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回收零排放设备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71258发布日期:2022-01-12 08:2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水回收零排放设备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水回收零排放设备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水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节约用水、节约能源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家庭及办公场所轻污染的生活用水经过处理再利用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课题,中水即循环再利用的水,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循环水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用作洗车、喷洒绿地、冲洗厕所、冷却用水等领域,但是很多中水由于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往往还会含有一定量的的有机物,如脂肪、纤维素、淀粉、糖类及蛋白质等,也常含有各种无毒的无机盐类,包括大量的氮、磷、硫等,多带有致病细菌,现有的中水处理设备,存在设备复杂、占用空间大、工艺复杂等问题,国内目前现有的中水处理设备大都是传统的工艺模式,往往需要鼓风机和接触氧化的大量填料,同时也需要沉淀池,且能耗和钢材耗量高,处理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水回收零排放设备的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水回收零排放设备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壳体、进水管、过滤网、第一排渣管、第二排渣管、pp棉层、第一连通管、第二处理壳体、前置活性炭板、ro滤膜、紫外线灯管、第三处理壳体、第二连通管、水泵、后置活性炭板以及排水口;
5.所述第一处理壳体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第一处理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排渣管、第二排渣管均设于第一处理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排渣管设于过滤网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渣管设于过滤网的下方,所述过滤网的后端垂直设有pp棉层,所述第一处理壳体远离第一排渣管、第二排渣管的一侧下方通过第一连通管与第二处理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壳体的内部前端垂直设有前置活性炭板,所述前置活性炭板的后端设有ro滤膜,所述前置活性炭板与ro滤膜之间设有多组紫外线灯管,所述第二处理壳体与第三处理壳体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有水泵,所述第三处理壳体的内部设有后置活性炭板,所述第三处理壳体的后端设有排水口。
6.优选的,过滤网与后置活性炭板的横截面均呈l型结构。
7.优选的,前置活性炭板与ro滤膜的上下端通过固定槽设于所述第二处理壳体的内部。
8.优选的,紫外线灯管交错设于所述第二处理壳体的内部上端和下端。
9.优选的,进水管、第一排渣管、第二排渣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以及排水口上均设有控制阀。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网、pp棉层、前置活性炭板、ro滤膜、紫外线灯管以及后置活性炭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将污水进行逐级净化,使中水达到使用标准,过滤网可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物质,pp棉层可阻挡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物质,前置活性炭板可有效除去水中的有机物,ro滤膜可有效去除去水中的无机盐离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物质,交错设置的紫外线灯管可以起到灭菌作用,后置活性炭板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残留有机物、前期处理的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12.图1为过滤装置整体结构图。
13.图中:1-第一处理壳体;2-进水管;3-过滤网;4-第一排渣管;5-第二排渣管;6-pp棉层;7-第一连通管;8-第二处理壳体;9-前置活性炭板;10-ro滤膜;11-紫外线灯管;12-第三处理壳体;13-第二连通管;14-水泵;15-后置活性炭板;16-排水口;17-固定槽;18-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水回收零排放设备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壳体1、进水管2、过滤网3、第一排渣管4、第二排渣管5、pp棉层6、第一连通管7、第二处理壳体8、前置活性炭板9、ro滤膜10、紫外线灯管11、第三处理壳体12、第二连通管13、水泵14、后置活性炭板15以及排水口16,第一处理壳体1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水管2,过滤网3设于第一处理壳体1的内部,第一排渣管4、第二排渣管5均设于第一处理壳体1的一侧,第一排渣管4设于过滤网3的上方,第二排渣管5设于过滤网3的下方,过滤网3可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物质,过滤网3的后端垂直设有pp棉层6,pp棉层6可阻挡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物质,第一处理壳体1远离第一排渣管4、第二排渣管5的一侧下方通过第一连通管7与第二处理壳体8连接,第二处理壳体8的内部前端垂直设有前置活性炭板9,前置活性炭板9可有效除去水中的有机物,前置活性炭板9的后端设有ro滤膜10,ro滤膜10可有效去除去水中的无机盐离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物质,前置活性炭板9与ro滤膜10之间设有多组紫外线灯管11,紫外线灯管11交错设于第二处理壳体8的内部上端和下端,交错设置的紫外线灯管11可以起到灭菌作用,第二处理壳体8与第三处理壳体12通过第二连通管13连接,第二连通管13上设有水泵14,第三处理壳体12的内部设有后置活性炭板15,后置活性炭板15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残留有机物、前期处理的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处理效果好,过滤网3与后置活性炭板15的横截面均呈l型结构,第三处理壳体12的后端设有排水口16,进水管2、第一排渣管4、第二排渣管5、第一连通管7、第二连通管13以及排水口16上均设有控制阀18,前置活性炭板9与ro滤膜10的上下端通过固定槽17设于第二处理壳体8的内部。
16.使用方法
17.通过过滤网3、pp棉层6、前置活性炭板9、ro滤膜10、紫外线灯管11以及后置活性炭板15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将污水进行逐级净化,使中水达到使用标准。
1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中水回收零排放设备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壳体(1)、进水管(2)、过滤网(3)、第一排渣管(4)、第二排渣管(5)、pp棉层(6)、第一连通管(7)、第二处理壳体(8)、前置活性炭板(9)、ro滤膜(10)、紫外线灯管(11)、第三处理壳体(12)、第二连通管(13)、水泵(14)、后置活性炭板(15)以及排水口(16);所述第一处理壳体(1)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水管(2),所述过滤网(3)设于所述第一处理壳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排渣管(4)、第二排渣管(5)均设于第一处理壳体(1)的一侧,所述第一排渣管(4)设于过滤网(3)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渣管(5)设于过滤网(3)的下方,所述过滤网(3)的后端垂直设有pp棉层(6),所述第一处理壳体(1)远离第一排渣管(4)、第二排渣管(5)的一侧下方通过第一连通管(7)与第二处理壳体(8)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壳体(8)的内部前端垂直设有前置活性炭板(9),所述前置活性炭板(9)的后端设有ro滤膜(10),所述前置活性炭板(9)与ro滤膜(10)之间设有多组紫外线灯管(11),所述第二处理壳体(8)与第三处理壳体(12)通过第二连通管(13)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13)上设有水泵(14),所述第三处理壳体(12)的内部设有后置活性炭板(15),所述第三处理壳体(12)的后端设有排水口(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零排放设备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与后置活性炭板(15)的横截面均呈l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零排放设备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活性炭板(9)与ro滤膜(10)的上下端通过固定槽(17)设于所述第二处理壳体(8)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零排放设备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管(11)交错设于所述第二处理壳体(8)的内部上端和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零排放设备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第一排渣管(4)、第二排渣管(5)、第一连通管(7)、第二连通管(13)以及排水口(16)上均设有控制阀(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水回收零排放设备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壳体、进水管、过滤网、第一排渣管、第二排渣管、PP棉层、第一连通管、第二处理壳体、前置活性炭板、RO滤膜、紫外线灯管、第三处理壳体、第二连通管、水泵、后置活性炭板以及排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网、PP棉层、前置活性炭板、RO滤膜、紫外线灯管以及后置活性炭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将污水进行逐级净化,使中水达到使用标准。使中水达到使用标准。使中水达到使用标准。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平 汤永磊 张家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舜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