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O滤芯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6459发布日期:2023-04-19 03:2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RO滤芯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净水机,尤其涉及一种ro滤芯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人们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保证饮用水安全,往往采用包含有ro(reverse osmosis,逆渗透)滤芯的净水机对饮用水进行过滤处理。ro滤芯的滤筒中装有ro膜,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等无法透过ro膜,从而使一部分水从ro滤芯中分离出来,未透过的水因溶质增加而形成废水。含有ro滤芯的净水机早期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废水处理等工业领域,近年来,被引用到民用领域。自来水厂的水一般投加次氯酸钠来对自来水进行抑菌消毒,因此,家中的自来水中常常含有氯离子。由于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净水机中的ro膜滤芯不耐氯,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炭滤芯只能进行物理过滤,没有杀菌功能,使得活性炭滤芯下游的管路中容易滋生细菌,造成ro膜污染,不仅缩短了ro膜的使用寿命,还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2、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抑菌技术包括管路高温抑菌和紫外抑菌。高温抑菌指将管路中的水进行加热来杀死细菌,这种方法耗电量较大。紫外抑菌是指在出水的水龙头中加入紫外线灯来抑菌,而这种方法成本较高。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ro滤芯及净水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o滤芯,该ro滤芯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滋生,无需耗费大量电量且成本较低。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ro滤芯,包括:

4、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5、ro膜,所述ro膜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

6、抑菌件,所述抑菌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所述抑菌件位于所述ro膜的上游位置,从所述进水口进入的水流流向所述抑菌件,经过所述抑菌件的水流再流向所述ro膜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纯水能够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7、可选地,所述抑菌件包括第一抑菌体和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具有空腔,所述第一抑菌体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容纳部上设置有过流孔。

8、可选地,所述第一抑菌体为kdf。

9、可选地,所述ro膜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中心,所述ro膜的外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杀菌空间,所述抑菌件设置于所述杀菌空间内。

10、可选地,所述进水口与所述ro膜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杀菌空间连通,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流能够通过所述流道流向所述抑菌件,经所述ro膜过滤后,所述纯水依次经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出水口流出。

11、可选地,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废水出口,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废水出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废水能够依次经所述第二连通孔和所述废水出口流出。

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机,该净水机内的抑菌件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滋生,保证水质安全健康。

13、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4、一种净水机,包括管路和上述的ro滤芯,所述管路具有原水进口和纯水出口,所述ro滤芯连通于所述管路,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原水进口连通,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15、可选地,所述ro滤芯的上游连接有抑菌管,所述抑菌管的两端均设置有隔网,所述抑菌管内设置有第二抑菌体,所述水流经过所述抑菌管后流向所述ro滤芯。

16、可选地,所述抑菌管的上游设置有前置复合滤芯,所述水流经过所述前置复合滤芯流向所述抑菌管。

17、可选地,所述ro滤芯的下游设置有后置活性炭滤芯,所述一级纯水经过所述后置活性炭滤芯后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18、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ro滤芯,通过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抑菌件,使水流在流经ro膜过滤之前首先和抑菌件接触,从而达到抑制细菌滋生的效果,防止ro膜受到细菌的影响而遭到破坏,因此,抑菌件的设置延长了ro膜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ro滤芯的使用寿命。抑菌件杀菌过程无需耗费电量,也无需采用紫外线照射,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ro滤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o滤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件(120)包括第一抑菌体(121)和容纳部(122),所述容纳部(122)具有空腔,所述第一抑菌体(121)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容纳部(122)上设置有过流孔(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o滤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抑菌体(121)为kdf。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ro滤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ro膜设置在所述外壳(110)的中心,所述ro膜的外周与所述外壳(110)的内壁之间形成杀菌空间,所述抑菌件(120)设置于所述杀菌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o滤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ro膜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杀菌空间连通,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流能够通过所述流道流向所述抑菌件(120),经所述ro膜过滤后,所述纯水依次经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出水口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ro滤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废水出口,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废水出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废水能够依次经所述第二连通孔和所述废水出口流出。

7.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ro滤芯(100),所述管路具有原水进口(10)和纯水出口(20),所述ro滤芯(100)连通于所述管路,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原水进口(10)连通,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纯水出口(2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o滤芯(100)的上游连接有抑菌管(200),所述抑菌管(200)的两端均设置有隔网(210),所述抑菌管(200)内设置有第二抑菌体(220),所述水流经过所述抑菌管(200)后流向所述ro滤芯(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管(200)的上游设置有前置复合滤芯(300),所述水流经过所述前置复合滤芯(300)流向所述抑菌管(20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o滤芯(100)的下游设置有后置活性炭滤芯(800),所述纯水经过所述后置活性炭滤芯(800)后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净水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RO滤芯及净水机。该RO滤芯,包括外壳、RO膜和抑菌件。抑菌件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抑菌件位于RO膜的上游位置,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流流向抑菌件,经过抑菌件的水流再流向RO膜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纯水能够从出水口流出。该RO滤芯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滋生,无需耗费大量电量且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杜永涛,范汇武,姚菲菲,张驰,刘兴国,刘通,王德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