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3564发布日期:2023-07-20 14:2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具体为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1、微电解法,又称内电解法、铁还原法、铁炭法、零价铁法等,该方法处理废水的原理是:利用铁屑中的铁和碳组分构成微小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以充入的废水为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新生态的电极产物活性极高,能与废水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新生态的电极产物活性极高,能与废水由有色到无色的转变。

2、在电解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沉淀物,沉淀物会覆盖在电解池的底部,后续清理起来较为麻烦,并且进行过微电解处理后的水排出电解池的速度较慢,无法快速的将处理后的水排出电解池,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池,电解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在两个固定板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滑轨和第二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轨和第二电动滑轨在固定板的底部呈左右对称分布,电解池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可移动的移动部,在两个第一电动滑轨的和第二电动滑轨的滑动块上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杆,第一电动滑轨上连接的两个衔接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一电动滑轨下方移动部顶部的两端,第二电动滑轨上连接的两个衔接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二电动滑轨下方移动部顶部的两端,两个移动部的侧面相接触,且两个移动部位于电解池底部的中间位置,在电解池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排水通道。

2、优选的,两个移动部位于排水通道的上方,且两个移动部的总宽度大于排水通道的宽度。

3、优选的,两个移动部的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两个移动部的直角边相接触并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两个移动部的底部与电解池的顶部贴合。

4、优选的,排水通道为半圆形,在排水通道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闸板,两个闸板呈左右对称分布在排水通道顶部的开口处,且两个闸板靠近排水通道内壁的一侧两端均设置有转轴,两个闸板上的转轴均转动插接在排水通道的内壁上。

5、优选的,两个闸板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排水通道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杆,在每个液压杆的伸缩端上均转动安装有滑块,位于同一闸板下方的两个液压杆伸缩端上的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相对应闸板底部两端的滑槽内。

6、优选的,移动部的长度与电解池内腔的长度相同,闸板的长度与电解池内腔的长度相同。

7、优选的,两个闸板闭合时,两个闸板的顶部与电解池内腔的顶部齐平。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能够快速完成处理后水的排放,在排放的时候不会排出电解池底部的沉淀物,并且能够对排放后电解池底部的沉淀物进行聚集,方便后续对电解池底部沉淀物的清理。



技术特征:

1.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2),在两个固定板(2)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滑轨(3)和第二电动滑轨(4),所述第一电动滑轨(3)和第二电动滑轨(4)在固定板(2)的底部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电解池(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可移动的移动部(7),在两个第一电动滑轨(3)的和第二电动滑轨(4)的滑动块上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杆(5),第一电动滑轨(3)上连接的两个衔接杆(5)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一电动滑轨(3)下方移动部(7)顶部的两端,第二电动滑轨(4)上连接的两个衔接杆(5)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二电动滑轨(4)下方移动部(7)顶部的两端,两个移动部(7)的侧面相接触,且两个移动部(7)位于电解池(1)底部的中间位置,在电解池(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排水通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部(7)位于排水通道(6)的上方,且两个移动部(7)的总宽度大于排水通道(6)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部(7)的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两个移动部(7)的直角边相接触并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两个移动部(7)的底部与电解池(1)的顶部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6)为半圆形,在排水通道(6)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闸板(8),两个闸板(8)呈左右对称分布在排水通道(6)顶部的开口处,且两个闸板(8)靠近排水通道(6)内壁的一侧两端均设置有转轴,两个闸板(8)上的转轴均转动插接在排水通道(6)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闸板(8)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排水通道(6)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杆(9),在每个液压杆(9)的伸缩端上均转动安装有滑块(10),位于同一所述闸板(8)下方的两个液压杆(9)伸缩端上的滑块(10)分别滑动安装在相对应闸板(8)底部两端的滑槽(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7)的长度与电解池(1)内腔的长度相同,所述闸板(8)的长度与电解池(1)内腔的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闸板(8)闭合时,两个闸板(8)的顶部与电解池(1)内腔的顶部齐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微电解装置,其包括电解池,电解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在两个固定板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滑轨和第二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轨和第二电动滑轨在固定板的底部呈左右对称分布,电解池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可移动的移动部,在两个第一电动滑轨的和第二电动滑轨的滑动块上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杆,第一电动滑轨上连接的两个衔接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一电动滑轨下方移动部顶部的两端,本技术,能够快速完成处理后水的排放,在排放的时候不会排出电解池底部的沉淀物,并且能够对排放后电解池底部的沉淀物进行聚集,方便后续对电解池底部沉淀物的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查长虹,张怀志,吴超,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中拓天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