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去除多种污染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床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19078发布日期:2023-04-05 21:1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床构建,具体为一种高效去除多种污染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床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1、人工湿地是一种人为的将填料床、微生物和植物按一定方式配置而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具有生态、高效、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出水水质好等优点,而人工湿地填料床作为人工湿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中起主要作用,其种类、组配方式、高度的选择是人工湿地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填料无法有效去除氮、磷及有机物等,整体除污能力较差,除污效果不佳,因而对于复杂的生活污水,需要对单一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的优质填料进行合理的组配,并且需要构建一种可以同时高效去除多种污染物的人工湿地填料床,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去除多种污染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床构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去除多种污染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床构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去除多种污染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床构建方法,填料床的构建具体步骤为:

3、s1:沿尾水水流方向依次构建集水池、配水槽、湿地床体、沉淀区和清水池,集水池整体由三七墙砖砌而成,其中配水槽与沉淀区分别用二四砖砌布水墙隔开,湿地床体区自下而上依次填充粒径为42-48mm的砾石、粒径为22-35mm的红砖碎块、粒径为8-10mm的钢渣、粒径为5-8mm陶粒和粘土层土壤来构建湿地填料床体,且填料床体坡度为1%;

4、s2:填料床体按上述构建方式、顺序及高度逐层铺设,最顶层铺设粘土层土壤,采用砾石、红砖碎块、钢渣、和陶粒作为湿地填料,生物膜中对尾水在湿地填料区域中的净化;

5、s3:沉淀区自上而下依次铺装陶粒基质层,竹炭基质层,沸石基质层和石灰石基质层;

6、s4:集水池内设置有支撑框架、大型丝状藻类及生物滤料,且支撑框架为方形框架,其上具有网格结构,大型丝状藻类分布于上边的网格结构中,网格的交点处还具有生物滤料固定点,用于固定生物滤料,集水池和配水槽采用阶梯状人工进水系统,且集水池内固定装配有收集水管,收集水管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调节阀门,集水池输出端固定装配有溢流装置,且配水槽内后端固定装配有布水墙,并且集水池内安置有收集水管,污水处理厂尾水经收集水管收集并通过调节阀门引入集水池汇集后,经溢流装置溢流进入配水槽,再经其后端布水墙对尾水进行均质均量,处理水自流通过布水墙均质均量来到沉淀区沉淀去除大颗粒杂质,再经溢流装置溢流汇集于清水池,控制阀门将处理后的尾水外排;

7、s5:集水池中装配有湿地处理单元,阶梯状人工进水系统通过水流的自然跌落作用实现富氧效果,通过将丝状藻设置于进水系统中。

8、优选地,s5中湿地处理单元包括植物及填料床,植物栽种于填料床中,经进水系统预处理后的水经填料床处理后达到植物根部,交错种植的茭白、梭鱼草、黑麦草与红叶石楠作为湿地植物。

9、优选地,s4中支撑框架采用轻质、不易腐蚀及抗冲击的材料,且支撑框架采用聚乙烯塑料或轻质不锈钢材料,大型丝状藻类自然敷设于网格结构中或采用卡扣结构进行固定,且大型丝状藻类包括但不限于水绵、丝藻、毛枝藻和刚毛藻,生物滤料为纤维状滤料,采用尼龙、维伦、腈纶、涤纶等化学纤维编制成绳束固定于交点处,生物滤料通过卡扣连接固定于生物滤料固定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发明在集水池中装配有湿地处理单元,阶梯状人工进水系统通过水流的自然跌落作用实现富氧效果,通过将丝状藻设置于进水系统中,同时可以实现对水体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使污水在跌落过程中与藻类充分接触,另外集水池中的生物滤料可以很好地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回收;

12、2.本发明在湿地床体中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有砾石、红砖碎块、钢渣、陶粒及黏土层土壤作为湿地填料,改进了传统湿地填料层组合,使其更适应尾水的水力条件,湿地床体和沉淀区采用间歇交替运行实现净化处理,既有效提高复氧水平,有可有效避免湿地堵塞,既有利于截留、吸附尾水中的污染物,又有利于在湿地基质表面及其孔隙中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摄取尾水中污染物用于自身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实现尾水在湿地填料区域中的净化;

13、3.本发明在沉淀区中选用陶粒、竹炭、沸石、石灰石等四种优质填料进行合理分层配置,陶粒的表面积大,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竹炭是多孔性材料,同样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有很强的吸附性,除了可以吸附氮、磷外,还可吸附污水中残余的其它化学物质,同时有利于微生物膜的形成;沸石很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选择吸附nh3-n的功能,且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够生物再生;石灰石对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达到了同时高效去除污水中氮、磷和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的目的,同时扩大了竹炭的应用范围,提高尾水处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去除多种污染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床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填料床的构建具体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去除多种污染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床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湿地处理单元包括植物及填料床,植物栽种于填料床中,经进水系统预处理后的水经填料床处理后达到植物根部,交错种植的茭白、梭鱼草、黑麦草与红叶石楠作为湿地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去除多种污染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床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支撑框架采用轻质、不易腐蚀及抗冲击的材料,且支撑框架采用聚乙烯塑料或轻质不锈钢材料,大型丝状藻类自然敷设于网格结构中或采用卡扣结构进行固定,且大型丝状藻类包括但不限于水绵、丝藻、毛枝藻和刚毛藻,生物滤料为纤维状滤料,采用尼龙、维伦、腈纶、涤纶等化学纤维编制成绳束固定于交点处,生物滤料通过卡扣连接固定于生物滤料固定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床构建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效去除多种污染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床构建方法,其包括沿尾水水流方向依次构建集水池、配水槽、湿地床体、沉淀区和清水池,本发明沿尾水水流方向依次构建集水池、配水槽、湿地床体、沉淀区和清水池,尾水进入湿地床体后通过联合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对尾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湿地床体和沉淀区采用间歇交替运行实现净化处理,既有效提高复氧水平,有可有效避免湿地堵塞,既有利于截留、吸附尾水中的污染物,又有利于在湿地基质表面及其孔隙中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摄取尾水中污染物用于自身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实现尾水在湿地填料区域中的净化。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湿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