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0038发布日期:2021-06-22 15:3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在环保形势下,氨纶废水处理不仅要达标排放的同时削减排放水量,使用膜浓缩技术,将废水分为产水和浓水,虽然产水可用作生产回用水,但是浓水按照工艺是要排放的,其浓水杂质和硝酸盐和铵盐浓度不能达到排放的要求,如采用常规工艺处理,则处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包括废水箱,所述废水箱内部自上而下设有过滤腔、曝气腔和生物脱氧腔,所述过滤腔内均匀并排安装有多个反渗透膜,所述废水箱上表面一端设有连通于过滤腔的进水口,所述过滤腔底部远离进水口位置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连通于曝气腔,所述曝气室内安装有气体管道,气体管道下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气体管道一端位于废水箱外部连通安装有氢气发生器,所述曝气室底部远离第一出水口位置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连通于生物脱氧腔,所述废水箱一外侧表面在生物脱氧腔上部位置连通设有加药仓,加药仓用于向生物脱氧腔内添加微生物氧化物,所述生物脱氧腔一侧壁下部连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另一端连通连接有储水盒,储水盒另一端连通安装有出水阀,储水盒上部连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排水端连通连接有引水管,引水管另一端连通连接于曝气腔,所述储水盒外表面安装有酸碱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生物脱氧腔内顶部位于第二出水口位置安装有u型卡板,u型卡板内滑动设有密封板,密封板用于封堵第二出水口,所述废水箱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用于推动密封板在u型卡板内滑动。

优选地,所述生物脱氧腔内顶部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加药仓顶部活动安装有盖板。

优选地,所述废水箱上表面远离进水口位置的一端设有泄气接头,泄气接头用于过滤腔的泄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废水箱中设置过滤腔、曝气腔和生物脱氧腔,通过反渗透膜能够对氨纶废水初步过滤,通过气体管道放出氢气,在氢气存在下,可有效地使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和氨,随后水进入生物脱氧腔,通过加药仓箱生物脱氧腔添加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氧化有机物,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通过打开单向阀使生物脱氧腔中水进入储水盒中,酸碱传感器检测酸碱度,当不满足一定ph数值时,水泵能够将生物脱氧腔中水重新抽入曝气腔,然后在进行一轮曝气和氧化处理,以上过程能够进一步降低氨纶废水中硝酸盐的浓度,从而提高了氨纶废水的处理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废水箱、2过滤腔、3曝气腔、4生物脱氧腔、5进水口、6反渗透膜、7第一出水口、8氢气发生器、9气体管道、10第二出水口、11液位传感器、12加药仓、13出水管、14储水盒、15单向阀、16出水阀、17水泵、18引水管、19酸碱传感器、20泄气接头、21电动推杆、22u型卡板、23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包括废水箱1,废水箱1内部自上而下设有过滤腔2、曝气腔3和生物脱氧腔4,过滤腔2内均匀并排安装有多个反渗透膜6,废水箱1上表面一端设有连通于过滤腔2的进水口5,过滤腔2底部远离进水口5位置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水口7,第一出水口7连通于曝气腔3,曝气室3内安装有气体管道9,气体管道9下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气体管道9一端位于废水箱1外部连通安装有氢气发生器8,曝气室3底部远离第一出水口7位置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口10,第二出水口10连通于生物脱氧腔4,废水箱1一外侧表面在生物脱氧腔4上部位置连通设有加药仓12,加药仓12用于向生物脱氧腔4内添加微生物氧化物,生物脱氧腔4一侧壁下部连通连接有出水管13,出水管13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15,单向阀15另一端连通连接有储水盒14,储水盒14另一端连通安装有出水阀16,储水盒14上部连通安装有水泵17,水泵17的排水端连通连接有引水管18,引水管18另一端连通连接于曝气腔3,储水盒14外表面安装有酸碱传感器19。

本实施例中,生物脱氧腔4内顶部位于第二出水口10位置安装有u型卡板22,u型卡板22内滑动设有密封板23,密封板23用于封堵第二出水口10,废水箱1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21,电动推杆21用于推动密封板23在u型卡板22内滑动。

本实施例中,生物脱氧腔4内顶部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1,液位传感器11用于感应生物脱氧腔4中水的深度,当液位传感器11检测到生物脱氧腔4满后,通过单片机控制电动推杆21启动,此时第二出水口10封闭,避免空气进入。

本实施例中,加药仓12顶部活动安装有盖板,避免空气进入,影响微生物与废水中有机物的反应。

本实施例中,废水箱1上表面远离进水口5位置的一端设有泄气接头20,泄气接头20用于过滤腔2的泄气。

工作原理:氨纶废水从进水口5进入过滤腔2,通过反渗透膜6能够对氨纶废水初步过滤,过滤后的废水进入曝气腔3,通过气体管道9放出氢气,在氢气存在下,可有效地使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和氨,随后水进入生物脱氧腔4,通过加药仓12箱生物脱氧腔4添加微生物,当液位传感器11检测到生物脱氧腔4满后,通过单片机控制电动推杆21启动,此时第二出水口10封闭,避免空气进入,缺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no3-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氧化有机物,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通过打开单向阀15使生物脱氧腔4中水进入储水盒14中,酸碱传感器19检测酸碱度,当不满足一定ph数值时,水泵17能够将生物脱氧腔4中水重新抽入曝气腔3,然后在进行一轮曝气和氧化处理。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包括废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箱内部自上而下设有过滤腔、曝气腔和生物脱氧腔,所述过滤腔内均匀并排安装有多个反渗透膜,所述废水箱上表面一端设有连通于过滤腔的进水口,所述过滤腔底部远离进水口位置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连通于曝气腔,所述曝气室内安装有气体管道,气体管道下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气体管道一端位于废水箱外部连通安装有氢气发生器,所述曝气室底部远离第一出水口位置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连通于生物脱氧腔,所述废水箱一外侧表面在生物脱氧腔上部位置连通设有加药仓,加药仓用于向生物脱氧腔内添加微生物氧化物,所述生物脱氧腔一侧壁下部连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另一端连通连接有储水盒,储水盒另一端连通安装有出水阀,储水盒上部连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排水端连通连接有引水管,引水管另一端连通连接于曝气腔,所述储水盒外表面安装有酸碱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脱氧腔内顶部位于第二出水口位置安装有u型卡板,u型卡板内滑动设有密封板,密封板用于封堵第二出水口,所述废水箱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用于推动密封板在u型卡板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脱氧腔内顶部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仓顶部活动安装有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箱上表面远离进水口位置的一端设有泄气接头,泄气接头用于过滤腔的泄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纶废水回用装置,包括废水箱,所述废水箱内部自上而下设有过滤腔、曝气腔和生物脱氧腔,所述过滤腔内均匀并排安装有多个反渗透膜,所述曝气室内安装有气体管道,所述废水箱一外侧表面在生物脱氧腔上部位置连通设有加药仓,所述生物脱氧腔一侧壁下部连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另一端连通连接有储水盒,储水盒上部连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排水端连通连接有引水管。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降低氨纶废水中硝酸盐的浓度,从而提高了氨纶废水的处理效率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建;赵纯真;祝海燕;刘晓猛;方云祥;伍红亮;曹胜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睿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3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