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1687发布日期:2022-12-20 22:5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印染污水是一种很常见的污水,以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丝绸为主的印染、毛织染整及丝绸厂等排出的废水,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不同,印染废水的水量和水质也不同。一般来说,在染色过程排放的工业废水中残留染料含量高达 20%。如果不经过染料回收将废水直接排放,将不仅提高织品的成本,还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有效分离染色废水中的杂质,便于回收染色废水中的染料,能很好的将染色废水进行过滤。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电解箱、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过滤箱顶部,所述过滤箱固定在电解箱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部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支架位于过滤箱内且依次套设有过滤板、过水活性炭板,所述伸缩杆下端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端面与过水活性炭板下端面相抵靠,所述过滤箱底部具有供活塞上下移动的套筒,所述活塞与套筒形状相同且能封堵套筒,所述套筒贯穿过滤箱底部和电解箱顶部,所述过水活性炭板下端面能贴靠在过滤箱底部,所述支架一侧具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有溶剂罐,所述溶剂罐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穿过支架,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阀门一,所述阀门一的开关把手为从动齿轮,所述支架一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齿轮,所述电解箱内顶部固定有电极块,所述电极块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底部安装有电极片。
5.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箱底部上端面为倾斜面,所述过水活性炭板倾斜连接在伸缩杆上。
6.进一步的,所述的倾斜面与过水活性炭板相平行。
7.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水活性炭板端部具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与过滤箱内侧壁相贴靠。
8.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箱一侧固定有料斗。
9.进一步的,所述的电解箱底部具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二。
10.进一步的,所述的电解箱底部固定有加热器。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溶剂罐内装有酸液和混凝剂。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凝剂为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以及聚合氯化铝中的一种,所述酸液可以为硫酸或盐酸。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
14.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溶剂罐、电机,通过驱动电机实现开启或闭溶剂罐上的阀门,实现自动化加入溶剂,可自动调节加入溶剂的多少。
15.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气缸、过滤板、过水活性炭板,通过过滤板过滤出染色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通过过水活性炭板对染色废水中的小颗粒杂质进一步进行过滤,有效提高过滤效果,驱动气缸带动过水活性炭板向上移动,便于清洁和提取过滤箱内的杂质,无需人工,操作方便快捷。
16.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加热器,进一步提高电解的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的a处的放大图。
19.图中,1、过滤箱;2、电解箱;3、支架;4、气缸;5、过滤板;6、过水活性炭板;7、活塞;8、套筒;9、固定块;10、溶剂罐;11、出水管;12、阀门一;13、从动齿轮;14、电机;15、主齿轮;16、电极块;17、连接架;18、电极片;19、倾斜部; 20、料斗;21、排水管;22、阀门二;23、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1.如图1所示,本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 1、电解箱2、支架3,所述支架3固定在过滤箱1顶部,所述过滤箱1固定在电解箱2顶部,所述支架3顶部固定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伸缩杆穿过支架3位于过滤箱1内且依次套设有过滤板5、过水活性炭板6,所述伸缩杆下端部连接有活塞7,所述活塞7上端面与过水活性炭板6下端面相抵靠,所述过滤箱1底部具有供活塞7上下移动的套筒8,所述活塞7与套筒8形状相同且能封堵套筒8,所述套筒8贯穿过滤箱1底部和电解箱2顶部,所述过水活性炭板6下端面能贴靠在过滤箱1底部,所述支架3 一侧具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上固定有溶剂罐10,所述溶剂罐10设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穿过支架3,所述出水管11上设有阀门一12,所述阀门一12的开关把手为从动齿轮13,所述支架3一侧固定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有与从动齿轮13相啮合的主齿轮15,所述电解箱2内顶部固定有电极块16,所述电极块16固定有连接架17,所述连接架17底部安装有电极片18。
