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机水路系统、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6584发布日期:2023-12-21 21:0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净水机水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净水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净水机水路系统以及一种具有该净水机水路系统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1、申请人申请了一个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cn202223241323.9,该专利请求保护一种储水装置。该储水装置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箱体的内腔分隔出并列排布的原水腔室、浓水腔室,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水腔室、所述浓水腔室相通的连通通道;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内,所述阀门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阀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连通通道敞开,允许所述浓水腔室的液体流入所述原水腔室;当所述阀门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连通通道关闭,禁止所述浓水腔室的液体流入所述原水腔室。

2、该储水装置为原废水箱一体式设计,当原废水箱一体式设计时,若回流的浓水流量较大,不利于原水和浓水分离,使得出水水质前后差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机水路系统以及一种具有该净水机水路系统的净水机,该净水机水路系统能提高原废水箱一体式设计的利用率。

2、一种净水机水路系统,其包括储水箱、泵、滤芯、纯水箱、三通阀、废水比电磁阀、废水比例阀,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泵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滤芯的原水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滤芯的纯水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相连接,所述滤芯的废水出水口与所述三通阀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废水比电磁阀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废水比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废水比例阀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废水比例阀的出水口与所述泵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泵的进水口相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具有原水腔室、废水腔室,所述原水腔室的出水口与所述泵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废水比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所述废水腔室的进水口相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废水比例阀的水流量大于所述废水比电磁阀关闭状态下的水流量。

5、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箱体的内腔分隔出并列排布的原水腔室、浓水腔室,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水腔室、所述浓水腔室相通的连通通道;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内,所述阀门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阀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连通通道敞开,允许所述浓水腔室的液体流入所述原水腔室;当所述阀门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连通通道关闭,禁止所述浓水腔室的液体流入所述原水腔室。

6、进一步地,所述原水腔室与所述连通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口,所述浓水腔室与所述连通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上方。

7、进一步地,所述阀门浮动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内,第一工作位置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的上方,在所述箱体内的液体对所述阀门的浮力作用下,所述阀门可从第二工作位置移动至第一工作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组件还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连通通道内,所述阀体具有活动通道,所述阀门滑移设置在所述活动通道上;当所述阀体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活动通道的上下两端连通,允许所述浓水腔室的液体流入所述原水腔室;当所述阀门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阀门关闭活动通道,禁止所述浓水腔室的液体流入所述原水腔室。

9、进一步地,所述连通通道竖直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内壁面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阀体的端面相抵以向所述阀体施加克服其自身重力的支撑力。

10、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与所述连通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阀体的外周壁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嵌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在所述阀门与所述活动通道的上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在所述活动通道的上端口处设置有密封斜面,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阀体与所述密封斜面之间;所述阀门包括阀头、阀杆,所述阀杆设置在所述阀头的底面,所述阀杆插设在所述活动通道内,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阀杆上,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阀头与所述活动通道的上端口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活动通道的上端口的外周;所述阀门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阀杆的下端,所述挡片相抵于所述活动通道的下端面;所述活动通道的下端的周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活动通道相连通;所述阀体包括顶板、内隔板、外隔板,所述内隔板从所述顶板的中部向下延伸以形成上、下端口敞开的所述活动通道,所述外隔板从所述顶板的外周向下延伸,所述外隔板与所述内隔板之间形成上端闭合、下端敞开的空间;在所述阀门内设置有第一磁吸件,在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二磁吸件,当所述阀门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相吸;在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位于所述浓水腔室,所述第二分隔板将所述浓水腔室分隔出并列排布的第一浓水腔、第二浓水腔,所述第二分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浓水腔室的高度,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浓水腔室的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二浓水腔内;在所述原水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原水出水口,在所述浓水腔室的底部设置有浓水进水口,所述浓水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浓水腔内;所述储水箱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原水腔室,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原水腔室内的水位。

11、一种净水机,其包括上述的净水机水路系统。

12、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净水机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储水箱(a)、泵(b)、滤芯(c)、纯水箱(d)、三通阀(e)、废水比电磁阀(f)、废水比例阀(g),所述储水箱(a)的出水口与所述泵(b)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泵(b)的出水口与所述滤芯(c)的原水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滤芯(c)的纯水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d)相连接,所述滤芯(c)的废水出水口与所述三通阀(e)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三通阀(e)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废水比电磁阀(f)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废水比电磁阀(f)的出水口与所述储水箱(a)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三通阀(e)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废水比例阀(g)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废水比例阀(g)的出水口与所述泵(b)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三通阀(e)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泵(b)的进水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a)具有原水腔室、废水腔室,所述原水腔室的出水口与所述泵(b)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废水比电磁阀(f)的出水口与所述废水腔室的进水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比例阀(g)的水流量大于所述废水比电磁阀(f)关闭状态下的水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a)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机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腔室(12)与所述连通通道(14)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口(141),所述浓水腔室(13)与所述连通通道(14)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口(142),所述第一连通口(141)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口(142)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机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21)浮动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14)内,第一工作位置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的上方,在所述箱体(1)内的液体对所述阀门(21)的浮力作用下,所述阀门(21)可从第二工作位置移动至第一工作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机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2)还包括阀体(22),所述阀体(22)设置于所述连通通道(14)内,所述阀体(22)具有活动通道(221),所述阀门(21)滑移设置在所述活动通道(221)上;当所述阀体(2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活动通道(221)的上下两端连通,允许所述浓水腔室(13)的液体流入所述原水腔室(12);当所述阀门(21)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阀门(21)关闭活动通道(221),禁止所述浓水腔室(13)的液体流入所述原水腔室(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机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14)竖直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14)内壁面设置有限位件(143),所述限位件(143)与所述阀体(22)的端面相抵以向所述阀体(22)施加克服其自身重力的支撑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机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净水机水路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机水路系统以及一种具有该净水机水路系统的净水机。本技术所述的净水机水路系统包括储水箱、泵、滤芯、纯水箱、三通阀、废水比电磁阀、废水比例阀,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泵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滤芯的原水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滤芯的纯水出水口与所述纯水箱相连接,所述滤芯的废水出水口与所述三通阀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废水比电磁阀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废水比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废水比例阀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废水比例阀的出水口与所述泵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泵的进水口相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罗庭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水护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