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及智能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3638发布日期:2023-06-03 07:2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及智能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及智能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水处理装置和系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2、(1)占地面积大、装置体积较大;

3、因此安装水处理装置需要较大的安装面积,且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也较高;

4、(2)流程粗放,效率低下;

5、采用人工管理,具体管理如何进水,如何投药,如何排水,如何排出废料等,操作复杂,属于粗放型管理,无法精细化进行污水或净水处理;

6、(3)成本高

7、设备成本高,人工成本高,投资大,灵活性较差。

8、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此提出一种占地面积小,能对污水进行精细化处理,且安装、运输以及制作成本下降的水处理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及智能水处理系统,该水处理池及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水处理效率高且安装、运输以及制作成本较低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包括池体、滤芯、排渣机构、抽液机构、滤芯升降机构,投药机构;

4、所述池体用于容纳污水并作为污水与水处理剂反应的场所;

5、所述滤芯设置在池体中,所述滤芯的桶壁上设有多个滤孔;

6、滤芯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和用于驱动升降平台升降的电控升降驱动机构;滤芯的一端插装在升降平台上;电控升降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与滤芯的轴向相同;电控升降驱动机构可以是液压推杆或电动推杆;

7、所述排渣机构包括一端连通池体底部的排渣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渣管上的排渣阀;

8、所述抽液机构包括液泵和与液泵相连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下端位于滤芯底部,用于抽出滤芯中已处理的水;

9、还包括用于将待处理的水导入到池体(8)中的引水通道,所述引水通道采用以下一种方式设置;

10、方式一:所述引水通道为引水渠(10),所述引水渠(10)的出口与池体连通;

11、方式二:所述引水通道为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供液管路上设有进液阀。

12、进一步地,所述池体底部安装有用于固定排渣管的法兰盘,所述排渣管穿过法兰盘的中心孔。

13、进一步地,所述池体内壁安装有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嵌置在池体内或与池体为一体式结构。防水层由防水材料制成,防水层可以是水泥层或者由不锈钢板拼接而成。

14、进一步地,所述抽水管处设有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滤芯为带转轴的旋转式滤芯,升降平台上设有轴承,滤芯的转轴插装在所述轴承上;升降平台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电机。

16、所述滤芯的底部设有磁浮反集水器,磁浮反集水器位于滤芯的外部。有水的时候,磁浮反集水器在浮力的作用下,封闭磁浮反集水器的管路,无水的时候,通道打开,杂质从管口排出。

17、进一步地,所述池体中设有用于检测池体内液位容积或液位的检测模块。

18、检测模块可以直接采用液位传感器,如光电的液位传感器,或采用其他传感器换算为液位,如采用进水管处的流量计,通过流量以及池体的横截面积,换算成液位,也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液压数据换算成液位,因为液体底部的压力与液位成正比。

19、进一步地,电控升降驱动机构为至少2个;电控升降驱动机构的静止部固定安装在池体中,电控升降驱动机构的运动部与升降平台相连。

20、进一步地,所述投药机构用于将水处理药剂投入到池体内;水处理剂为絮凝剂与混凝剂中的至少一种;

21、本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滤芯升降机构、进液阀、投药机构、液泵和排渣阀动作。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将检测结果传送到控制模块,具体控制模块及控制方法为现有技术。

22、控制模块可以是继电控制模块,或基于mcu的控制模块,mcu为单片机,plc,arm处理器或dsp。

23、一种智能水处理系统,包括两个分别作为前、后级的地埋式水处理池,地埋式水处理池为上述的地埋式的水处理池;还包括引水泵,所述引水泵用于将作为前级的地埋式水处理池中处理后的水,泵入作为后级的地埋式水处理池的容器中。

24、进一步地,作为前级的地埋式水处理池中滤芯滤孔的直径大于作为后级的地埋式水处理池中滤芯滤孔的直径。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6、1、水处理池处于地表下方,达到美观、且不占用地表空间的目的。

27、2、池体作为容纳待处理水的池体,所以省去了再制作一个容纳污水的外桶的步骤;一方面节省了另外再次制作外桶的费用;另一方面减少了运输与安装外桶的成本。

28、3、本水处理池在池体中对水净化,便于开挖引水渠将待处理的污水引入到池体中;如果是设置一个外桶容纳污水与滤芯,由于外桶自身具有一定高度,则将污水引入外桶中需要另外铺设管路,而且通常还要设置一个加压泵为污水增压以提升污水;因此这种池体中净化水的方式相对来说节约了装置成本。

29、综上所述,本装置能对污水进行精细化处理,整体造型美观、不占用地表空间,节约了成本,易于实施。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8)、滤芯(7)、排渣机构、抽液机构和滤芯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8)底部安装有用于固定排渣管(12)的法兰盘(14),所述排渣管(12)穿过法兰盘(14)的中心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8)内壁铺设有防水层(15),所述防水层(15)嵌置在池体(8)内壁或与池体(8)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处设有流量传感器(1),流量传感器(1)与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7)为带转轴的旋转式滤芯,升降平台上设有轴承,滤芯的转轴插装在所述轴承上;升降平台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8)中设有用于检测池体(8)内液位容积或液位的检测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电控升降驱动机构(17)为至少2个;电控升降驱动机构(17)的静止部固定安装在池体(8)中,电控升降驱动机构(17)的运动部与升降平台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药机构,所述投药机构用于将水处理药剂投入到池体内。

9.一种智能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别作为前、后级的地埋式水处理池,地埋式水处理池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埋式的水处理池;作为前级的地埋式水处理池的抽水管连通作为后级的地埋式水处理池的引水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作为前级的地埋式水处理池中滤芯滤孔的直径大于作为后级的地埋式水处理池中滤芯滤孔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地埋式的水处理池及智能水处理系统,水处理池包括池体、滤芯、排渣机构、抽液机构和滤芯升降机构;池体用于容纳污水并作为污水与水处理剂反应的场所;滤芯设置在池体中;排渣机构包括一端连通池体底部的排渣管;抽液机构包括液泵和与液泵相连的抽水管;还包括用于将待处理的水导入到池体中的引水通道,引水通道采用以下一种方式设置;方式一:引水通道为引水渠,引水渠的出口与池体连通;方式二:引水通道为进液管,进液管的供液管路上设有进液阀;本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水处理效率高且安装、运输以及制作成本较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志伟
技术研发日:2022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