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4833发布日期:2022-11-05 08:4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村镇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组成。生活污水成分比较固定,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有机物,比较适合于细菌的生长,成为细菌、病毒生存繁殖的场所;但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性,且具有一定的肥效,可用来灌溉农田。农业废水的成分则多种多样,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不同发展目标的村镇,其废水需要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处理污水时,为减小污水排放量及其复杂程度,应结合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沼气池建设,将生活用水中的冲厕用水(黑水)和其他生活用水(灰水)分开。灰水用自然净化系统处理,黑水以及人畜粪便经厌氧沼气池处理,不但可以降低污水的排放量、复杂程度和处理费用,而且对发展农村清洁新能源,保护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污水处理站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站已经很普遍,而我国村镇的污水处理站很少,但今后会逐渐多起来。要使这些污水处理站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靠严格的排放制度、组织和管理体制来保证。
3.现有的无动力回水装置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是在过水孔处设置格栅,来过滤污水中的漂浮物,进而实现对污水的简单过滤,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漂浮物的累计,格栅位置处容易发生堵塞,这时为了保证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就需要人工定时清理,不仅费时费力,还影响整个结构的使用效率,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烦恼,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无动力回水装置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是在过水孔处设置格栅,来过滤污水中的漂浮物,但格栅容易发生堵塞,需要人工定时清理,费时费力,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烦恼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包括污水槽和阻挡板,所述污水槽的一侧设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的一侧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嵌设在阻挡板的表面,所述污水槽的一侧设有处理槽,所述过水孔的一侧设有隔离盘,所述隔离盘的一侧设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设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一端设有回流管,所述污水槽的一侧设有增氧泵,所述增氧泵的一侧设有气管。
6.优选的,所述阻挡板和污水槽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盘和阻挡板通过螺丝固定。
7.优选的,所述水管和隔离盘通过穿插固定,所述回流管贯穿阻挡板延伸至污水槽
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增氧泵和污水槽通过螺丝固定,所述气管和回流管通过穿插固定。
9.优选的,所述污水槽的底部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由橡胶材质制成。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装置代替了传统的格栅,避免格栅因漂浮物出现堵塞的现象,无需人工定时对其进行清理,节省了人力,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利用污水处理设备自配置增氧机供气系统,降低了能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的无动力回水装置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是在过水孔处设置格栅,来过滤污水中的漂浮物,但格栅容易发生堵塞,需要人工定时清理,费时费力,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烦恼的问题。
12.2、通过设有的增氧泵,启动增氧泵,增氧泵产生的气体通过气管进入回流管的内部,根据不同压力下,气体走捷径的原理,气体会从回流管排出,排出时,会带动回流管内部的污水流出,重新回到污水槽的内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污水槽;2、过水孔;3、处理槽;4、隔离盘;5、水管;6、回流管;7、增氧泵;8、气管;9、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包括污水槽1和阻挡板9,污水槽1的一侧设有阻挡板9,阻挡板9的一侧设有过水孔2,过水孔2嵌设在阻挡板9的表面,污水槽1的一侧设有处理槽3,过水孔2的一侧设有隔离盘4,隔离盘4的一侧设有水管5,水管5的一端设有三通,三通的一端设有回流管6,污水槽1的一侧设有增氧泵7,增氧泵7的一侧设有气管8。
19.具体的,阻挡板9和污水槽1固定连接,隔离盘4和阻挡板9通过螺丝固定,水管5和隔离盘4通过穿插固定,回流管6贯穿阻挡板9延伸至污水槽1的内部,增氧泵7和污水槽1通过螺丝固定,气管8和回流管6通过穿插固定,污水槽1的底部设有防滑垫,防滑垫由橡胶材质制成。
20.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该无动力回水装置时,污水槽1内的污水通过过水孔2进入隔离盘4的内部,隔离盘4可对漂浮物起到隔离作用,从而使漂浮物留在隔离盘4的内部,启动增氧泵7,增氧泵7产生的气体通过气管8进入回流管6的内部,根据不同压力下,气体走捷径的原理,气体会从回流管6排出,排出时,会带动回流管6内部的污水流出,重新回到污水槽1的内部,同时,隔离盘4内的污水和漂浮物会流入水管5,在气压的作用下,水管5内的污水和
漂浮物会从回流管6的内部回到污水槽1的内部,完成污水的处理。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包括污水槽(1)和阻挡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槽(1)的一侧设有阻挡板(9),所述阻挡板(9)的一侧设有过水孔(2),所述过水孔(2)嵌设在阻挡板(9)的表面,所述污水槽(1)的一侧设有处理槽(3),所述过水孔(2)的一侧设有隔离盘(4),所述隔离盘(4)的一侧设有水管(5),所述水管(5)的一端设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一端设有回流管(6),所述污水槽(1)的一侧设有增氧泵(7),所述增氧泵(7)的一侧设有气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9)和污水槽(1)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盘(4)和阻挡板(9)通过螺丝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和隔离盘(4)通过穿插固定,所述回流管(6)贯穿阻挡板(9)延伸至污水槽(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泵(7)和污水槽(1)通过螺丝固定,所述气管(8)和回流管(6)通过穿插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槽(1)的底部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由橡胶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无动力回水装置,包括污水槽和阻挡板,污水槽的一侧设有阻挡板,阻挡板的一侧设有过水孔,过水孔嵌设在阻挡板的表面,污水槽的一侧设有处理槽,过水孔的一侧设有隔离盘,隔离盘的一侧设有水管,水管的一端设有三通,三通的一端设有回流管,污水槽的一侧设有增氧泵,增氧泵的一侧设有气管,通过设有的过水孔,污水槽内的污水通过过水孔进入隔离盘的内部,隔离盘可对漂浮物起到隔离作用,从而使漂浮物留在隔离盘的内部,启动增氧泵,增氧泵产生的气体通过气管进入回流管的内部,根据不同压力下,气体走捷径的原理,气体会从回流管排出,排出时,会带动回流管内部的污水流出,重新回到污水槽的内部。水槽的内部。水槽的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尧瑞稀 尧泽刚 张声莲 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泰合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1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