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09070发布日期:2022-01-29 13:5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的制作方法
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
【技术领域】
1.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


背景技术:

2.移管活塞(piston secondary)是汽车发动机的精密零部件之一,如图1所示为移管活塞10,移管活塞10需要多道加工工序进行加工,其中,在进行侧孔加工后需要对侧孔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清理,目前的方式是在输送机构末端设置一吹气装置,员工将移管活塞10一端的内孔对准吹气装置,内孔中的高压气体冲向侧孔,从而实现清理,但目前的吹气装置为常开式,即保持一直吹气,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会持续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其采用点压式的控制而非持续发出高压气体,不仅节约能源,而且降低了噪音的污染。
4.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包括:
6.平台;
7.套筒,设于所述平台上且贯穿所述平台;
8.伸缩杆,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套筒内,且上端伸出所述平台;
9.顶压头,设于所述伸缩杆上端,所述顶压头上设有出气口;
10.气管,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11.气管阀,设于所述气管上,用于控制所述气管的通断;
12.触发开关,输入端与所述伸缩杆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气管阀电连接;
13.复位机构,用于将所述伸缩杆上移复位;
14.所述顶压头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带动所述伸缩杆下移,触发所述触发开关控制所述气管阀导通所述气管,当外力消失时所述伸缩杆上移复位,触发所述触发开关控制所述气管阀截止所述气管。
15.如上所述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所述伸缩杆为中空结构且下端与所述气管连通。
16.如上所述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所述顶压头的顶部为截面自上而下逐渐变大的圆台状。
17.如上所述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所述触发开关包括壳体、定触点、摆杆、动触点;
18.所述定触点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摆杆铰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点设于所述摆杆一端且与所述定触点对应设置;
19.所述摆杆远离所述动触点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下移时带动所述摆杆上的动触点与定触点接触,所述伸缩杆上移时带动摆杆上的动触点与所述定触点分
离。
20.如上所述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下拉弹簧,所述下拉弹簧一端连接摆杆设有动触点一端,所述下拉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
21.如上所述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所述摆杆与所述伸缩杆之间通过摆动弹簧连接,所述摆动弹簧为横向设置的拉伸弹簧,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摆杆远离所述动触点的一端,另一端向下延伸且与所述伸缩杆下端连接。
22.如上所述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所述气管阀为电磁阀。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24.使用本实施例的点压式吹净装置时,员工取移管活塞后将移管活塞的端面对准点压式吹净装置的出气口并下压,触发产生高压气体,利用高压气体从内孔吹向侧孔以将废屑清理干净,其采用点压式的控制而非持续发出高压气体,不仅节约能源,而且降低了噪音的污染。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移管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29.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包括:平台1;套筒2,设于所述平台1上且贯穿所述平台1;伸缩杆3,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套筒2内,且上端伸出所述平台1;顶压头4,设于所述伸缩杆3上端,所述顶压头4上设有出气口41;气管5,与所述出气口41相连通;气管阀6,设于所述气管5上,用于控制所述气管5的通断;触发开关7,输入端与所述伸缩杆3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气管阀6电连接;复位机构8,用于将所述伸缩杆3上移复位。当然,气管5需连接气源来供给高压气体。所述气管阀6本实施例采用的是电磁阀。
30.其运动关系为:所述顶压头4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带动所述伸缩杆3下移,触发所述触发开关7控制所述气管阀6导通所述气管5,当外力消失时所述伸缩杆3上移复位,触发所述触发开关7控制所述气管阀6截止所述气管5。
