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

文档序号:34902347发布日期:2023-07-26 14:05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

本发明涉及除垢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


背景技术:

1、长期使用的管道表面会因管内流体的不纯净而结垢,若不清洗污垢层将会影响传热效率和流动特性,从而影响生产效率。目前的清洗装置主要利用刮削等手段清除圆管壁面的污垢,但不能有效贴合弯管、变径管及内肋管特殊管型壁面,另外除下的污垢会在毛刷附近堆积,影响后续除垢效果。因此设计一种能适应各种形状管道且能清洗毛刷附近污垢的除垢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目前的清洗装置不能有效贴合弯管、变径管及内肋管特殊管型壁面,另外除下的污垢会在毛刷附近堆积,影响后续除垢效果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包括除垢组件,所述除垢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支撑除垢组件的支撑组件;

3、所述除垢组件包括内管体、外壳体、喷头和刷杆,所述内管体转动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喷头和刷杆设置在外壳体上,所述刷杆远离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除垢的毛刷,所述外壳体与刷杆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毛刷始终与管道内壁贴合的控制机构,所述喷头和刷杆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用于控制喷头始终朝向毛刷喷射,所述内管体与喷头之间旋转密封连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旋转设在内管体的外壳体上设置喷头和刷杆,可在喷头和刷杆的作用下带动外壳体在内管体上旋转,提高除垢装置的清洁范围,同时喷头和刷杆通过联动机构,保证毛刷清洁,并且喷头也可以软化污垢,提高除垢效果,同时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能够适应于不同管道形状,提高除垢装置的适用性。

4、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杆,所述刷杆和喷头均铰接在外壳体上,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喷头上,所述刷杆上开设有与连杆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5、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外壳体上,所述拉力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刷杆上。

6、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除垢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内管体内的偏心叶轮,所述偏心叶轮偏心设置在内管体内。

7、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两端所述支撑组件之间串联有若干除垢组件,相邻两所述除垢组件之间的内管体通过可弯曲的软管相互连通,相邻两所述除垢组件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所述软管设置在波纹管内,相邻两所述除垢组件之间的喷头的喷射方向相反。

8、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基座、可抵设在管道内壁上的从动轮和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基座上,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从动轮上。

9、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从动轮上设置有防止污垢阻碍从动轮前进的轮前刷座。

10、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座和除垢组件的外壳体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

11、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喷头内设置有文丘里管。

12、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喷头内设置有旋流叶片,所述旋流叶片位于文丘里管和喷头喷射口之间。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外壳体上的刷杆能适应更多形状的管道壁面,也能够适用于不同管道形状的管道,如变径管、内肋管、波纹管、方管、椭圆管等;刷杆可在外壳体上摆动,使得除垢装置可清除的管道半径范围更广;内管体之间采用可弯曲管道连接,对弯曲管也能做到有效垢;

15、2、喷头内部设置文丘里管使水流携带气泡,利用气泡破碎冲击力去除一部分污垢,同时采用联动机构并使喷头始终指向毛刷,软化并去除一部分污垢,同时能清除毛刷座表面积累的污垢,利用偏心叶轮产生震动,增强除垢效果;

16、3、喷头使用射流,节省水资源,射出水流产生的反冲力作为装置前进和旋转的动力,无需使用电机等动力,结构简单安全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垢组件,所述除垢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支撑除垢组件的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杆(3-6),所述刷杆(3-3)和喷头(3-2)均铰接在外壳体(2-1)上,所述连杆(3-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喷头(3-2)上,所述刷杆(3-3)上开设有与连杆(3-6)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连杆(3-6)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拉力弹簧(3-5),所述拉力弹簧(3-5)的一端设置在外壳体(2-1)上,所述拉力弹簧(3-5)的另一端设置在刷杆(3-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垢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内管体(2-5)内的偏心叶轮(2-9),所述偏心叶轮(2-9)偏心设置在内管体(2-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端所述支撑组件之间串联有若干除垢组件,相邻两所述除垢组件之间的内管体(2-5)通过可弯曲的软管(2-3)相互连通,相邻两所述除垢组件之间通过波纹管(2-4)连接,所述软管(2-3)设置在波纹管(2-4)内,相邻两所述除垢组件之间的喷头(3-2)的喷射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基座(1-1)、可抵设在管道内壁上的从动轮(1-4)和支撑弹簧(1-2),所述支撑弹簧(1-2)的一端设置在基座(1-1)上,所述支撑弹簧(1-2)的另一端设置在从动轮(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1-4)上设置有防止污垢阻碍从动轮(1-4)前进的轮前刷座(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和除垢组件的外壳体(2-1)之间通过波纹管(2-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2)内设置有文丘里管(3-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2)内设置有旋流叶片(3-8),所述旋流叶片(3-8)位于文丘里管(3-7)和喷头(3-2)喷射口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除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管道形状适应性强的管内除垢装置,包括除垢组件,所述除垢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支撑除垢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除垢组件包括内管体、外壳体、喷头和刷杆,所述内管体转动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喷头和刷杆设置在外壳体上,所述刷杆远离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除垢的毛刷,所述外壳体与刷杆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毛刷始终与管道内壁贴合的控制机构,外壳体上的刷杆能适应更多形状的管道壁面,如变径管、内肋管、波纹管等;刷杆可在外壳体上摆动,使得除垢装置可清除的管道半径范围更广;内管体之间采用可弯曲管道连接,对弯曲管也能做到有效垢。

技术研发人员:许伟刚,杨泉,葛崇胜,罗飞,卜诗,张琳,柳林,王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