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0653发布日期:2023-06-29 16:5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雨水过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我国水资源紧缺,水处理成本高,且加药剂消毒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较为严重。当前,城镇供水一是采用二氧化氯、次氯酸纳、漂白粉、臭氧等药剂进行杀菌,居民饮用的桶装纯净水,无矿物质,且一般采用臭氧等消毒,这些化学药剂和有害气体,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细菌等有机物被药剂杀死后,其原体(即死亡的细菌和有机物)仍残留在水中,被人类饮用,不卫生。二是水处理成本和运行管理高,据测算,采用二氧化氯、次氯酸纳、漂白粉、臭氧等消毒,需要水处理成本0.07—0.15元/m3。三是二氧化氯、次氯酸纳、漂白粉、臭氧等药剂进行杀菌处理,不环保,不生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免消毒、免漂白、免杀菌的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包括设于小区楼栋上的雨水集蓄管,雨水集蓄管的入水口位于小区楼栋的屋顶,多个雨水集蓄管的出水口共同汇集至输水管的入水口,其特征在于:小区空地上设有生物水处理池,输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生物水处理池的顶部,所述生物水处理池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细料层、中小石层和碎石层,所述细料层、中小石层和碎石层表面依附有绿衣菌、黄杆菌或藻类,所述生物水处理池的底部侧壁设有和生物水处理池内连通的龙头。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生物水处理池的顶部敞口。

4、进一步地,所述细料层内填充有直径为0.2~0.5mm的石英砂或河砂,细料层的厚度不小于0.5m。

5、更近一步地,所述中小石层内填充有直径为0.5~20mm的小石、直径为20~40mm的中石或瓜米石,中小石层的厚度不小于0.5m。

6、更近一步地,所述碎石层内填充有直径为40~80mm的碎石或鹅卵石,碎石层的厚度不小于1.0m。

7、更近一步地,所述细料层上方横向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和输水管的出水口相连,输水管的出水口处设有阀门,进水管的侧壁间隔开设有出水孔。

8、更近一步地,所述进水管横向设于细料层上方10~20cm处。

9、更近一步地,所述碎石层内横向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和龙头相连,所述出水管的侧壁间隔开设有集流孔。

10、更近一步地,所述出水管横向设于生物水处理池的池底上方10~30cm处。

11、更近一步地,所述小区楼栋的屋顶上设有雨水粗砂过滤池,所述雨水粗砂过滤池和雨水集蓄管的入水口相连。

12、本实用新型采用生物水处理池过滤的方式,通过细料层、中小石层和碎石层的物理过滤,以及依附在细料层、中小石层和碎石层表面的生物粘膜(绿衣菌、黄杆菌或藻类等)对杂质进行生物分解转化吸收,从而对流经生物水处理池的水体进行全自动的自然生态环保修复和净化,实现水质达标。此外,还充分利用了小区楼栋屋顶收集的雨水资源,进一步降低了运行成本。经过检测,经过滤的水质达到i类水,可实现直饮水,同时只需对填充料进行一年一次冲洗表层即可,运行维护成本费用低,经测算节约运行成本80%以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包括设于小区楼栋上的雨水集蓄管(1),雨水集蓄管(1)的入水口位于小区楼栋的屋顶,多个雨水集蓄管(1)的出水口共同汇集至输水管(2)的入水口,其特征在于:小区空地上设有生物水处理池(3),输水管(2)的出水口位于生物水处理池(3)的顶部,所述生物水处理池(3)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细料层(4)、中小石层(5)和碎石层(6),所述细料层(4)、中小石层(5)和碎石层(6)表面依附有绿衣菌、黄杆菌或藻类,所述生物水处理池(3)的底部侧壁设有和生物水处理池(3)内连通的龙头(7),所述生物水处理池(3)的顶部敞口,所述细料层(4)内填充有直径为0.2~0.5mm的石英砂或河砂,细料层(4)的厚度不小于0.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小石层(5)内填充有直径为0.5~20mm的小石、直径为20~40mm的中石或瓜米石,中小石层(5)的厚度不小于0.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6)内填充有直径为40~80mm的碎石或鹅卵石,碎石层(6)的厚度不小于1.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料层(4)上方横向设有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和输水管(2)的出水口相连,输水管(2)的出水口处设有阀门(9),进水管(8)的侧壁间隔开设有出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8)横向设于细料层上方10~20cm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6)内横向设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和龙头(7)相连,所述出水管(10)的侧壁间隔开设有集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0)横向设于生物水处理池(3)的池底上方10~30cm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楼栋的屋顶上设有雨水粗砂过滤池(11),所述雨水粗砂过滤池(11)和雨水集蓄管(1)的入水口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区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包括设于小区楼栋上的雨水集蓄管,雨水集蓄管的入水口位于小区楼栋的屋顶,多个雨水集蓄管的出水口共同汇集至输水管的入水口,其特征在于:小区空地上设有生物水处理池,输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生物水处理池的顶部,所述生物水处理池从上至下依次分为细料层、中小石层和碎石层,所述细料层、中小石层和碎石层表面依附有绿衣菌、黄杆菌或藻类,所述生物水处理池的底部侧壁设有和生物水处理池内连通的龙头。本技术具备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同时免消毒、免漂白、免杀菌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香东,冷涛,刘大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