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0409发布日期:2023-04-29 22:1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化工轻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


背景技术:

1、汽轮机是一种常用的驱动设备,用于化工轻工生产流程中驱动泵类、风机类或发电机等大型转动设备。汽轮机两侧的密封通常采用多级独立式汽封碳环进行密封,避免蒸汽外泄,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由于汽轮机的汽源压力较大,温度较高,汽封碳环长期处于该环境中,使得汽封碳环沿汽轮机主轴径向被磨损导致漏汽,增加蒸汽的消耗量并使设备本体寿命降低,同时汽封碳环沿汽轮机主轴轴向两侧出现剥落和粘连在汽封槽内,极难清洁,导致更换新汽封碳环时,新汽封碳环无法安装进汽封槽内,或者安装进汽封槽的过程中挤碎新汽封碳环。

2、为使新汽封碳环顺利安装,每次更换汽封碳环时都需要使用工具将汽封槽内的污垢清理干净,需拆装汽轮机大盖及转子才能完成清理,不仅造成极大的检修工作量和检修风险,且由于汽封槽内污垢粘黏紧实,硬度大,清理难度大、效率低,清理时容易造成工具崩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有效解决更换汽封碳环时清洁汽封槽困难的实际问题,降低检修工作量及风险,提高检修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包括刮刀本体,所述刮刀本体呈具有预定宽度的弧形条块,且刮刀本体的曲率半径和厚度与汽封碳环一致,所述刮刀本体头端设有刀尖,尾端开设螺纹孔且匹配设有螺钉。

3、进一步的,刀尖包括凹槽和刀刃,刮刀本体头端中部向内设有凹槽,凹槽底部两端与刮刀本体头端之间形成刀刃。

4、进一步的,所述刀刃位于凹槽的一侧呈向外凸的弧形。

5、进一步的,所述刀尖的表面粗糙度为1.6μm。

6、进一步的,所述刮刀本体与汽轮机主轴同心,刮刀本体的圆心角为5/6π。

7、进一步的,所述刮刀本体的宽度较汽封碳环宽0.02-0.03mm。

8、进一步的,所述刮刀本体材料选用高碳钢,表面硬度达hrc34。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巧妙设计刮刀主体为弧形,使得在更换汽封碳环清洁汽封槽时,不需要拆装汽轮机的大盖和转子,既保证在更换汽封碳环时容易导入汽封槽且不被挤碎,又降低了检修工作量及风险,提高了检修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刮刀,通过从尾端敲击螺钉,使刮刀本体贴合汽封槽移动,有效降低清理难度,且结合特殊的刀尖设计,既满足对汽封槽清洁的锋利度,又防止刀尖崩裂,保证清洁效果;

12、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难度较小,不需要对原有设备作任何调整,只需要单独加工刮刀即可,成本低,从而解决了更换汽封碳环时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提高清洁效率,降低清洁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刮刀本体(1),所述刮刀本体(1)呈具有预定宽度的弧形条块,且刮刀本体(1)的曲率半径和厚度与汽封碳环一致,所述刮刀本体(1)头端设有刀尖(2),尾端开设螺纹孔(3)且匹配设有螺钉(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尖(2)包括凹槽(21)和刀刃(22),刮刀本体(1)头端中部向内设有凹槽(21),凹槽(21)底部两端与刮刀本体(1)头端之间形成刀刃(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22)位于凹槽(21)的一侧呈向外凸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尖(2)的表面粗糙度为1.6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本体(1)与汽轮机主轴同心,刮刀本体(1)的圆心角为5/6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本体(1)的宽度较汽封碳环宽0.02-0.0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本体(1)材料选用高碳钢,表面硬度达hrc3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轮机汽封槽的专用清洁刮刀,包括刮刀本体,所述刮刀本体呈具有预定宽度的弧形条块,且刮刀本体的曲率半径和厚度与汽封碳环一致,所述刮刀本体头端设有刀尖,尾端开设螺纹孔且匹配设有螺钉;所述刀尖包括凹槽和刀刃,刮刀本体头端中部向内设有凹槽,凹槽底部两端与刮刀本体头端之间形成刀刃,所述刀刃位于凹槽的一侧呈向外凸的弧形。本技术在原传统工具的基础上,巧妙的运用弧形设计,使得在更换汽封碳环清洁汽封槽时,不需要拆装汽轮机的大盖和转子,既保证在更换汽封碳环时容易导入汽封槽且不被挤碎,又降低了检修工作量及风险,提高了检修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唐合利,梁茂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盛(贵州)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