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的重金属处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28130发布日期:2022-11-18 18:5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的重金属处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的重金属处理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产生量越来越大,由于重金属离子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其不仅会对水资源、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而且还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终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
3.现有技术下的公开号cn214570965u的一种重金属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在使用中通过电机启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在转动中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在转动中对碱性粉末与污水进行混合,从而加速碱性粉末与污水的混合速度,从而提高碱性粉末在污水中的混合效果。处理仓1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隔板10,隔板10的表面开设有圆台形通孔,且圆台形通孔均匀分布在隔板10的表面,许多重金属在水体溶液中主要以阳离子存在,加入碱性物质,使水体ph值升高,能使大多数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另外,其它众多的阴离子也可以使相应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沉淀后的氢氧化物下落至处理仓1的底部,隔板10表面的圆台形通孔底端孔径较小,当污水流动时能够有效的避免沉淀后的氢氧化物漂浮;
4.上述叙述可知,絮状物会与污水一起从排泄口中排出,这样就导致污水与絮状物固定不能在排出的过程中进行分离,导致后续还需要对其进行分离,影响到污水后续的直接处理,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的重金属处理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的重金属处理机构,所述排污管的下端内侧开设直径大于固液分离框直径的增距槽,其中具备固液分离功能的固液分离框位于增距槽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固液分离框的两个端面对称均匀开设边侧漏液孔,其中固液分离框的中部位置均匀开设中部漏液孔,所述固液分离框上在边侧漏液孔与中部漏液孔之间布置有覆盖面。
7.优选的,所述排污管的内部上侧放置有导液管,其中导液管的上端布置固定连接的引液板。
8.优选的,所述引液板与排污管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导液管的内侧下部的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堵孔板,其中堵孔板的上端放置固定连接的突出板。
10.优选的,所述排污管的下端一侧贯穿布置转动连接的固定杆。
11.优选的,所述排污管的下端另一侧贯穿布置带动杆。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对本实用的设置,可以在固液分离框的作用下,对污水与絮状物进行分开处理,并且絮状物可以单独的从排污管的内部排出,这样后续处理中可以直接对絮状物与污水进行分开处理,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污管半剖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液分离框半剖立体示意图。
17.图中:1、排污管;101、导液管;102、引液板;103、堵孔板;104、突出板;105、固定杆;106、带动杆;11、增距槽;12、固液分离框;13、边侧漏液孔;14、中部漏液孔;15、覆盖面。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排污管1与固液分离框12,排污管1的下端内侧开设直径大于固液分离框12直径的增距槽11,其中具备固液分离功能的固液分离框12位于增距槽1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液分离框12的两个端面对称均匀开设边侧漏液孔13,其中固液分离框12的中部位置均匀开设中部漏液孔14,固液分离框12上在边侧漏液孔13与中部漏液孔14之间布置有覆盖面15。重金属处理机构内部处理后的污水与絮状物固体都会从排污管1中排出,固液分离框12的上端中间位置开设通孔,此通孔对应导液管101的下部出口,进而排出的污水会经过引液板102与导液管101进入到固液分离框12的内部,此时借助固液分离框12上的中部漏液孔14与边侧漏液孔13对固液进行分离,使得絮状物物体留在固液分离框12的内部,同时中部漏液孔14开设在固液分离框12的中部,可以避免液体残留在固液分离框12的内部。
20.增距槽11的布置,使得固液分离框12与排污管1之间产生间隙,便于污水从所有的边侧漏液孔13中排出。固液分离框12布置的形状为球形。
21.排污管1的内部上侧放置有导液管101,其中导液管101的上端布置固定连接的引液板102。导液管101的下端贴合固液分离框12布置。
22.引液板102与排污管1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23.导液管101的内侧下部的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堵孔板103,其中堵孔板103的上端放置固定连接的突出板104。突出板104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锥形或者弧形,这样可以避免絮状物残留在突出板104上。
24.排污管1的下端一侧贯穿布置转动连接的固定杆105。
25.排污管1的下端另一侧贯穿布置带动杆106。
26.固定杆105与带动杆106分别固定在固液分离框12的两端,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卡扣连接,其中带动杆106有电机进行驱动转动,进而带动杆106可以带着固液分离框12进行转动,此时固液分离框12上的覆盖面15会逐渐对导液管101的出口进行覆盖,而堵孔板103会对固液分离框12上的中部漏液孔14被封住,在固液分离框12转动的期间,中部漏液孔14不会漏液,随后覆盖面15会对导液管101进行堵塞,固液分离框12内部的絮状物被倒出收集。
27.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不定冠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权利要求中出现的多个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模块来实现。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的重金属处理机构,包括排污管(1)与固液分离框(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的下端内侧开设直径大于固液分离框(12)直径的增距槽(11),其中具备固液分离功能的固液分离框(12)位于增距槽(1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固液分离框(12)的两个端面对称均匀开设边侧漏液孔(13),其中固液分离框(12)的中部位置均匀开设中部漏液孔(14),所述固液分离框(12)上在边侧漏液孔(13)与中部漏液孔(14)之间布置有覆盖面(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的重金属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的内部上侧放置有导液管(101),其中导液管(101)的上端布置固定连接的引液板(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的重金属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液板(102)与排污管(1)之间进行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的重金属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101)的内侧下部的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堵孔板(103),其中堵孔板(103)的上端放置固定连接的突出板(1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的重金属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的下端一侧贯穿布置转动连接的固定杆(10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的重金属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的下端另一侧贯穿布置带动杆(10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的重金属处理机构。所述排污管的下端内侧开设直径大于固液分离框直径的增距槽,其中具备固液分离功能的固液分离框位于增距槽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固液分离框的两个端面对称均匀开设边侧漏液孔,其中固液分离框的中部位置均匀开设中部漏液孔,所述固液分离框上在边侧漏液孔与中部漏液孔之间布置有覆盖面。通过对本实用的设置,可以在固液分离框的作用下,对污水与絮状物进行分开处理,并且絮状物可以单独的从排污管的内部排出,这样后续处理中可以直接对絮状物与污水进行分开处理,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潘宜光 王上宏 林子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省宏泰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4
技术公布日:2022/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