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11632发布日期:2023-05-31 21:3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具体为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1、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变质,对鱼类的栖息地造成破坏,因此需要对鱼类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2、目前对水体富营养化修复中大多采用生态浮床的方法,通过生态浮床种植吸收氮、磷的水生植物来改善水体环境,对鱼类栖息地的生态进行修复,但是大多数生态浮床只有顶端种植有修复植物,导致改善进度缓慢,不利于生态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对水体富营养化修复中大多采用生态浮床的方法,通过生态浮床种植吸收氮、磷的水生植物来改善水体环境,对鱼类栖息地的生态进行修复,但是大多数生态浮床只有顶端种植有修复植物,导致改善进度缓慢,不利于生态修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植物净化:根据放置主浮板位置的深度来调整伸缩连接杆的长度,再将种植有挺水植物的栽培筐安装在安装圆孔内,接着在栽培盒内营养基质层和陶粒层顶端种植有沉水植物,完成后将主浮板放置于栖息地水面上改善水体环境;

4、s2、鱼巢栖息:坝体通过固定连接绳对主浮板进行限位固定,同时坝体由分隔种植板、连接砖箱和鱼巢砖组成,分隔种植板顶端种植有沉水和挺水植物,连接砖箱和鱼巢砖能够栖息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为其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

5、s3、辅助净化: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能够转化电能,节约能源,再通过喷雾盒使挺水植物潮湿,防止太阳暴晒,通过水下制氧机对沉水植物进行供氧,防止腐烂,延长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寿命,利于水体净化。

6、优选的,所述主浮板顶端安装有净化组件;

7、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安装凹槽、安装圆孔、流水通孔、环形凸块、栽培筐、通槽、伸缩连接杆、栽培盒、滑动卡板、滑槽、连接板、浮球、营养基质层、陶粒层和固定连接绳;

8、所述主浮板顶端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均匀开设有安装圆孔,所述安装凹槽内顶端均匀开设有流水通孔,所述安装凹槽内顶端对应安装圆孔处安装有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顶端卡接放置有栽培筐,所述环形凸块外侧均匀开设有通槽,所述主浮板底端四角处均匀连接有伸缩连接杆;

9、所述伸缩连接杆底端连接于栽培盒顶端,所述栽培盒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卡板,所述滑动卡板滑动卡接于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于连接板一面中部,所述连接板一侧均匀连接有浮球,所述栽培盒内底端铺设有营养基质层,所述营养基质层顶端铺设有陶粒层,同侧所述伸缩连接杆顶端和底端均连接有固定连接绳。

10、优选的,所述环形凸块的内径等于安装圆孔的内径,所述栽培筐通过安装圆孔贯穿主浮板。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长度等于栽培盒的长度,所述滑动卡板的形状大小与滑槽内形状大小相契合。

12、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绳连接有栖息组件;

13、所述栖息组件包括顶层坝体、中层坝体、底层坝体、基层底板、分隔种植板、连接砖箱、鱼类穿行孔、鱼巢砖、沉水植物栽培孔和挺水植物栽培孔;

14、所述固定连接绳一端连接于顶层坝体,所述顶层坝体底端连接有中层坝体,所述中层坝体底端连接有底层坝体,所述底层坝体安装于基层底板顶端;

15、所述顶层坝体、中层坝体和底层坝体顶端均为分隔种植板,所述分隔种植板底端一侧连接有连接砖箱,所述连接砖箱外侧均匀开设有鱼类穿行孔,所述分隔种植板底端另一侧连接有鱼巢砖,所述中层坝体和底层坝体的顶端分隔种植板均匀开设有沉水植物栽培孔,所述顶层坝体顶端的分隔种植板均匀开设有挺水植物栽培孔。

16、优选的,所述沉水植物栽培孔和挺水植物栽培孔均贯穿对应的分隔种植板和连接砖箱,所述鱼巢砖外侧开设有鱼类穿行孔。

17、优选的,所述顶层坝体、中层坝体和底层坝体均是由分隔种植板、连接砖箱和鱼巢砖组合而成,所述顶层坝体、中层坝体和底层坝体均为梯形形状。

18、优选的,所述主浮板两侧安装有辅助组件;

19、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侧浮板、放置槽、太阳能电池板、输水管、喷雾盒、抽水泵、固定条、滑动卡槽、卡条、固定孔、螺纹杆、固定卡板、安装板和水下制氧机;