22.具体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箱1底部上端面为倾斜面,所述过水活性炭板6倾斜连接在伸缩杆上,所述倾斜部19与过水活性炭板6相平行,所述过水活性炭板6端部具有倾斜部19,所述倾斜部19与过滤箱1内侧壁相贴靠,所述过滤箱1一侧固定有料斗 20,所述电解箱2底部具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上设置有阀门二22,所述电解箱2底部固定有加热器23,所述溶剂罐10 内装有酸液和混凝剂,所述混凝剂为硫酸铝,所述酸液为盐酸。
23.具体操作方式
24.将染色废水倒入过滤缸,染色废水先通过过滤板5,过滤板5 将染色废水中的大颗粒沉淀物过滤出,驱动电机14带动主齿轮 15转动,主齿轮15带动从动齿轮13转动并打开阀门一12,使溶剂罐10内的溶剂进入过滤箱1内,待过滤箱1内的染色废水与溶剂发生化学反
应析出沉淀物直至无法继续析出为止,驱动气缸4 带动过滤板5和过水活性炭板6上升,上升的同时,过水活性炭板6的倾斜部19对过滤箱1内壁的析出物进行刮落,同时染色废水透过过水活性炭板6留在过滤箱内1,通过过水活性炭板6将染色废水中的小颗粒杂质过滤出,气缸4带动过水活性炭板6移动至料斗20上,使沉淀物滑入料斗20内,驱动气缸4带动过水活性炭板6上升的同时,气缸4也带动活塞7上升并脱离套筒8,使得过滤后的染色废水通过套筒8进入电解箱2,电极块16驱动电极片16对染色废水进行电解,同时启动电解箱2底部的加热器 23对染色废水加热,进一步提高电解效率,电解完成后,打开阀门二22将染色废水通过排水管21排出。
2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1)、电解箱(2)、支架(3),所述支架(3)固定在过滤箱(1)顶部,所述过滤箱(1)固定在电解箱(2)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顶部固定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伸缩杆穿过支架(3)位于过滤箱(1)内且依次套设有过滤板(5)、过水活性炭板(6),所述伸缩杆下端部连接有活塞(7),所述活塞(7)上端面与过水活性炭板(6)下端面相抵靠,所述过滤箱(1)底部具有供活塞(7)上下移动的套筒(8),所述活塞(7)与套筒(8)形状相同且能封堵套筒(8),所述套筒(8)贯穿过滤箱(1)底部和电解箱(2)顶部,所述过水活性炭板(6)下端面能贴靠在过滤箱(1)底部,所述支架(3)一侧具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上固定有溶剂罐(10),所述溶剂罐(10)设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穿过支架(3),所述出水管(11)上设有阀门一(12),所述阀门一(12)的开关把手为从动齿轮(13),所述支架(3)一侧固定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有与从动齿轮(13)相啮合的主齿轮(15),所述电解箱(2)内顶部固定有电极块(16),所述电极块(16)固定有连接架(17),所述连接架(17)底部安装有电极片(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底部上端面为倾斜面,所述过水活性炭板(6)倾斜连接在伸缩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与过水活性炭板(6)相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活性炭板(6)端部具有倾斜部(19),所述倾斜部(19)与过滤箱(1)内侧壁相贴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一侧固定有料斗(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箱(2)底部具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上设置有阀门二(2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箱(2)底部固定有加热器(2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罐(10)内装有酸液和混凝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为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以及聚合氯化铝中的一种,所述酸液为硫酸或盐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料染色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过滤箱、电解箱、支架,架固定在过滤箱顶部,过滤箱固定在电解箱顶部,支架顶部固定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位于过滤箱内且依次套设有过滤板、过水活性炭板,伸缩杆下端部连接有活塞,过滤箱底部具有套筒,活塞能封堵套筒,套筒贯穿过滤箱和电解箱,支架一侧具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固定有溶剂罐,溶剂罐设有出水管,电解箱内顶部固定有电极块,电极块固定有连接架,连接架底部安装有电极片。本实用新型能很好的将染色废水进行过滤,有效分离染色废水中的杂质,便于回收染色废水中的染料,自动化程度高,符合环保理念且结构简单,易于推广使用。易于推广使用。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蔡丽芳 孙伟丰 徐彦斌 王品盛 黄正军 于东红 邓忠权 饶强 陈小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雅昌染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8
技术公布日:2022/1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