31.使用本实施例的点压式吹净装置时,员工取移管活塞后将移管活塞的端面对准点压式吹净装置的出气口41并下压,触发产生高压气体,利用高压气体从内孔吹向侧孔以将废屑清理干净,其采用点压式的控制而非持续发出高压气体,不仅节约能源,而且降低了噪音的污染。
32.其中,所述伸缩杆3为中空结构且下端与所述气管5连通。结构更加紧凑。
33.进一步地,所述顶压头4的顶部为截面自上而下逐渐变大的圆台状。配合移管活塞的端面孔,放置更加平稳。
34.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开关7包括壳体71、定触点72、摆杆73、动触点74;所述定触点72固设于所述壳体71内,所述摆杆73铰接于所述壳体71内,所述动触点74设于所述摆杆73一端且与所述定触点对应设置;所述摆杆73远离所述动触点74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3连接,所述伸缩杆3下移时带动所述摆杆73上的动触点74与定触点72接触,所述伸缩杆3上移时带动摆杆73上的动触点74与所述定触点72分离。通过该触发开关7能够对高压气体的出气方式实现点压式的开关控制而非持续发出,结构简单,操作可靠。当然,该触发开关还可以采用现有的摆动开关实现。
35.相应地,所述复位机构8包括下拉弹簧,所述下拉弹簧一端连接摆杆73设有动触点74一端,所述下拉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71。可实现伸缩杆3的上移复位。
36.更佳地,所述摆杆73与所述伸缩杆3之间通过摆动弹簧9连接,所述摆动弹簧9为横向设置的拉伸弹簧,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摆杆73远离所述动触点74的一端,另一端向下延伸且与所述伸缩杆3下端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该摆动弹簧9,配合适当的弹性,可以既保证伸缩杆3伸缩时能触发触发开关7动作,又能使得伸缩杆3的位移量与触发开关7的摆动量之间更好地兼容。
37.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套筒(2),设于所述平台(1)上且贯穿所述平台(1);伸缩杆(3),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套筒(2)内,且上端伸出所述平台(1);顶压头(4),设于所述伸缩杆(3)上端,所述顶压头(4)上设有出气口(41);气管(5),与所述出气口(41)相连通;气管阀(6),设于所述气管(5)上,用于控制所述气管(5)的通断;触发开关(7),输入端与所述伸缩杆(3)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气管阀(6)电连接;复位机构(8),用于将所述伸缩杆(3)上移复位;所述顶压头(4)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带动所述伸缩杆(3)下移,触发所述触发开关(7)控制所述气管阀(6)导通所述气管(5),当外力消失时所述伸缩杆(3)上移复位,触发所述触发开关(7)控制所述气管阀(6)截止所述气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为中空结构且下端与所述气管(5)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头(4)的顶部为截面自上而下逐渐变大的圆台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关(7)包括壳体(71)、定触点(72)、摆杆(73)、动触点(74);所述定触点(72)固设于所述壳体(71)内,所述摆杆(73)铰接于所述壳体(71)内,所述动触点(74)设于所述摆杆(73)一端且与所述定触点对应设置;所述摆杆(73)远离所述动触点(74)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3)连接,所述伸缩杆(3)下移时带动所述摆杆(73)上的动触点(74)与定触点(72)接触,所述伸缩杆(3)上移时带动摆杆(73)上的动触点(74)与所述定触点(72)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8)包括下拉弹簧,所述下拉弹簧一端连接摆杆(73)设有动触点(74)一端,所述下拉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7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73)与所述伸缩杆(3)之间通过摆动弹簧(9)连接,所述摆动弹簧(9)为横向设置的拉伸弹簧,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摆杆(73)远离所述动触点(74)的一端,另一端向下延伸且与所述伸缩杆(3)下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阀(6)为电磁阀。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包括平台;套筒,设于所述平台上且贯穿所述平台;伸缩杆,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套筒内,且上端伸出所述平台;顶压头,设于所述伸缩杆上端,所述顶压头上设有出气口;气管,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气管阀,设于所述气管上,用于控制所述气管的通断;触发开关,输入端与所述伸缩杆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气管阀电连接;复位机构,用于将所述伸缩杆上移复位。本申请提供的移管活塞用点压式吹净装置,其采用点压式的控制而非持续发出高压气体,不仅节约能源,而且降低了噪音的污染。而且降低了噪音的污染。而且降低了噪音的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金井正浩 陈勇刚 余雪峰 罗四维 蒋佳 李书玲 杨程 欧利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吉田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