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净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1511发布日期:2023-04-20 00:0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净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背景技术:

1、水处理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对于特定的用水场合,如泳池、景观水等,还需要配备单独的水处理设备。过滤杂质是水处理的基本功能,絮凝除杂可以使水中微粒聚集在一起,实现固液分离。消毒也是泳池、景观水等处理的要求。

2、絮凝沉淀主要发生在沉淀容器中,如果沉淀容器的出水携带大量空气,就会影响后序精滤器的正常工作。现有的处理方法是沉淀容器的出水管上设置u形弯以阻挡空气向下游流入精滤器,但u形弯是外露的不规则形状,容易受损,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磕碰致损。

3、粗滤工序是水处理的起始工序,如果水体中杂质较多,粗滤器容易堵塞从而需要清理维护,此时会导致整个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净水处理设备,维护粗滤器不需要暂停水处理过程。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净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总管,进水总管连接有粗滤单元,粗滤单元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有静态混合器,第一管路通过加药管路连接有加药泵,加药泵的进水管伸至加药桶底部;静态混合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有沉淀容器,沉淀容器通过出水结构连接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与精滤器相连接,精滤器的出水管作为第四管路并连接有消毒加药器,消毒加药器的出水管作为出水总管并连接清水池,清水池作为用水单位的清水源;

3、粗滤单元包括进水两位三通阀、出水两位三通阀以及两个并联设置的粗滤器,两个粗滤器分别为第一粗滤器和第二粗滤器;

4、进水总管通过进水两位三通阀选择连通第一粗滤器的进水口或第二粗滤器的进水口;

5、第一管路通过出水两位三通阀选择连通第一粗滤器的出水口或第二粗滤器的出水口。

6、进水总管上设有进水总阀,出水总管上设有出水总阀。

7、所述出水结构包括圆筒形的套管和出水方向为由上向下的落水管,落水管下部伸入套管内,落水管底端位于套管底壁上方,落水管与套管之间围成环形出水腔,套管顶端与落水管外壁之间密封配合;环形出水腔顶部与第三管路相连接。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9、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第一粗滤器和第二粗滤器可以始终有一个保持通水工作状态,水体杂质较多时需要经常维护粗滤器,维护一个粗滤器时可以利用另一个粗滤器继续过滤水中杂质,不影响整套设备的持续运行。

10、进水总阀和出水总阀的设置,便于在用水淡季对整套设备进行停水维护。

11、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结构,将原来不规则形状的u形弯,替换为规则形状的套管,运输和使用中不易钩挂杂物,不易磕碰致损,显著节约了u形弯受损带来的厂家售后成本以及用户的使用维护成本。



技术特征:

1.一体化净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总管,进水总管连接有粗滤单元,粗滤单元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有静态混合器,第一管路通过加药管路连接有加药泵,加药泵的进水管伸至加药桶底部;静态混合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有沉淀容器,沉淀容器通过出水结构连接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与精滤器相连接,精滤器的出水管作为第四管路并连接有消毒加药器,消毒加药器的出水管作为出水总管并连接清水池,清水池作为用水单位的清水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进水总管上设有进水总阀,出水总管上设有出水总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结构包括圆筒形的套管和出水方向为由上向下的落水管,落水管下部伸入套管内,落水管底端位于套管底壁上方,落水管与套管之间围成环形出水腔,套管顶端与落水管外壁之间密封配合;环形出水腔顶部与第三管路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净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总管、粗滤单元、静态混合器、加药泵、沉淀容器、精滤器和消毒加药器,消毒加药器的出水管连接清水池,粗滤单元包括进水两位三通阀、出水两位三通阀以及两个并联设置的粗滤器,进水总管通过进水两位三通阀选择连通第一粗滤器的进水口或第二粗滤器的进水口;第一管路通过出水两位三通阀选择连通第一粗滤器的出水口或第二粗滤器的出水口;采用本技术的结构,维护一个粗滤器时可以利用另一个粗滤器继续过滤水中杂质,不影响整套设备的持续运行。将原来不规则形状的U形弯替换为规则形状的套管,运输和使用中不易钩挂杂物,不易磕碰致损,显著节约了厂家售后成本以及用户的使用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胡利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太平洋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