20、所述主浮板两侧对称连接有侧浮板,所述侧浮板顶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嵌入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主浮板两侧对称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顶端连接于喷雾盒底端,所述输水管底端套接于抽水泵顶端出口处,所述输水管外侧底部均匀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顶端开设有滑动卡槽,所述滑动卡槽内滑动连接有卡条,所述滑动卡槽内底端和卡条顶端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主浮板两侧对应输水管处安装有固定卡板,所述栽培盒顶端两侧对称嵌入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安装有水下制氧机。

21、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端连接于外界蓄电池的输入端,所述抽水泵和水下制氧机的输入端连接于外界蓄电池的输出端。

22、优选的,所述卡条的形状大小与滑动卡槽内形状大小相契合,所述放置槽内底端与太阳能电池板底端形状大小一致。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24、1、设置有净化组件,通过顶部的主浮板种植有挺水植物,再通过水下的栽培盒内种植有沉水植物,从而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生态位来进行合理的配置,加快对污染水体改善进度,缩短修复时间,再通过安装圆孔和栽培筐的设置可随意增减放置挺水植物的数量,既可以维持植物在水中的美观性,也方便进行更换,操作便捷。

25、2、设置有栖息组件,通过坝体的设置能够改变鱼类栖息地河流的水流流态,增加鱼类栖息地河道局部流态的多样性,再通过坝体顶端种植的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以及鱼巢砖,能够帮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鱼类、底栖生物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栖息地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强栖息地的自净能力,同时还能吸收氮、磷,进一步缩短修复水体富营养化时间。

26、3、设置有辅助组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为制氧机和抽水泵提供电力,节省能源,同时通过喷雾盒和抽水泵能够使顶端的挺水植物保持潮湿,防止太阳暴晒导致枯萎,同时底端制氧机为沉水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防止水生植物因缺氧而导致腐烂,延长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寿命,利于修复生态环境。

27、综上,净化组件既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生态位进行合理的配置,加快对污染水体改善进度,缩短修复时间,也能够随意增减放置挺水植物的数量,维持植物在水中的美观性,同时方便进行更换,再通过栖息组件,能够帮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鱼类、底栖生物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栖息地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强栖息地的自净能力,最后通过辅助组件能够延长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寿命,利于修复生态环境,通过多个组件的共同作用,不仅增强了对水质的净化效果,也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浮板(1)顶端安装有净化组件(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块(204)的内径等于安装圆孔(202)的内径,所述栽培筐(205)通过安装圆孔(202)贯穿主浮板(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0)的长度等于栽培盒(208)的长度,所述滑动卡板(209)的形状大小与滑槽(210)内形状大小相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绳(215)连接有栖息组件(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栽培孔(309)和挺水植物栽培孔(310)均贯穿对应的分隔种植板(305)和连接砖箱(306),所述鱼巢砖(308)外侧开设有鱼类穿行孔(30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坝体(301)、中层坝体(302)和底层坝体(303)均是由分隔种植板(305)、连接砖箱(306)和鱼巢砖(308)组合而成,所述顶层坝体(301)、中层坝体(302)和底层坝体(303)均为梯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浮板(1)两侧安装有辅助组件(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03)输出端连接于外界蓄电池的输入端,所述抽水泵(406)和水下制氧机(414)的输入端连接于外界蓄电池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409)的形状大小与滑动卡槽(408)内形状大小相契合,所述放置槽(402)内底端与太阳能电池板(403)底端形状大小一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植物净化:根据放置主浮板位置的深度来调整伸缩连接杆的长度,再将种植有挺水植物的栽培筐安装在安装圆孔内,接着在栽培盒内营养基质层和陶粒层顶端种植有沉水植物,完成后将主浮板放置于栖息地水面上;S2、鱼巢栖息:坝体通过固定连接绳对主浮板进行限位固定,同时坝体由分隔种植板、连接砖箱和鱼巢砖组成,分隔种植板顶端种植有沉水和挺水植物,连接砖箱和鱼巢砖能够栖息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通过顶部的主浮板种植有挺水植物,再通过水下的栽培盒内种植有沉水植物,从而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生态位来进行合理的配置,加快对污染水体改善进度,缩短修复时间,操作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汤婷,陈方灿,王宁,高柳玲,江淼,刘海涌,黄逸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汉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