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3053发布日期:2023-05-17 20:11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絮凝槽,具体是一种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


背景技术:

1、絮凝是指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

2、目前,操作人员在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时候,经常需要使用到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废水进行处理,而现有的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尽管可以实现基本的絮凝效果,但是其控制柜上的开关一般为裸露式设计,使得其在不使用时,有误触的风险,从而使得该装置容易发生意外运行。

3、同时,现有的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在作业时,其顶部安装的电机同样为裸露式设计,缺乏良好的防护结构,使得其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因为意外碰撞而造成损坏,需要操作人员的经常对其进行维修,不利于操作人员的使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具有防误触和防护电机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絮凝槽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絮凝槽本体前方的控制柜本体,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外表面与絮凝槽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柜本体的正面活动安装有门板,所述门板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运动板,所述运动板的外表面与门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门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运动板左侧的固定块,所述运动板的外表面与固定块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运动板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固定块右侧的槽口,所述槽口内部的左端活动套接有运动块,所述运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块,所述第一拉块的外表面与运动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运动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另一端贯穿运动板并延伸至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圆块的外部与运动板和固定块的内部均活动套接,所述运动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柔性弹簧,所述柔性弹簧的另一端与槽口内部的右端固定连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絮凝槽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本体,所述絮凝槽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电机本体外部的连接块,由于连接块的设计,可以对侧块起到限位的效果,从而方便后续通过侧块对运动壳进行固定。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絮凝槽本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位于连接块内部的运动壳,所述运动壳的外部与连接块的内部活动套接,所述运动壳的内壁与电机本体的外表面动连接,所述运动壳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块内部的侧块,所述侧块的外部与连接块的内部活动套接,由于运动壳的设计,可以对电机本体起到保护的效果,从而可以使得电机本体不会因为发生意外碰撞而造成损坏。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位于侧块右侧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活动套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表面与絮凝槽本体的外表面活动连接,由于活动块的设计,当刚性弹簧推动活动块时,将会使得移动块的整体发生运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连接块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外表面与连接块和侧块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块,由于移动块具有活动的性能,当操作人员向上拉动第二拉块时,将会使得移动块发生向上运动,从而可以脱离侧块的内部,使得移动块可以发生转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活动块上方的刚性弹簧,所述刚性弹簧的一端与凹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刚性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此时刚性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由于刚性弹簧的弹力恢复作用,因此将会对活动块施加一个推力,从而可以使得移动块卡入至侧块的内部无法发生意外活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运动板、固定块、运动块和圆块,由于运动板的设计,可以对控制柜本体起到封闭的效果,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不使用控制柜本体时,不会造成误触,当操作人员拉动第一拉块时,第一拉块的运动将会通过运动块使得圆块发生运动,从而使得圆块从固定块的内部脱离,解除对运动板整体的固定效果,此时操作人员可以转动运动板对控制柜本体进行操作。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块、运动壳、侧块、移动块和刚性弹簧,由于运动壳的设计,可以对电机本体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使其不会因外界的碰撞造成损坏,通过连接块和侧块之间的配合,可以对运动壳起到限位的效果,由于刚性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因此将会对活动块施加一个推力,从而可以通过连接杆使得移动块卡入至侧块的内部,使得侧块无法发生运动,因此可以对运动壳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絮凝槽本体(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絮凝槽本体(2)前方的控制柜本体(3),所述控制柜本体(3)的外表面与絮凝槽本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柜本体(3)的正面活动安装有门板(4),所述门板(4)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运动板(6),所述运动板(6)的外表面与门板(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门板(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运动板(6)左侧的固定块(7),所述运动板(6)的外表面与固定块(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运动板(6)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固定块(7)右侧的槽口(8),所述槽口(8)内部的左端活动套接有运动块(9),所述运动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块(10),所述第一拉块(10)的外表面与运动板(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运动块(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圆块(11),所述圆块(11)的另一端贯穿运动板(6)并延伸至固定块(7)的内部,所述圆块(11)的外部与运动板(6)和固定块(7)的内部均活动套接,所述运动块(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柔性弹簧(12),所述柔性弹簧(12)的另一端与槽口(8)内部的右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槽本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本体(13),所述絮凝槽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电机本体(13)外部的连接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槽本体(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位于连接块(14)内部的运动壳(15),所述运动壳(15)的外部与连接块(14)的内部活动套接,所述运动壳(15)的内壁与电机本体(13)的外表面动连接,所述运动壳(15)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块(14)内部的侧块(16),所述侧块(16)的外部与连接块(14)的内部活动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4)的内部开设有位于侧块(16)右侧的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腔的底部活动套接有活动块(18),所述活动块(18)的外表面与絮凝槽本体(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块(14)并延伸至连接块(14)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移动块(20),所述移动块(20)的外表面与连接块(14)和侧块(16)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20)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块(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9)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活动块(18)上方的刚性弹簧(22),所述刚性弹簧(22)的一端与凹槽(17)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刚性弹簧(22)的另一端与活动块(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絮凝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级混合浓缩絮凝槽,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絮凝槽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絮凝槽本体前方的控制柜本体,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外表面与絮凝槽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控制柜本体的正面活动安装有门板。本技术通过设置运动板、固定块、运动块和圆块,由于运动板的设计,可以对控制柜本体起到封闭的效果,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不使用控制柜本体时,不会造成误触,当操作人员拉动第一拉块时,第一拉块的运动将会通过运动块使得圆块发生运动,从而使得圆块从固定块的内部脱离,解除对运动板整体的固定效果,此时操作人员可以转动运动板对控制柜本体进行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李忠辉,曹世灏,李培程,崔付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鑫鼎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