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7401发布日期:2023-05-28 00:5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微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净化的领域,特别涉及微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污水处理是指为使得污水达到排放入天然水体或再次循环使用的水质标准而采用的一系列对污水进行净化措施的过程,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基于污水处理流程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系统。

2、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709850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滤布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用管道连接的格栅池、调节池、配水井、滤布滤池、提升泵房、自清洗过滤器、微滤膜过滤系统、中间水箱、消毒池和清水池,格栅池和调节池之间设置有管式混合器,滤布滤池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收集池。微滤膜过滤系统和中间水箱通过管道反向连接,调节池、配水井、滤布滤池之间的管道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滤布滤池和污泥收集池的连接管上设置有重力阀,滤布滤池采用静置对污水进行过滤以对污水进行处理。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上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悬浮固体采用静置过滤,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其过滤的效率较低,容易导致污水处理效率低下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微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微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箱和柜门,所述水箱外侧连接有气泵、药桶、排水泵和污泥泵,水箱与气泵、药桶、排水泵和污泥泵之间设置有导管,所述水箱包括污水池、曝气池、过滤池、催化池和净水池,所述柜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曝气池内含有专用微生物及复合填料,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分离剂,催化池内装有复合催化剂。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曝气池与气泵之间通过导管连通,药桶与过滤池和催化池连通,排水泵与净水池连通,污泥泵与过滤池连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与气泵、排水泵和污泥泵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池、曝气池、过滤池、催化池和净水池之间依次连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实用新型集成了生物接触氧化、固液快速分离、强化催化氧化等核心技术,具有集成度高,可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及处理效果物联网智能监控,污水处理效果好,特别可实现系统泥水自动分离,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微住宅、移动房车及移动盥洗车等污水一体化快速处理;处理后的净化水可作为卫生回用水,通过反渗透膜系统还可进一步深度处理,处理过程产生的浓缩污泥自动排出。



技术特征:

1.微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1)包括水箱(2)和柜门(7),所述水箱(2)外侧连接有气泵(3)、药桶(4)、排水泵(5)和污泥泵(6),水箱(2)与气泵(3)、药桶(4)、排水泵(5)和污泥泵(6)之间设置有导管,所述水箱(2)包括污水池(21)、曝气池(22)、过滤池(23)、催化池(24)和净水池(25),所述柜门(7)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22)内含有专用微生物及复合填料,过滤池(23)的内部设置有分离剂,催化池(24)内装有复合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22)与气泵(3)之间通过导管连通,药桶(4)与过滤池(23)和催化池(24)连通,排水泵(5)与净水池(25)连通,污泥泵(6)与过滤池(2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8)与气泵(3)、排水泵(5)和污泥泵(6)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21)、曝气池(22)、过滤池(23)、催化池(24)和净水池(25)之间依次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微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箱和柜门,水箱外侧连接有气泵、药桶、排水泵和污泥泵,水箱与气泵、药桶、排水泵和污泥泵之间设置有导管,水箱包括污水池、曝气池、过滤池、催化池和净水池,柜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本技术集成了生物接触氧化、固液快速分离、强化催化氧化等核心技术,具有集成度高,可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及处理效果物联网智能监控,特别可实现系统泥水自动分离,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微住宅、移动房车及移动盥洗车等污水一体化快速处理;处理后的净化水可作为卫生回用水,通过反渗透膜系统还可进一步深度处理,处理过程产生的浓缩污泥自动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丰,程宗良,许志宏,李孟谣,何锐,武渊博,王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