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0362发布日期:2023-06-08 14:1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净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站系统。


背景技术:

1、生活、生产用水,水源主要以地表水为主。源头受污染,工厂排污、汽车尾气和过量农药导致现在水源问题很多,如工厂违规排污和生活污水污染、雨水污染等,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还包含大量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及少量的重金属等,因此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需要经过净化处理,才能排放;

2、现有技术中的净水处理设备通过平流沉淀或者斜管沉淀加v型滤池对原水进行处理,斜管/斜板沉淀池上升流速为6-9m/h,v型滤池滤速为6-8m/h;v型滤池反洗耗水率为1.5-2%,导致单池日处理净水效率低下,且需要设置多个斜管/斜板沉淀池、v型滤池进行多次处理(由于v型滤池单池面积不能太大,容易出现配水布气不均匀),增加了投资成本;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净水站系统,处理净水效率高,原水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水质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净水站系统。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站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原水池、絮凝装置、流化床沉淀池、d型滤池、水封池、清水池;

3、所述流化床沉淀池外部侧壁上固定所述絮凝装置,所述絮凝装置与所述流化床沉淀池通过管道连通,原水在絮凝装置经絮凝处理后,进入流化床沉淀池内实现泥水的分离;

4、所述流化床沉淀池的沉淀物出口端还连接有储泥池;所述流化床沉淀池的清水出口端与所述d型滤池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

5、反洗进气管与所述d型滤池反洗气进口端连接,所述d型滤池反洗排水口端与储泥池进口端通过管道连通;

6、所述d型滤池上设置有反洗进气管,反洗进气管上安装有反洗风机,所述d型滤池与清水池之间设置有清水管,所述d型滤池清水出口端与清水池进口端通过清水管连通,所述清水管上设有反洗管,所述反洗管上安装有反洗水泵;清水池外部设有供水管,所述清水池出口端与外部供水装置通过管道连通,供水管上安装有供水泵,所述清水池外设置有消毒加药装置,所述清水池进口端还与所述消毒加药装置通过管道连接。

7、进一步,所述絮凝装置包括混合器,混合器的外部设置有助凝加药装置和絮凝加药装置;

8、所述流化床沉淀池包括滤池本体,所述滤池本体的内部侧壁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集水槽、泥水分离器、反应器和排泥层,所述排泥层位于所述滤池本体底部;

9、所述排泥层侧壁上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层与储泥池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抽泥泵;

10、所述助凝加药装置和絮凝加药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混合器的进水口连通,混合器的出水口与反应器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反应器出水口与泥水分离器进水口连接,用于实现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器出水口与集水槽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储存净化后的水;所述集水槽出水口与d型滤池通过管道连通;

11、进一步,所述流化床沉淀池与反应器之间设置与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长方体连接块,所述流化床沉淀池与反应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

12、进一步,所述泥水分离器为圆形分离器,圆形分离器上均布有若干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呈蜂窝状排布。

13、进一步,所述混合器包括:反应箱和若干凸起;

14、所述凸起与所述反应箱内部的相对两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凸起错位设置;所述混合器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反应箱底部,所述混合器的进水口靠近所述反应箱顶部。

15、进一步,所述d型滤池包括:滤池本体和二次配水布气装置;

16、所述滤池本体的内部侧壁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防跑料装置、自适应滤料层、卵石垫层和一次配水布气装置,所述一次配水布气装置位于所述滤池本体底部;

17、所述滤池本体的内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进水渠和反洗排水渠,所述进水渠处于所述防跑料装置的上方,所述反洗排水渠处于所述滤池本体的侧壁和所述防跑料装置侧壁之间,所述排水渠的端口高于所述防跑料装置的上表面;所述进水渠和反洗排水渠分别位于所述滤池本体的相对两侧;

18、所述集水槽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水渠连通;

19、所述反洗排水的出水口与所述储泥池通过管道连通;

20、所述一次配水布气装置内设置有反洗进水渠;所述二次配水布气装置一端伸入所述卵石垫层内部,另一端伸入所述反洗进水渠内部;反洗进水渠与清水池通过反洗管连通,反洗进水渠还与水封池通过清水管连通。

21、进一步,所述二次配水布气装置包括:一次气垫层和二次气垫层,且在所述一次气垫层和所述二次气垫层之间设置有滤管;

22、所述滤管上端与所述二次气垫层连通,所述滤管的下端与所述一次气垫层连通;

23、所述滤管上设置有条形孔和进气孔;所述条形孔位于所述滤管的下端处,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条形孔的上端处;

24、所述二次气垫层位于所述卵石垫层内部,所述一次气垫层位于所述反洗进水渠内部;

25、进一步,所述一次气垫层的形状为矩形,所述二次气垫层的形状为三角形;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7、本实用新型的净水站系统,适用于市政中小型自来水厂、净水站、村镇饮用水;该系统通过设置依次连接的原水池、絮凝装置、流化床沉淀池、d型滤池、水封池、清水池,具有节能降耗优点,节约成本,污水处理效率高,原水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水质优,净化污水及降解其中的悬浮物(去除率>98%)、浊度(去除率>99%)、cod(去除率>50%)、总磷(去除率>90%)、色度(去除率>35%)、重金属(去除率>45%)、铁(去除率>40%)、锰(去除率>40%)、细菌(去除率>99%)、大肠杆菌(去除率>99%)。



技术特征:

1.一种净水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原水池(1)、絮凝装置、流化床沉淀池(2)、d型滤池(3)、水封池(4)、清水池(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水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水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水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水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净水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净水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净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站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原水池、絮凝装置、流化床沉淀池、D型滤池、水封池、清水池;述流化床沉淀池外部侧壁上固定所述絮凝装置,所述絮凝装置与所述流化床沉淀池通过管道连通,原水在絮凝装置经絮凝处理后,进入流化床沉淀池内实现泥水的分离;所述流化床沉淀池的沉淀物出口端还连接有储泥池;流化床沉淀池的清水出口端与所述D型滤池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D型滤池上设置有反洗进气管,反洗进气管上安装有反洗风机;所述D型滤池清水出口端与清水池进口端通过管道连通;本技术具有节水节能的优点,节约成本,净水处理效率高,净水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水质优。

技术研发人员:狄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大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