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66877发布日期:2023-06-28 11:1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垃圾环保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指的是垃圾渗滤液在经过膜生物反应器(mbr)生物降解后,再通过纳滤(nf)膜或反渗透(ro)膜截留下的浓缩液,浓缩液一般不具有可生化性,浓缩液不能外排也不会回灌到填埋场,需要集中处理,主要成分为腐殖质类物质,呈棕黑色,cod很高,并且含有大量的无机离子,因其中含有各种难降解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对土壤、地表水、海洋等产生污染;若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则过高的总溶解性固体对活性污泥的生长也不利,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是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废水经厌氧发酵处理后,经过过滤、消毒等工艺流程而得到的。

2、针对垃圾渗透液浓缩液的处理,目前使用回灌技术,可提高回收率,增大膜表面冲洗流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回灌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国内垃圾填埋场均不同程度出现了污染物的积累,渗透率电导率升高,膜产水率下降,甚至出现电导率的增高导致膜过滤失效的问题;使用膜技术在垃圾渗透液中应用较广泛,但膜成本高,蒸馏通量小;

3、浸没蒸发法使用垃圾渗滤液膜所过滤得到的浓缩液内一般均含有较高比例的氯离子,同时氯离子在处于超过70℃温度的环境下,会给金属材料造成极强的腐蚀效果,这会让设备腐蚀成为高温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或者是浓缩液最为关键的一项限制要素。因此亟需研究高效降解垃圾渗透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固液分离:将膜截留下的浓缩液送入沉淀池中静置进行固液分离,将污泥进行回收,得到浓缩液i级;

4、s2、菌剂处理:往浓缩液i级中投入复合菌剂,投入量为100-500mg/l,在常压常温下静置处理2-5h,得到浓缩液ii级;减少浓缩液中bod5和cod;

5、s3、脱氨:将浓缩液i级送入脱氨膜中,同时通入臭氧,臭氧通入量为1.5~2.3mg/l,得到脱氨水和硫酸铵溶液,硫酸铵溶液做回收处理;脱氨膜通入臭氧,起到脱氨作用且能催化氧化臭氧生成羟基自由基,同时强化臭氧的传质,在处理过程中提高大分子有机物污染物的降解速度,同时臭氧及其产生的自由基也能够缓解脱氨膜的污染,提高出水质量;

6、s4、电解净化:将上述脱氨水通过电解净化,电流密度为250-350a/dm2,得到电解水;脱氨水电解后生成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与金属阳离子进一步水解,形成金属氢化物具有表面电荷作用和较强的吸附作用,对废水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起凝聚作用,而从废水中分离出来,进而提高净化作用;

7、s5、电-光催化氧化:将上述电解水加入电催化设备中进行氧化处理,投入纳米光催化剂进行紫外光催化,得到排放水进行排放;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形成细小气泡,使絮凝物或油分附着在气泡上,易于清除,有效降解大量的腐殖质、蛋白质或多糖等物质;光催化氧化攻击浓缩液中腐殖质类物质中的醌结构、偶氮结构等生色基团,破坏其生色基团中苯环或氮-氮双键结构,利于对浓缩液中的cod、色度、铜离子和铅离子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8、进一步的,复合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脱氮硫杆菌2-10份、红假单胞菌3-8份、嗜酸乳杆菌1.8-3.5份、乙酸钙不动杆菌0.9-2.2份。

9、进一步的,脱氮硫杆菌活菌数大于3.5×108cfu/ml,红假单胞菌活菌数大于2×108cfu/ml,嗜酸乳杆菌活菌数为1.2-1.6×109cfu/ml,乙酸钙不动杆菌活菌数4-10×108cfu/ml。

10、进一步的,所述脱氨膜为ptfe脱氨氮膜,平均膜通量为100-120l/(m2·h);采用疏水ptfe中空纤维微孔膜将含氨氮废水与酸吸收液隔开,浓缩液中的氨氮解离成气态nh3后可通过膜的ptfe膜壁上的微孔。

11、进一步的,所述s5的电催化氧化的电压为18-25v,电流为1-3a,时间为3-5h。

12、进一步的,所述s5的纳米光催化剂由质量比为1-3:0.3-1.8:5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石墨烯组成的纳米固溶体。

13、进一步的,所述s5的紫外光催化所发出的紫外光波长为250-256nm,电流密度为400-600a/m2,透过液体经过电极的流速为1-4m/s。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对垃圾渗透液膜滤浓缩液进行净化,复合菌剂选择特定的菌种按照比例结合,能有效降低浓缩液中的cod,脱氨膜脱氨之后形成脱氨水,脱氨膜通入臭氧,起到脱氨作用且能催化氧化臭氧生成羟基自由基,同时强化臭氧的传质,在处理过程中提高大分子有机物污染物的降解速度,同时臭氧及其产生的自由基也能够缓解脱氨膜的污染,提高出水质量;将脱氨水电解净化对废水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起凝聚作用;再联用电-光催化氧化对电解水进行氧化处理有利于清除絮凝物或油分,有效降解大量的腐殖质、蛋白质或多糖等物质,同时使用纳米光催化剂及调整其配比,能显著对浓缩液中的cod、色度、金属离子去除效果,降低浓缩液中的电导率;

16、本发明结合垃圾渗透液浓缩液的特性,综合经济、环境效益,采用特定的处理方法,使浓缩液达到出水排放标准,为后续浓缩液利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复合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脱氮硫杆菌2-10份、红假单胞菌3-8份、嗜酸乳杆菌1.8-3.5份、乙酸钙不动杆菌0.9-2.2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氮硫杆菌活菌数大于3.5×108cfu/ml,红假单胞菌活菌数大于2×108cfu/ml,嗜酸乳杆菌活菌数为1.2-1.6×109cfu/ml,乙酸钙不动杆菌活菌数4-10×108cfu/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脱氨膜为ptfe脱氨氮膜,平均膜通量为100-120l/(m2·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的电催化氧化的电压为18-25v,电流为1-3a,时间为3-5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的纳米光催化剂由质量比为1-3:0.3-1.8:5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石墨烯组成的纳米固溶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的紫外光催化所发出的紫外光波长为250-256nm,电流密度为400-600a/m2,透过液体经过电极的流速为1-4m/s。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固液分离、菌剂处理、脱氨、电解净化、电‑光催化氧化,有效降低浓缩液中的COD,脱氨膜通入臭氧,提高大分子有机物污染物的降解速度,同时臭氧及其产生的自由基也能够缓解脱氨膜的污染,电解净化对废水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起凝聚作用,而从废水中分离出来,进而提高净化作用,联用电‑光催化氧化对电解水进行氧化处理有利于清除絮凝物或油分,有效降解大量的腐殖质、蛋白质或多糖等物质,提高出水质量,本发明结合垃圾渗透液浓缩液的特性,综合经济、环境效益,采用特定的处理方法,使浓缩液达到出水排放标准,为后续浓缩液利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张瑞,宋小毛,蔡苗,邝美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墣锦环境工程(海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