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78267发布日期:2021-08-13 19:3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勾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



背景技术:

水垢通常胶结于容器或管道表面,水垢导热性很差,会导致受热面传热情况恶化,从而浪费燃料或电力,水垢附着厚度增加至1mm时,能耗增加10%;水垢附着厚度增加至2mm时,能耗增加30%左右,水垢如果胶结于热水器或锅炉内壁,还会由于热胀冷缩和受力不均,极大的增加热水器和锅炉爆裂甚至爆炸的危险性,也常常会附着大量重金属离子,如果该容器用于盛装饮用水,会有重金属离子过多溶于饮水的风险,且长期饮用高硬度的水,大大地增加结石的几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而需要配合阻垢器和阻垢剂对家用水进行阻垢处理。

传统阻垢方式直通式的,水流导流过程中,直接与阻垢剂其进行混合,从而对水进行阻垢处理,但存在以下的问题:1、使用早期,阻垢剂的浓度比较高,阻垢效果比较好,但对阻垢剂造成严重的浪费;2、使用后期,阻垢剂的浓度比较低,阻垢效果比较差,达不到阻垢的效果;3、由于水质的千变万化、水流速度的变化、使用环境的变化,其使用寿命没有办法保证,因此,本发明设计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包括下仓体,所述下仓体的顶部设置有上仓体,且下仓体和上仓体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上仓体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且上仓体的顶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下仓体的内侧设置有内管体,且内管体外侧壁的顶端边缘处均匀开设有分流进水孔,所述分流进水孔与进水管的位置相适合,所述内管体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进水孔,且内管体的内底部均匀设置有颗粒状阻垢剂,所述内管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内管体的顶部安装有导流环,且导流环与出水口的位置相适合,所述导流环与各组分流进水孔的位置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下仓体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圆盘形凸起,且凸起圆盘与内管体的位置相适合。

优选的,所述上仓体与下仓体的螺纹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内管体顶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圆形橡胶条。

优选的,所述内管体与下仓体、上仓体连接状态的内高相适合,使用状态时内管体的顶部恰好抵紧在上仓体的内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内管体、分流进水孔、进水孔、出水口和导流环的设置,将注入的水流进行分流处理,再通过后续勾兑进行混流阻垢,使该装置可以适用于水流较大时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且便于根据所需对水流量进行调整,以对阻垢剂的比例与浓度进行调整,保证阻垢效果的同时,降低阻垢剂浓度,从而降低阻垢成本,且不需要频繁添加阻垢剂,通过导流环进行导流,且避免分流水进入内管体中,且通过导流环进行导流,导流环内形成负压,从而使阻垢剂更加充分地和水流融合,提高该装置的勾兑效果;

2.本发明通过下仓体、上仓体与内管体的设置,便于通过螺纹进行拆装,从而用户可以自行拆装清理与检修,便于添加阻垢剂,进一步降低了阻垢的后续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管体俯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管体侧视剖视与水流分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管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仓体;2、上仓体;3、进水管;4、出水管;5、内管体;6、分流进水孔;7、进水孔;8、颗粒状阻垢剂;9、出水口;10、导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包括下仓体1,下仓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仓体2,且下仓体1和上仓体2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上仓体2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3,且上仓体2的顶部连通有出水管4,下仓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管体5,且内管体5外侧壁的顶端边缘处均匀开设有分流进水孔6,分流进水孔6与进水管3的位置相适合,内管体5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进水孔7,且内管体5的内底部均匀设置有颗粒状阻垢剂8,内管体5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9,内管体5的顶部安装有导流环10,且导流环10与出水口9的位置相适合,导流环10与各组分流进水孔6的位置相配合。

在本实施中:下仓体1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圆盘形凸起,且凸起圆盘与内管体5的位置相适合,便于通过底部的进水孔进水与阻垢剂进行混匀,上仓体2与下仓体1的螺纹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提高密封性,避免注入水流外漏,内管体5顶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圆形橡胶条,提高内部的密封性,避免混合的水流再外漏至上下仓体中,影响勾兑效果,内管体5与下仓体1、上仓体2连接状态的内高相适合,使用状态时内管体5的顶部恰好抵紧在上仓体2的内顶部,对内管体5进行压紧,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或易位,影响阻垢效果。

工作原理:将上仓体2拧开取下,再打开内管体5的底盖,把颗粒阻垢剂8加入内管体5的内,将内管体5置于下仓体1内底部后,再利用螺纹将下仓体1和上仓体2旋紧安装,恰好上仓体2的内顶部与内管体5的顶端相压紧,当送水装置将水通过进水管3注入后,注入水分为两股水流,一股水流通过分流进水孔6进入,并由导流环10进行导流,此股水流向上导流,另一股水流则落入下仓体1的底部,并通过进水孔7进入内管体5的内侧,与颗粒状阻垢剂8充分地接触,使阻垢剂融入水流中,混合的水流通过出水口9排出,并与第一股水流进行混匀勾兑,定期拆装上仓体2和下仓体1对内管体5内侧进行清理,并对颗粒阻垢剂8进行补充,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包括下仓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仓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仓体(2),且下仓体(1)和上仓体(2)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上仓体(2)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3),且上仓体(2)的顶部连通有出水管(4),所述下仓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管体(5),且内管体(5)外侧壁的顶端边缘处均匀开设有分流进水孔(6),所述分流进水孔(6)与进水管(3)的位置相适合,所述内管体(5)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进水孔(7),且内管体(5)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颗粒状阻垢剂(8),所述内管体(5)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9),所述内管体(5)的顶部安装有导流环(10),且导流环(10)与出水口(9)的位置相适合,所述导流环(10)与各组分流进水孔(6)的位置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仓体(1)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圆盘形凸起,且凸起圆盘与内管体(5)的位置相适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仓体(2)与下仓体(1)的螺纹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5)顶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圆形橡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5)与下仓体(1)、上仓体(2)连接状态的内高相适合,使用状态时内管体(5)的顶部恰好抵紧在上仓体(2)的内顶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式阻垢剂缓释装置,包括下仓体,所述下仓体的顶部设置有上仓体,且下仓体和上仓体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上仓体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且上仓体的顶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下仓体的内侧设置有内管体,且内管体外侧壁的顶端边缘处均匀开设有分流进水孔,所述分流进水孔与进水管的位置相适合。本发明安装有内管体、分流进水孔、进水孔、出水口和导流环,将注入的水流进行分流处理,再通过后续勾兑进行混流阻垢,使该装置可以适用于水流较大时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且便于根据所需对水流量进行调整,以对阻垢剂的比例与浓度进行调整,保证阻垢效果的同时,降低阻垢剂浓度,从而降低阻垢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尚玉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尚玉忠
技术研发日:2021.06.21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