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54377发布日期:2022-06-10 16:1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生态修复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


背景技术:

2.藻类尤其是附着藻类对于海水的净化能力强,对海水的氮、磷去除率非常高,可以直接吸收海水中的污染物,对海洋生态修复非常重要。现有的藻类附着装置结构复杂,防浪和水流冲击能力差,导光性差,从而导致藻类附着率低,藻类生长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包括:透光板,透光板的四周固定有浮圈,透光板的中部向下延伸设有固定部。固定部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层附着床,附着床的底端固定在固定部上,附着床的顶端向斜上方延伸,且附着床的上表面固定有基片。透光板的底部四周侧设有挡流板,附着床位于挡流板的内侧,挡流板的顶端铰接在透光板的底部,且挡流板与透光板的铰接处通过扭簧连接。
5.优选地,透光板采用玻璃材质制作而成。
6.优选地,固定部呈中空设置,固定部的顶端密封有半圆形凸起部。
7.优选地,固定部的侧壁上嵌设有与若干附着床一一对应的曝气板,曝气板的进气端与固定部的内部连通,曝气板的出气端朝向附着床。透光板设有气泵,气泵的出气端与固定部的内部连通。
8.优选地,透光板的顶部设有与气泵等重的配重块。
9.优选地,配重块采用玻璃材质制作而成。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制作成本低,防浪和水流冲击能力强,导光性能好,藻类附着率大大提高,藻类生长较快。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图。
13.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
15.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图。
16.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包括:透光板1,透光板1采用玻璃材质制作而成,以保证良好的透光性。透光板1的四周固定有浮圈2,浮圈2的浮力可以托起整个装置漂浮在海面上。透光板1的中部向下延伸设有固定部3,固定部3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层附着床4,附着床4的底端固定在固定部3上,附着床4的顶端向斜上方延伸,且附着床4的上表面固定有基片5。固定部3既具有固定附着床4的作用,又具有导光作用,更加有利于附着床4上的藻类生长。附着床4采用倾斜设置,有利于防浪和水流冲击,提高藻类附着率。基片5内含有藻类生长用的营养,有利于藻类繁殖。
17.固定部3呈中空设置,可减少太阳光线在固定部3内传播的损耗,固定部3的顶端密封有半圆形凸起部6,使得太阳光不管从哪个方向照射,都可以经半圆形凸起部6折射后进入到固定部3内中空的空间,提高了透光板1的整体透光率,更加有利于附着床4上的藻类生长。
18.透光板1的底部四周侧设有挡流板7,附着床4位于挡流板7的内侧,挡流板7的顶端铰接在透光板1的底部,且挡流板7与透光板1的铰接处通过扭簧连接。挡流板7可防止浪和水流冲击附着床4,提高藻类附着率,同时,通过设置扭簧,使得挡流板7受浪和水流的冲击力被扭簧吸收。
19.固定部3的侧壁上嵌设有与若干附着床4一一对应的曝气板8,曝气板8的进气端与固定部3的内部连通,曝气板8的出气端朝向附着床4。透光板1设有气泵9,气泵9的出气端与固定部3的内部连通,气泵9可向固定部3内抽气,并经曝气板8排出细小的气泡,为藻类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透光板1的顶部设有与气泵9等重的配重块10,以保证整个漂浮在海面上时的装置的平衡。配重块10采用玻璃材质制作而成,以减少配重块10对透光板1的透光率的影响。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制作成本低,防浪和水流冲击能力强,导光性能好,藻类附着率大大提高,藻类生长较快。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板,所述透光板的四周固定有浮圈,所述透光板的中部向下延伸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层附着床,所述附着床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附着床的顶端向斜上方延伸,且所述附着床的上表面固定有基片;所述透光板的底部四周侧设有挡流板,所述附着床位于所述挡流板的内侧,所述挡流板的顶端铰接在所述透光板的底部,且所述挡流板与所述透光板的铰接处通过扭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采用玻璃材质制作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呈中空设置,所述固定部的顶端密封有半圆形凸起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侧壁上嵌设有与若干所述附着床一一对应的曝气板,所述曝气板的进气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内部连通,所述曝气板的出气端朝向所述附着床;所述透光板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内部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气泵等重的配重块。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采用玻璃材质制作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生态修复用的藻类附着床,包括:透光板,透光板的四周固定有浮圈,透光板的中部向下延伸设有固定部。固定部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层附着床,附着床的底端固定在固定部上,附着床的顶端向斜上方延伸,且附着床的上表面固定有基片。透光板的底部四周侧设有挡流板,附着床位于挡流板的内侧,挡流板的顶端铰接在透光板的底部,且挡流板与透光板的铰接处通过扭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制作成本低,防浪和水流冲击能力强,导光性能好,藻类附着率大大提高,藻类生长较快。藻类生长较快。藻类生长较快。


技术研发人员:许昌有 梁宇娴 许秋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珊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6/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