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1227发布日期:2023-04-26 23:1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具体为一种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土壤修复主要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单一或联合技术,以实现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毒性、减少污染物含量、改变其赋存形态降低生物有效性等,从而达到缓解或消除土壤污染。当前,土壤重金属修复主要是转化其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将易迁移、易流动、高毒性价态还原为较稳定、低毒性价态,重金属修复技术常有稀释法、化学还原法、生物修复以及新型联合修复等。其中,加入生物炭等外源材料,调节和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性质,并通过沉淀吸附、离子交换、腐殖化和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从而降低重金属毒性。

2、现有的利用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在对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炭时,缺少一些对污染土壤进行预处理的机构,直接对污染土壤和生物炭进行混合,混合效果较差,效率低,影响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利用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在对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炭时,缺少一些对污染土壤进行预处理的机构,直接对污染土壤和生物炭进行混合,混合效果较差,效率低,影响修复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端通过传动轴贯穿于搅拌仓内部,所述搅拌仓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筛分孔,所述筛分孔外侧设置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两端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滑轮,所述滑轮活动连接于滑轨,所述滑轨对称设置于所述搅拌仓两端,所述搅拌仓底部设置有接料车,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上侧还设置有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内部对称设置有粉碎轴,所述粉碎轴表面设置有粉碎齿,所述粉碎机构内部的一个粉碎轴贯穿粉碎机构的侧壁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粉碎机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粉碎机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搅拌仓内部贯穿设置的传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连接于所述支撑架表面。

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搅拌仓内部贯穿设置的传动轴表面还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杆,且所述搅拌杆末端连接有搅拌叶片。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接料车外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接料车底部均匀设置有两组移动轮。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接料车顶部开口呈倒八字状结构,且所述接料车顶部的开口长度与宽度均大于搅拌仓底部的长度与宽度。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粉碎机构内部对称设置的两个粉碎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且所述对称设置的两个粉碎轴表面均设置有粉碎齿。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粉碎齿的朝向与粉碎轴转动的方向相同。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表面还设置有开关,且所述开关内部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搅拌仓的上方设置粉碎机构,粉碎机构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粉碎轴,进而带动粉碎轴表面的粉碎齿,对污染土壤进行粉碎预处理,保证污染土壤的粉碎性,从而提高后续污染土壤与生物炭混合时的均匀性,提高混合效果,进而提升生物炭修复的效果。

13、该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搅拌仓的底部设置活动挡板,可以在搅拌工作的时候,对筛分孔封闭,充分对污染土壤与生物炭混合,混合完成后,将混合完成的污染土壤经过筛分孔排出,排出时筛分孔还能够对污染土壤内部的其他异物进行过滤,保证修复后污染土壤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的驱动端通过传动轴(3)贯穿于搅拌仓(5)内部,所述搅拌仓(5)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筛分孔(17),所述筛分孔(17)外侧设置有活动挡板(18),所述活动挡板(18)两端通过连接杆(21)连接于滑轮(20),所述滑轮(20)活动连接于滑轨(19),所述滑轨(19)对称设置于所述搅拌仓(5)两端,所述搅拌仓(5)底部设置有接料车(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上侧还设置有粉碎机构(9),所述粉碎机构(9)内部对称设置有粉碎轴(10),所述粉碎轴(10)表面设置有粉碎齿(13),所述粉碎机构(9)内部的一个粉碎轴(10)贯穿粉碎机构(9)的侧壁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14),所述粉碎机构(9)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粉碎机构(9)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5)内部贯穿设置的传动轴(3)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4)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5)内部贯穿设置的传动轴(3)表面还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杆(15),且所述搅拌杆(15)末端连接有搅拌叶片(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车(6)外侧设置有把手(7),所述接料车(6)底部均匀设置有两组移动轮(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车(6)顶部开口呈倒八字状结构,且所述接料车(6)顶部的开口长度与宽度均大于搅拌仓(5)底部的长度与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构(9)内部对称设置的两个粉碎轴(10)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且所述对称设置的两个粉碎轴(10)表面均设置有粉碎齿(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齿(13)的朝向与粉碎轴(10)转动的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表面还设置有开关(22),所述开关(22)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和第二驱动电机(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端通过传动轴贯穿于搅拌仓内部,所述搅拌仓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筛分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上侧还设置有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内部对称设置有粉碎轴,所述粉碎轴表面设置有粉碎齿,所述粉碎机构内部的一个粉碎轴贯穿粉碎机构的侧壁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粉碎机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粉碎机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通过在搅拌仓的上方设置粉碎机构,粉碎机构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粉碎轴,进而带动粉碎轴表面的粉碎齿,对污染土壤进行粉碎预处理,保证污染土壤的粉碎性,从而提高后续污染土壤与生物炭混合时的均匀性,提高混合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罗玉虎,范晓锋,张兆鑫,陈微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