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2876发布日期:2023-06-15 12:3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废酸回收装置,具体为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我国是硫酸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硫酸消费量的不断增长,国内工业废硫酸量也在逐年增加,废硫酸的回收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废酸回收是指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酸性废液进行回收利用,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污染环境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同时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废酸的处理有严格的要求,全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的排放标准和处罚规范,其中大多以ph=7(即中性)为废酸排放标准,因此许多工厂采用酸碱中和的方式保证废酸的ph值满足国家要求。

2、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2021360707.0”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废酸处理装置”中记载的技术方案:“一种废酸处理装置,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包括混合主体,所述混合主体上端设置有与之内部连通的废酸箱和碱液箱;所述混合主体内部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设置在废酸箱与混合主体内部连通口处;且过滤网为抽屉式安装在混合主体上;所述混合主体内部设置有两组转向相反搅拌组件,且搅拌组件分别设置在混合主体内部的上部和下部。”中存在,由于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因此这种处理方法无法处理反应过程中蓄积的热量,很容易导致酸液飞溅或烧坏中和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现有技术中无法处理反应过程中蓄积的热量,很容易导致酸液飞溅或烧坏中和罐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在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上层和下层;且上层与下层连通;

4、上层包括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通过隔板隔开;其中,第一反应腔与进液管道连接,进液管道用于向第一反应腔输入废酸,第一反应腔用于废酸的凝絮处理;第二反应腔连接有回流管道,第二反应腔通过回流管道与下层连接;

5、下层包括混合腔,混合腔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设置在混合腔的中部,在混合腔的下端还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与回流管道连接;混合腔还与碱液管连接,通过碱液管向混合腔内提供碱液。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装置外壳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混合腔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反应腔连接,混合腔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反应腔连接。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其中,第一管道上设置第一阀门,第二管道上设置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用于对凝絮物进行过滤。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搅拌轴,其中驱动电机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外壁上,搅拌轴转动设置在混合腔内。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反应腔的上方设置有投料口,投料口用于向第一反应腔内投入凝絮剂。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投料口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与装置外壳转动连接。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装置外壳的下方还设置有出液管道,出液管道用于排出完成处理的废酸。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出液管道与混合腔连通。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反应腔的上方设置有可视窗,可视窗用于观察第二反应腔。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反应腔来对废酸进行凝絮处理,处理掉废酸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防止在酸碱中和后,重金属离子被直接排出,对土地造成污染,提高了对废酸的处理效果。再通过设置的混合腔对废酸进行酸碱中和,降低废酸的酸度,并通过设置的循环泵以及回流管道不停的对酸碱中和液进行回流,使酸碱中和的热量通过回流管道与外界换热,降低混合腔内的热量,保证了装置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外壳(100),在装置外壳(100)的内部设置有上层(200)和下层(300);且上层(200)与下层(3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外壳(100)设置有第一管道(111)和第二管道(112),混合腔(900)通过第一管道(111)与第一反应腔(400)连接,混合腔(900)通过第二管道(112)与第二反应腔(5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111)和第二管道(112)上均设置有阀门,其中,第一管道(111)上设置第一阀门,第二管道(112)上设置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管道(111)和第二管道(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腔(400)和第二反应腔(500)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板(113),过滤板(113)用于对凝絮物进行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14)以及搅拌轴(115),其中驱动电机(114)设置在装置外壳(100)的外壁上,搅拌轴(115)转动设置在混合腔(90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反应腔(400)的上方设置有投料口(116),投料口(116)用于向第一反应腔(400)内投入凝絮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投料口(116)上设置有盖板(117),盖板(117)与装置外壳(100)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置外壳(100)的下方还设置有出液管道(118),出液管道(118)用于排出完成处理的废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液管道(118)与混合腔(900)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反应腔(500)的上方设置有可视窗(119),可视窗(119)用于观察第二反应腔(5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酸的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在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上下两层;上层包括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第一反应腔与进液管道连接,第一反应腔用于废酸的凝絮处理;第二反应腔连接有回流管道,下层包括混合腔,混合腔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在混合腔的下端还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与回流管道连接;混合腔还与碱液管连接。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循环泵以及回流管道不停的对酸碱中和液进行回流,使酸碱中和的热量通过回流管道与外界换热,降低混合腔内的热量,保证了装置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琛,向伟,万宁,胡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