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及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11805发布日期:2023-07-19 13:4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及分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织物印染废液处理,具体为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及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1、织物印染是一种加工方式,织物需要经过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整套工序处理。在印染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水作为接触织物的介质,清水与染料混合进行使用过后会变为印染废水,印染废水中主要含有大量的织物纤维和有色染剂。现有的织物印染设备并不具备处理废水中织物纤维和染剂的功能,很多厂家在生产使用过后会直接将废水排放,不仅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同时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将废水排入到污水处理厂,又容易与其他污水混合在一起,增加处理难度。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及分离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及分离方法,解决了现有织物印染设备不具备处理印染废液中织物纤维和染剂的功能,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包括废液处理罐和罐盖,所述罐盖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在废液处理罐的顶部,所述废液处理罐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输入印染废液的进液管,所述罐盖顶部开设有废液输出通道,废液输出通道内部固定设置有抽液泵,所述废液处理罐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过滤废液的初级废液净化机构,所述初级废液净化机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用于吸附废液染剂的次级废液净化机构,所述初级废液净化机构包括净化筒和开设在净化筒底部的进液口以及设置在净化筒顶部的驱动组件,所述净化筒内部转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又包括过滤筒和分别固定设置在过滤筒两端的导向环、齿盘,所述过滤筒外壁上均匀开设有方形通槽,所述方形通槽内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筒内部设置有清洁组件。

3、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连杆和固定设置在连杆一端的螺杆,所述连杆远离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清洁刷,所述螺杆外壁上转动套设有环形架,所述环形架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板,所述连杆外壁上均匀固定设置有用于缠绕纤维的清理杆。

4、优选的,所述导向环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清洁组件螺纹连接在导向环内部,所述进液口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过滤组件转动设置在环形槽内。

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密封盖和固定设置在密封盖顶部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内部转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且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叶轮。

6、优选的,所述齿轮和齿盘啮合连接。

7、优选的,所述次级废液净化机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液口和进液口,且筒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吸附染剂的颜料吸附剂。所述颜料吸附剂为活性炭或具有吸附染剂能力的其他物质。

8、优选的,出液口和抽液泵通过第一法兰盘相连接,进液口和排液管通过第二法兰盘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截面形状为“正六棱柱”,所述清洁刷的形状和过滤筒内壁结构相适配,用于往复滑动时清洁第一过滤网板过滤孔。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的分离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过滤印染废液:将印染废液通过进液管输入至废液处理罐腔室内,抽液泵工作产生的抽吸力将印染废液从初级废液净化机构底部吸入,经过过滤后继续向上输送。

12、步骤二、去除有色染剂:经过过滤后的印染废液进入到次级废液净化机构中,经过次级废液净化机构内部的有色染剂吸附物质的吸附处理,从抽液泵排出的为洁净处理液。

13、优选的,所述进液管输入印染废液的速度大于抽液泵抽吸液速度,保证初级废液净化机构底部进液口始终浸没在废液中。

14、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及分离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及分离方法,通过印染废液经过进液口后被第二过滤网板初步过滤,大颗粒的杂质和织物纤维被过滤,起到初级过滤的效果,废液进入到过滤筒内部后通过第一过滤网板的滤孔排出,小颗粒杂质和织物纤维被阻挡在内部,起到二次过滤的效果,两次过滤能够有效去除印染废液中存在的固体物杂质,提高了印染废液的净化效果。

17、2、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及分离方法,通过在废液流动过程中利用流体流动的动力带动叶轮转动,由于齿轮和齿盘啮合连接,因此过滤筒受驱动转动,第一过滤网板同步转动过程中和废液处理罐腔体内部的废液产生相对速度,使得废液冲刷在第一过滤网板表面,附着在第一过滤网板表面的滤渣被冲洗下,提高其过滤效果。

18、3、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及分离方法,通过第一过滤网板和方形通槽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可顶起对第一过滤网板拆卸检修、清洁,通过设置过滤组件能够利用清理杆缠绕被过滤下的织物纤维,避免堵塞第一过滤网板滤孔;由于环形架和导向环内壁螺纹连接,可对环形架拆卸清洁,并且在拆卸环形架后,可拉动连杆带动清洁刷沿过滤筒内壁滑动,实现清洁第一过滤网板的目的。

19、4、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及分离方法,通过设置次级废液净化机构中,经过次级废液净化机构内部的有色染剂吸附物质的吸附处理,处理后的水可再次被利用,有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了其直接排放污染环境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包括废液处理罐(1)和罐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2)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在废液处理罐(1)的顶部,所述废液处理罐(1)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输入印染废液的进液管(3),所述罐盖(2)顶部开设有废液输出通道,废液输出通道内部固定设置有抽液泵(4),所述废液处理罐(1)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过滤废液的初级废液净化机构(5),所述初级废液净化机构(5)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用于吸附废液染剂的次级废液净化机构(6),所述初级废液净化机构(5)包括净化筒(51)和开设在净化筒(51)底部的进液口(52)以及设置在净化筒(51)顶部的驱动组件(53),所述净化筒(51)内部转动设置有过滤组件(54),所述过滤组件(54)又包括过滤筒(541)和分别固定设置在过滤筒(541)两端的导向环(542)、齿盘(543),所述过滤筒(541)外壁上均匀开设有方形通槽(544),所述方形通槽(544)内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板(545),所述过滤筒(541)内部设置有清洁组件(5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546)包括连杆(5461)和固定设置在连杆(5461)一端的螺杆(5462),所述连杆(5461)远离螺杆(546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清洁刷(5463),所述螺杆(5462)外壁上转动套设有环形架(5464),所述环形架(5464)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板(5465),所述连杆(5461)外壁上均匀固定设置有用于缠绕纤维的清理杆(546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542)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清洁组件(546)螺纹连接在导向环(542)内部,所述进液口(52)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过滤组件(54)转动设置在环形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3)包括密封盖(531)和固定设置在密封盖(531)顶部的排液管(532),所述排液管(532)内部转动设置有传动轴(533),所述传动轴(533)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534),且传动轴(533)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叶轮(5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34)和齿盘(543)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废液净化机构(6)包括筒体(61),所述筒体(6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液口和进液口,且筒体(61)内部设置有用于吸附染剂的颜料吸附剂(62)。所述颜料吸附剂(62)为活性炭或具有吸附染剂能力的其他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出液口和抽液泵(4)通过第一法兰盘相连接,进液口和排液管(532)通过第二法兰盘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541)的截面形状为“正六棱柱”,所述清洁刷(5463)的形状和过滤筒(541)内壁结构相适配,用于往复滑动时清洁第一过滤网板(545)过滤孔。

9.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3)输入印染废液的速度大于抽液泵(4)抽吸液速度,保证初级废液净化机构(5)底部进液口始终浸没在废液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及分离方法,本发明涉及织物印染废液处理技术领域。该一种基于织物印染的废液处理设备及分离方法,通过印染废液经过进液口后被第二过滤网板初步过滤,大颗粒的杂质和织物纤维被过滤,起到初级过滤的效果,废液进入到过滤筒内部后通过第一过滤网板的滤孔排出,小颗粒杂质和织物纤维被阻挡在内部,起到二次过滤的效果,两次过滤能够有效去除印染废液中存在的固体物杂质,提高了印染废液的净化效果。通过在废液流动过程中利用流体流动的动力带动叶轮转动,第一过滤网板同步转动过程中和废液处理罐腔体内部的废液产生相对速度,使得废液冲刷在第一过滤网板表面,附着在第一过滤网板表面的滤渣被冲洗。

技术研发人员:黄战伟,俞海峰,高国建,朱水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东嘉宏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