过滤装置将杂质拦截至过滤装置的容器中,导致的清洗起来十分不便,也难以清理干净,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鑫山;张洁;邓远勇;马文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科正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3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