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5215发布日期:2021-08-06 13:0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再加上目前仍然存在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因此在生活中,如何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与重复利用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8684700u中公开的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装置,虽然,该实用新型能够有序过滤掉工业废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化学污染物,并且利用格栅以及各个净化池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保证净化层级的有序性和充分性,并且该废水净化装置结构简单,易于修建,但是,该实用新型不能对粗格栅进行清扫,粗格栅用于过滤较大的杂物,较大的杂物容易卡在粗格栅上,造成阻塞,影响废水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至少一个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排放池、初沉池、曝气池和二沉池,所述排放池内设置有粗格栅,所述排放池的顶部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固定轴、链条、滑动柱、活动杆、限位组件和清扫机构,所述电机固定在箱体内部的一端,所述主动链轮固定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从动链轮固定在固定轴的一端,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箱体内,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柱通过固定销固定在链条上,所述活动杆设置于链条的前侧,所述活动杆靠近链条的一侧开设有与滑动柱适配的滑槽。

可选的,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规格相同,并对称设置在箱体内。

可选的,所述滑动柱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动柱与活动杆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组件分别位于活动杆的两端,所述限位组件为限位杆,所述活动杆上开设有与限位杆适配的通孔,所述限位杆通过通孔贯穿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与箱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固定杆和毛刷,所述排放池和箱体上均设置有与固定杆适配的通槽,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通槽伸入排放池,所述毛刷固定在固定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固定轴、链条、滑动柱、活动杆的配合使用,能够使固定杆做往复运动,便于固定杆上的毛刷对粗格栅上的杂物进行清理,避免过多的杂物卡在粗格栅上造成阻塞,保证废水净化的顺利进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限位杆,能够对活动杆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便于活动杆做往复运动,同时能够提高活动杆移动时的稳定性,结构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箱体与排放池局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排放池;2、初沉池;3、曝气池;4、二沉池;5、箱体;6、电机;7、主动链轮;8、从动链轮;9、固定轴;10、链条;11、滑动柱;12、活动杆;13、滑槽;14、限位杆;15、固定杆;16、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排放池1、初沉池2、曝气池3和二沉池4,排放池1内设置有粗格栅,用于过滤较大的杂物,排放池1的顶部安装有箱体5,箱体5内安装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固定杆15运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6、主动链轮7、从动链轮8、固定轴9、链条10、滑动柱11、活动杆12、限位组件和清扫机构,电机6固定在箱体5内部的一端,主动链轮7固定在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从动链轮8固定在固定轴9的一端,固定轴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箱体5内,能够使从动链轮8稳定的转动,主动链轮7与从动链轮8的规格相同,并对称设置在箱体5内,主动链轮7与从动链轮8通过链条10传动连接,结构简单,传动方便,滑动柱11通过固定销固定在链条10上,活动杆12设置于链条10的前侧,活动杆12靠近链条10的一侧开设有与滑动柱11适配的滑槽13,滑动柱11位于滑槽13内,滑动柱11与活动杆12滑动连接,便于滑动柱11在滑槽13内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限位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组件分别位于活动杆12的两端,限位组件为限位杆14,活动杆12上开设有与限位杆14适配的通孔,限位杆14通过通孔贯穿活动杆12,活动杆12与限位杆14滑动连接,限位杆14与箱体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限位杆14,能够对活动杆12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便于活动杆12做往复运动,同时能够提高活动杆12移动时的稳定性,结构简单实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清扫机构包括固定杆15和毛刷16,毛刷16与粗格栅接触,用于清扫粗格栅上的杂物,排放池1和箱体5上均设置有与固定杆15适配的通槽,固定杆15的一端与活动杆12固定连接,固定杆15的另一端通过通槽伸入排放池1,毛刷16固定在固定杆15上,毛刷16为硬质毛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启动电机6,电机6带动主动链轮7转动,主动链轮7通过链条10带动从动链轮8转动,链条10带动滑动柱11运动,滑动柱11与活动杆12滑动连接,滑动柱11带动活动杆12运动,在电机6的持续运转下,活动杆12沿限位杆14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活动杆12带动固定杆15做往复运动,固定杆15上的毛刷16对粗格栅进行清扫,从而清除卡在粗格栅上的杂物,保证废水净化的顺利进行。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

本技术:
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排放池(1)、初沉池(2)、曝气池(3)和二沉池(4),所述排放池(1)内设置有粗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池(1)的顶部安装有箱体(5),所述箱体(5)内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6)、主动链轮(7)、从动链轮(8)、固定轴(9)、链条(10)、滑动柱(11)、活动杆(12)、限位组件和清扫机构,所述电机(6)固定在箱体(5)内部的一端,所述主动链轮(7)固定在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所述从动链轮(8)固定在固定轴(9)的一端,所述固定轴(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箱体(5)内,所述主动链轮(7)与从动链轮(8)通过链条(10)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柱(11)通过固定销固定在链条(10)上,所述活动杆(12)设置于链条(10)的前侧,所述活动杆(12)靠近链条(10)的一侧开设有与滑动柱(11)适配的滑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链轮(7)与从动链轮(8)的规格相同,并对称设置在箱体(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柱(11)位于滑槽(13)内,所述滑动柱(11)与活动杆(1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组件分别位于活动杆(12)的两端,所述限位组件为限位杆(14),所述活动杆(12)上开设有与限位杆(14)适配的通孔,所述限位杆(14)通过通孔贯穿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与限位杆(14)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4)与箱体(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固定杆(15)和毛刷(16),所述排放池(1)和箱体(5)上均设置有与固定杆(15)适配的通槽,所述固定杆(15)的一端与活动杆(1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5)的另一端通过通槽伸入排放池(1),所述毛刷(16)固定在固定杆(15)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涉及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排放池、初沉池、曝气池和二沉池,排放池内设置有粗格栅,排放池的顶部安装有箱体,箱体内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固定轴、链条、滑动柱、活动杆、限位组件和清扫机构,电机固定在箱体内部的一端,主动链轮固定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从动链轮固定在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箱体内,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固定杆做往复运动,便于固定杆上的毛刷对粗格栅上的杂物进行清理,避免过多的杂物卡在粗格栅上造成阻塞,保证废水净化的顺利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郑冠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密顶峰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