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7124发布日期:2022-05-31 09:4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2.提高活性污泥法处理效率、节约占地和能耗,是污水处理领域一直追求的重要目标。自上世纪90年代,好氧颗粒污泥首次在实验室被培养出来,好氧颗粒污泥法技术正努力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应用,污泥的颗粒化应用也从厌氧颗粒污泥、间歇式好氧颗粒污泥到连续式好氧颗粒污泥法推进。
3.现有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所需条件较为苛刻,主要是在sbr及其衍生的反应器中培养获得,由于sbr及其衍生的反应器采用间歇式运行方式,使得好氧颗粒污泥工艺与污水厂主流生化反应器的衔接有限,导致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应用于sbr及其衍生的反应器中的好氧颗粒污泥工艺与污水厂主流生化反应器的衔接有限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应用于sbr及其衍生的反应器中的好氧颗粒污泥工艺与污水厂主流生化反应器的衔接有限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包括盛宴区和饥饿区,所述盛宴区和饥饿区并排设置且串联,污水从所述盛宴区的上游流入、所述饥饿区的下游流出;所述盛宴区内设置有反应器,所述饥饿区内也设置有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均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铺设在所述反应器的池底。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盛宴区和饥饿区串联形成连续流,使得好氧颗粒在该连续流中对污水进行去除有机物、氨氮的处理,同时还具有反硝化脱氮、厌氧除磷功能,可大幅度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节约能耗、节省池容;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的设置保证每个反应器内均可以进行综合搅拌,保证每个反应器内的溶氧量足够,实现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的连续性,从而改善好氧颗粒污泥工艺与污水厂主流生化反应器的衔接。
9.可选的,所述盛宴区内的反应器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反应器串联;所述饥饿区内的反应器也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反应器串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污水处理效果更好。
11.可选的,所述盛宴区的曝气强度为所述饥饿区的2~4倍,所述饥饿区的搅拌强度为盛宴区的2~4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盛宴区的污染物浓度高、需氧量大,因此需要加大曝气、减小机械搅拌强度;饥饿区的需氧量小,则须减少曝气、加大机械搅拌强度,从而保持每个反应器内综合搅拌强度相当。
13.可选的,每个所述反应器内均设置有导流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器的设置使得每个反应器均为下部进水、上部出水。
15.可选的,位于所述盛宴区下游的反应器内设置有检测仪;位于所述饥饿区下游的反应器内也设置有检测仪。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仪来检测这两个反应器内的溶氧量和orp,通过参照这两个参数来监测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17.可选的,污水在每个所述反应器内停留的时间相同。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界定了反应器的容积大小。
19.可选的,多个所述导流器交叉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器交叉设置使得反应器内的进水和出水分别位于反应器的对角位置。
21.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为双曲面搅拌机。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曲面搅拌机的作用是推动反应器内的水流向上流动,形成上下环流流态。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盛宴区和饥饿区串联形成连续流,使得好氧颗粒在该连续流中对污水进行去除有机物、氨氮的处理,同时还具有反硝化脱氮、厌氧除磷功能,可大幅度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节约能耗、节省池容;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的设置保证每个反应器内均可以进行综合搅拌,保证每个反应器内的溶氧量足够,实现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的连续性,从而改善好氧颗粒污泥工艺与污水厂主流生化反应器的衔接;
25.2.盛宴区的污染物浓度高、需氧量大,因此需要加大曝气、减小机械搅拌强度;饥饿区的需氧量小,则须减少曝气、加大机械搅拌强度,从而保持每个反应器内综合搅拌强度基本相当。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时的流程示意图。
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俯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反应器;2、曝气装置;3、搅拌装置;4、导流器;5、盛宴区;6、饥饿区;7、检测仪;8、预处理;9、微生物增殖器。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包括盛宴区5和饥饿区6,盛宴区5和饥饿区6串联,污水从盛宴区5的上流流入、饥饿区6的下流流出,盛宴区5内设置有多个反应器1,且多个反应器1串联;饥饿区6内也设置有多个反应器1,且多个反应器1也串联,每个反应器1内均设置有曝气装置2和搅拌装置3,曝气装置2铺满反应器1的底部,保证每个反应器1内的溶氧量充足,使得好氧颗粒污泥能够在连续流模式下得到驯化和培养,从而实现了连续流好氧颗
粒污泥工艺与污水厂主流工艺的衔接。
32.参照图2,其中搅拌装置3设置为双曲面搅拌机,用于推动反应器1内的水流向上流动,形成上下环流流态;曝气装置2以膜片式曝气为主,如管式或盘式微孔曝气器。每个反应器1内还均设置有导流器4,盛宴区5内的多个导流器4交叉设置,保证每个反应器1内的进水和出水分别位于反应器1的对角位置,导流器4设置为过水导流器,通过导流器4将反应器1内的水导入到相邻的反应器1中。
33.参照图3,盛宴区5的污染物浓度高、需氧量大,因此需要加大曝气、减小机械搅拌强度,饥饿区6的需氧量小,则需要减少曝气、加大机械搅拌强度,从而设置盛宴区5的曝气强度为饥饿区6的2~4倍,饥饿区6的搅拌强度为盛宴区5的2~4倍,保证每个反应器1内的综合搅拌强度相当。盛宴区5和饥饿区6并排设置以节省空间。
34.参照图1,位于盛宴区5下游的反应器1内设置有检测仪7,位于饥饿区6下游的反应器1内也设置有检测仪7,检测仪7可设置为在线溶解氧检测仪、orp测量仪,通过检测仪7实时检测这两个反应器1内的溶氧量和orp,并且参照这两个参数来调控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35.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盛宴区5和饥饿区6串联设置,污水处理时,污水从盛宴区5的上游流入、从饥饿区6的下游流出,实现了连续流模式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从而实现了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工艺与污水厂主流生化工艺的衔接。
36.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盛宴区(5)和饥饿区(6),所述盛宴区(5)和饥饿区(6)并排设置且串联,污水从所述盛宴区(5)的上游流入、所述饥饿区(6)的下游流出;所述盛宴区(5)内设置有反应器(1),所述饥饿区(6)内也设置有反应器(1),所述反应器(1)内均设置有曝气装置(2)和搅拌装置(3),所述曝气装置(2)铺设在所述反应器(1)的池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盛宴区(5)内的反应器(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反应器(1)串联;所述饥饿区(6)内的反应器(1)也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反应器(1)串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盛宴区(5)的曝气强度为所述饥饿区(6)的2~4倍,所述饥饿区(6)的搅拌强度为盛宴区(5)的2~4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反应器(1)内还设置有导流器(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盛宴区(5)下游的反应器(1)内设置有检测仪(7);位于所述饥饿区(6)下游的反应器(1)内也设置有检测仪(7)。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器(4)交叉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设置为双曲面搅拌机。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法污水处理结构,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其包括盛宴区和饥饿区,所述盛宴区和饥饿区并排设置且串联,污水从所述盛宴区的上游流入、所述饥饿区的下游流出;所述盛宴区内设置有反应器,所述饥饿区内也设置有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均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铺设在所述反应器的池底。本申请具有改善好氧颗粒污泥工艺与污水厂主流生化反应器的衔接的效果。工艺与污水厂主流生化反应器的衔接的效果。工艺与污水厂主流生化反应器的衔接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 赵嫱 陈凯华 陶晶 徐钊 崔炎炎 徐旭 李双 王超慧 刘芳 王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2
技术公布日:2022/5/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